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遵义县马蹄镇民新小学陈礼元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主要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探究发展性学习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呢?
新课程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应怎样把握这一理念,真正在教学中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

我们知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问题与方法,获取广泛的态度体验、情感认知。

才能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

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让他们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来,通过讨论、质疑,教师再适时进行引导,得出问题的答案。

这样,使学生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满足感,同时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如教
学本课中“负荆请罪”一段时,教师设疑,廉颇和蔺相如和好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什么请假不上朝?见了廉颇就躲开?通过让学生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探究,教师再进行点评、小结,最后让学生明白其实将相之间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将相之间的和与不和关系着赵国的安危。

当时,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这样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更重要的是使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阅读思考的方法和技能,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只有使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设置合理恰当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和思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