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一品:瓣型为梅形水仙瓣,历史:1923年之前选出,特征:新芽紫红色,,叶姿半垂, 叶色深绿,富有光泽,株形雄壮,曲线优美.花葶细长,花梗淡紫红色,苞壳浅紫红色, 花苞赤绿有深紫筋麻,内苞壳绿彩鲜丽,子房苞衣全绿无筋并有白边,花平肩, 外三瓣长脚,收根放角,五瓣分窠,为浅兜蒲扇捧,园舌,舌面有红色艳丽的大红园点,为富有特色的水仙名品。
西神梅:1912年江苏无锡荣文卿选植。
细垂叶,新芽赤红,外三瓣极宽阔圆头,质糯色翠,平肩,蒲扇式浅兜捧,大刘海舌,舌面红点浑圆,梗长花大且圆,分化慢,为春兰梅瓣极品。
翠盖荷:历史光绪庚子冯长先选出,植于邵芝岩粲花室。
又名“盖荷”,“文荷”。
特征绿芽,新芽也具白点,叶甲短而紧抱叶脚,锋尖有细小白点。
叶长10--15cm左右,宽0.5--0.7cm,底叶宽略显直立状,叶尖钝呈内兜状,叶下部沟槽深,收脚紧,叶缘锯齿极细,叶片偶有扭曲状,叶片虽薄,但格外糯润且弹性好,有亮光。
整个叶姿短小秀气,具小玲珑之态品种简介]:春兰[汪字]汪字,叶较细,较龙字稍长,长25一一30厘米,叶束直立,为直立性中最典型的,但也有的叶柬呈半垂状,搭配适宜,别具一格;叶尖尖锐,叶脉浅,叶面富有光泽。
花为椭圆形水仙瓣,花葶特长,高约25厘米,花黄绿色,有时开双花,花期长,至凋萎不变形,为水仙瓣中最富有筋骨者。
萼片似荷瓣,长而尖端内卷似勺状,两侧萼片平伸或稍向下落;花瓣覆于蕊柱之上,稍露蕊柱前端,短而软,上有乳白色的兜;唇瓣大而圆,下挂而不卷,有淡红色的斑块;鞘低,苞片深红色。
汪字生长势强健,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容易开花春兰[四喜蝶]春兰传统奇花品种,此品种长叶形,中垂叶姿,和龙字叶形相似,外瓣4片呈十字形,捧心蝶化,舌一对,呈四瓣,四舌开,此品缺点:开花不太稳定。
[张荷素]外三瓣长阔,收根放脚,剪刀捧,大圆舌,花色翠绿.花葶高,偶有一葶双花出现.花型大.此花最大的缺点是开花后3--4天就落肩.苞叶绿,叶阔呈半垂状.【汪笑春】春兰水仙瓣。
特征:新芽淡水银红色,叶形颇似“汪字”,直立性强,叶色淡绿叶质较薄. 花葶高仅8厘米,低于叶架,花梗浅紫,苞壳淡红色,子房苞衣全绿彩无筋麻。
外三瓣呈长卵圆形,紧边,瓣质厚而糯润,两侧萼平伸,花瓣前端向外翻,形成别具风采的猫耳捧,双捧前端各有一淡红点,唇瓣为圆舌,舌面缀有鲜红斑块,花开时正值早春,故名.实为飘门水仙猫耳捧,可称水仙中奇品。
[中华一品梅]老十圆爪也叫中华一品梅:花艺双全,梅瓣带白爪艺。
[品种简介]:春兰[桂圆梅]新芽紫绿色,叶色深绿,新叶有光泽;叶面有“V”形沟漕,中细叶、叶质厚实,呈半垂形,叶态极富曲线美,色浓绿富光泽鲜明.花葶细长,与叶架等高。
花梗翠绿,如同绿英的青梅果茎色,然节间有红晕。
苞衣银红,有透明感,上布紫色筋麻。
因贴肉苞衣紧包花瓣,且外三瓣有钩状尖峰,故舒瓣时节须轻轻施以“挑开”手术,方能花容端正,瓣幅平整。
外三瓣短圆,花肉肥厚,色净绿,平边,五瓣分窠。
花形圆整,有紧边。
两侧萼平肩,显得神采奕奕。
花瓣为合背半硬兜捧心;捧心小,唇瓣为小刘海舌,舌面缀有三、五个鲜艳红点,花茎一寸五、六寸。
[品种简介]:春兰[绿英]历史:清光绪壬寅年由苏州顾翔宵选出。
1902年归杭州吴淳白。
特征:外三瓣大头细收根,蚕蛾捧,大如意舌。
花、葶青绿色,平肩,花品清秀,叶半垂,叶尖稍钝,叶脉深,叶质厚,叶面有光。
健草健花。
[大团圆]春兰[大团圆] 大团圆是以大富贵为母本的组培苗。
花品端庄高雅外三瓣肉厚而糯润,细收根。
花蕾硕大,花形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杨氏素荷]杨氏素荷: 叶色翠绿,叶缘锯齿细密,两片边叶短而半垂,尖端钝;中心叶斜立,叶尾稍尖.外三瓣短圆,紧边,收根放角;花瓣为浅兜蚌壳捧,净白大圆舌,微向后卷曲.花色翠绿,花品端正素雅,春兰荷瓣素心中的佼佼者.贺神梅]贺神梅是新芽浅紫红色。
叶色翠绿,叶姿斜立。
花葶细长,花茎浅紫色,顶上一节转绿。
苞衣为玫瑰红色。
外三瓣头圆。
收根,紧边。
五瓣分窠。
两侧萼脚稍长,一字肩,偶尔呈“飞肩”状。
花瓣厚实,为观音兜捧心,双捧内外均布着红条纹。
唇瓣圆正,为刘海舌,盛开后舌微卷,舌面有淡红点[宋梅]叶片呈绿色,厚而细长,叶幅较宽,叶长15至27厘米,宽0.7至1厘米,有光泽,先端尖;老叶多呈弧形微下垂,嫩叶浓绿色。
花大、浓香,花直径约4厘米,有绒毛般的光泽,颜色为稍带蓝色系的淡翠绿色;萼片轮廓十分清晰,圆厚,但四周较薄,稍向内卷,茎部紧缩,顶尖微突,淡绿色,两侧萼平伸或稍落肩;花瓣嫩白色,卷曲如蚕蛾,质厚而柔软,合抱于蕊柱之上;唇瓣紧贴蕊柱,端正,不会下垂,通常有1至2个或多个红点;新芽鞘鲜紫色,苞片淡红色;花葶高出叶面或几与叶面等高,淡紫红色。
依苗情,依苗情壮弱价位在100左右。
[玉梅素]春兰玉梅素:清康熙年间(1688-1704)发现。
赤芽,细叶形,中垂叶姿,质厚尾尖,锯齿锐利,外三瓣圆头,长脚平边,厚肉,色翠,一字肩,硬棒,纯白小如意舌,桃红腮,梗赤红,为春兰桃腮素贵品。
[余蝴蝶]花苞赤绿色,紫红筋麻,子房苞衣淡翠绿色,紫筋条条通顶。
花梗淡绿色,略圆粗,高10-12厘米,花瓣多达20余片,无蕊柱,无捧瓣,花的内轮着生许多细小的花瓣,瓣端呈淡黄色,仔细观察具雄性化。
外轮花瓣少数有舌化,花色翠绿带黄,红色少,常可开一葶双花,最壮大之苗可开1梗3花,花形大,花瓣多得无法数清,每次开花均有变化,有时亦会开台花呈“玉树状”。
草型:新芽淡绿缀有紫筋,叶长25-30厘米,宽0.8厘米,叶色黄绿有光泽, 叶姿半垂,叶梢尖长,叶柄紧收呈“V”形,叶幅中段平行等宽,叶面沟漕不深,叶两边微向内卷[大富贵] 又名郑同荷。
叶半垂,叶脉粗,叶宽而肥厚,叶端纯尖。
叶色浓绿,有光泽。
苞壳朱砂色。
花葶高8—15厘米。
花为正荷型,但基部较为收窄。
花外三瓣特别阔大,肥厚而结实,瓣间略向内侧卷,微落肩。
捧心短圆,相对合抱。
刘海舌,舌上有“U”形鲜红点。
花色淡翠绿,微带黄色。
偶有一葶双花情形出现。
瑞梅:抗战前绍兴棠棣刘阿余选出,后卖给苏州谢瑞山,谢命名为瑞梅。
花型:梅瓣五瓣紧圆,三瓣瓣端有尖峰,分窠,刘海舌。
花平肩,花容端正,花期长。
叶型:老叶呈弓形,苞叶浅紫绿色,叶色暗绿,叶尖锐、叶脉浅,脚壳高。
繁殖快,健花绿云此宝贝为春兰高贵传统铭品,相传(清)同治己巳年(1869年),有浙江杭州五云大清里留下镇氏栽植,皇后归杭州邵芝岩养育.邵以其妻名"绿云"为此花命名.外轮可开4片花瓣,捧瓣3片,蕊柱2个,多姿多彩,变幻莫双花,分外娇美.开花时呈荷瓣:外三瓣短圆,收根放角,长宽的比例几乎是1:1.花瓣为蚌壳捧,唇瓣为刘海舌,舌面缀有"U"形红斑,是春兰奇种荷瓣珍品.冠之为浙江春兰"皇后"恰如其份![龙字] 清嘉庆年间在余姚高庙山发现,又名姚一色。
特征:外三瓣短圆头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
观音捧,分窠,大铺舌,舌上倒品字形三个鲜红点。
花容丰丽,花葶细长。
苞叶玫瑰戏色,叶片深红带光泽,叶茎细,叶姿富于变化。
长势强健,易栽增,易繁殖,健花。
是春兰四大大天”中花色最为艳丽的品种,与宋梅并称为“国兰双璧”。
古人曾题诗称誉:“高庙山头碧耸天,千岩龙脉拱于前。
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
”翠桃:外三瓣特宽,收根呈菱形,质薄,色翠,似桃花花瓣,故名,捧瓣合背,硬结成黄色硬块,舌厚且小,形似“三瓣一鼻头”.江南雪1983年杭州艺兰高手黄小金选出.原产地桐庐与富阳交界的清元山.江南雪花苞短园,壳色翠绿,外三瓣匀紧园结,肉厚质糯,紧边好,软分窠蚕蛾捧,洁白的如意舌,外三瓣二边中下段各有一片小蝉翼.魁字(春兰名品) 瓣型:梅瓣历史:抗战前选出。
特征:外三瓣短圆,蚕蛾捧,刘海舌,花色翠绿,葶低,叶半垂。
【老代梅】春兰梅瓣。
特征:外三瓣圆长,半硬捧,小如意舌上有小红点,常一杆双花,一上一下,故名。
苞叶紫红色,叶色翠绿,偏黄,质厚呈弓形。
叶尖钝,叶脉浅。
天兴梅;中等叶幅,中垂叶姿,色深绿富光泽。
三瓣圆阔,圆头,厚肉,紧边,蚕蛾兜捧,捧端微起伏不平,圆舌,粉色舌点。
梗长味香。
西子梅:1945年秋,由江苏无锡沈渊如选出并命名.花葶细圆,花梗淡紫,苞壳红紫色.外三瓣长脚,收根放角,瓣质糯润;两侧萼呈一字肩.花瓣为软蚕蛾捧,五瓣分窠.唇瓣为大刘海舌,舌面缀有两条鲜艳的红色条斑.花色翠绿俏丽,花品端正雅洁!!!桂圆梅,又称赛锦璇。
叶厚,半垂,色浓绿,有光泽。
新芽紫绿色,叶色深绿,新叶有光泽;叶面有“V”形沟漕,花葶细长,与叶架等高。
花梗翠绿,如同绿英的青梅果茎色,然节间有红晕。
苞衣银红,有透明感,上布紫色筋麻。
苞片绿色有紫脉,萼片短圆,质厚,平边,先端稍向内,两侧萼平伸,中脉淡紫色。
花瓣半硬,合抱于蕊柱两侧;唇瓣半圆,端正,有鲜红色点。
在初开时须将鞘与苞片拔开,助其开放,才能促成花容端正。
是春兰老八种之一。
[小打梅] 选育历史:清道光年间在苏州花窖中选出,因相互争夺发生殴斗,故称小打梅。
花型:梅瓣外三瓣短脚圆头,紧边半硬捧蚕蛾捧,五瓣分窠,捧内侧底部有深紫红色块。
圆舌,舌上红点较淡,花微落肩。
苞叶深红. 叶型:叶呈半垂。
新芽紫绿色,叶型较细,长20-28cm,翠绿,有光泽,叶质厚实硬挺,有"V"形沟槽.春兰老八种:宋梅,集圆,龙字,汪字,万字,桂圆,小打,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