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课件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课件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 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那么,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 能够强加在别人身上了吗?
从道德上讲,一方面,你让别人 与你共享,有合理之处,因为未必全 是坏事;另一方面,你未能尊重对方 也不理解对方,对你好的事,对他未
必好,这样做也不道德。例如:……
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 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 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我们在 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 善的态度。
知识积累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 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实质所在。在生活中, 我们要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 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 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 善地与人相处。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 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 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你认为他会怎样回答?
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 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 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 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这时,科代表小丽对小军说:“真是给你 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你一滴雨滴就滋润,我考 了95分,你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①小明和小军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 么?
②假如你是小军,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 害,你从中会悟出什么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 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请 问: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 难,谅人之短,从而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宽容也是一种境界。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 不仅提升了自我,也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 遥远。
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 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故事感悟: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 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 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 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 弯腰来帮忙。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它也不知道,谁 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
___小___鱼__在___乎___!_____
知识积累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 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 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 分爱心。
△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 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 不上奉献爱心。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内涵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实 质
怎么做
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换位思考的内涵 换位思考的实质 善待他人 学会欣赏
少些怨气、少些牢骚,多忍耐一 些,宽宏一些,我们要……
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我的烦恼
我姓朱,我非常烦恼的是我的同学都喜欢把我叫成
“猪”,你不要以为是昵称。有些同学专门给我加上
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词,“猪屁屁”“猪脚爪”-----。
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刚跨进教室,就听到有人叫“谁
的猪脚爪这么臭”,全班哄堂大笑-----嗨,一言难尽
知识积累
换位思考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 他人着想,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 制。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 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 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你就会心情 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出谋划策──她该怎么办?
小乔是父母的“掌 上明珠”,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 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的 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 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 渐疏远了她。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想得到别人的关 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 《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 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车上的和车下的》
一个人在慢慢的过马路,任凭身后 的汽车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 忙,一副很不情愿让路的样子,嘴中还 嘟囔:“你着急,谁不着急?有种就开 上来吧!”
后来,这个人坐到了汽车上,又非 常讨厌那些不及时让路的步行者和骑车 人,甚至动不动就出言不逊:“怎么? 找死啊!”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 “车上的”与“车下的”, 我们要……
﹗
1、为什么“我”一言难尽?
2、你有过被“捉弄”的经历吗?
3、你如何看这些取笑别人的同学?
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 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 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
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 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的对小明说: “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
殉主了,管仲却宁可躲进囚笼受辱,鲍叔牙说他不 是无耻偷生,而是忍辱负重以成就宏图大略。
“管鲍之交” 的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换位思考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 理解他人。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 谅解他人。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 种宽容。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 宽容、一种理解。
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时,管
仲总是多拿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 而不是贪心;
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而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 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
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 不是管仲无才。
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走,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 念老母,而不是怕死;
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兵败被杀,别的臣子都自杀
请 问: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 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 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管鲍之交
《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 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 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 而更穷困,鲍叔不以吾为愚,知时 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 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 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 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