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视文化与意识形态 共35页
电视文化与意识形态 共35页
克里斯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阿历克 斯,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 在床的母亲,阿历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 统一社会党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 墙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 阿历克斯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 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 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这方小世界里历 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 改写、创造着历史。
——米兰·昆德拉《不朽》
亲身感官体验周遭世界VS通过媒介认知 电视——直观影像—— “似真性”——将电
视信息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真实
影像化(虚构)
例:德国电影《再见列宁》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 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 了她的 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 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 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 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 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第九讲 电视文化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概况和电视意识形态 电视意识形态的运作 接受与反拨:观众与电视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互动
一、意识形态概况和电视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
1、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
意识形态(ideology): “ide”是“意、观念”的意 思,“ology”是“学问、学科”的意思。 “ideology”直接表述是“关于观念的科学”或 “观念学”。
《光明日报》《文艺报》知识精英阶层的意识 形态
《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大众文化 的消费意识形态
2、电视何以成为意识形态
首先,电视媒体具有涵盖一切社会文化层面的功能。 1)电视是国家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政府的各项
政策、法令、法规等都要通过电视传达到社会中去, 主流的意识形态观念随之在社会中传播; 2)电视是普通百姓日常消遣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市井新闻、电视剧尤其是娱乐节目中体现出的平 民视角和大众意识形态,迎合了电视观众价值观念 的取向; 3)电视媒体也是精英文化一直试图占领的地盘。
意识形态和控制人们的精神乃至取消人们的 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虚假意识形态”
霸权、支配权
3、被“中性化”的意识形态
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意识形态不仅仅象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统治
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 工具,而且还是构筑人们日常生活精神状态 的重要素材,它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用一 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般的承诺引导着人 们生活和奋斗的方向。
3)不能只通过分析传媒机构的组织特性和传媒信 息的特点来分析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质,也必须 联系其接受人群使用时的具体背景和过程加以分析。 (非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经济越发达、文 化越丰厚、政治体制越民主,意识形态控制越难。
4)不同的媒介表达的意识形态不一样。
如:《人民日报》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概念诞生之初,完全是一个褒义的 词语:“它包含着欧洲启蒙运动的一切信心 和积极精神。”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
2、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形态是隶属于上层建筑的,因此,意识 形态也是属于被一定生产方式决定了的东西。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就 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 的思想就是主导思想,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的物质力量的那个阶级,同时也在社会中起 着主导作用的精神力量,统治阶级在拥有控 制物质生产手段的同时,也拥有控制精神生 产的手段。
【再见列宁】尾声.flv
二、电视意识形态的运作
一)电视新闻中的意识形态表达 1、用新闻传播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优势 1)人们有接受新闻的欲求。 2)出于对大众传媒专业性的信赖,人们对传
二)电视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1、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的意义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诉求都要通过一定的传
播手段和过程。
1)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 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现代社会 传媒化)
2)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拓展了意识形态在现 代社会中运作的范围。(报纸、电视、杂志、 网络)
其次,电视媒体的媒介材料声音、画面,在 传递各种文化要素的时候,具有一种特殊的 魅力作用,即直观性。
英国思想家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
“如果政治秩序不致力于‘活生生’最易触 之的层面,不致力于一个社会的肉体的感性 的生活所有一切中的最有形的领域,它怎么 可能繁荣呢……”
电视意识形态是一种美学意识形态,直观地 作用于人的感性层面。
4、理解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是一种盘踞在人脑海中的思想体系, 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2)意识形态这种思想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 越,它必然具有引发人美好憧憬的“乌托邦”的元 素。
3)当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具有多元化的特色,这 起源于当代社会形态和人的身份的多元化。
4)意识形态是思想观念这种无形的东西,其表达 必须通过一定的“文本”来实现,各种信息传播方 式是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唯一通路。任何一种传播 媒介都有控制和塑造意识形态的功能。
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1796年提出, 描述他的一个新学科的计划—— “观念学”(对观 念和感知的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人们思 想观念的影响和修正,进而达到一种理性的人类生 存状态和社会状态。
提出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当时的革命领袖 罗伯斯皮尔等人实施了残酷的暴力统治,很 多知识分子因为违背他们的意志被捕入狱甚 至被处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的途径
“意象学比现实更强大(imagologie)……在巴黎 我的同楼邻居,白天在他的办公室里和坐在他对面 的另一位职工一起工作,随后他回到家里,打开了 电视机,收看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节目主 持人在评论最近一次民意测验,他说,对大部分法 国人来说,法国是欧洲最安全的国家(我刚看过这 次民意测验)。我的邻居听了高兴得像发疯了一样, 开了一瓶香槟酒。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就在那一天, 就在他自己住的那条街上,发生了三期盗窃案和两 起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