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三、 提高农业资源 配置效率 , 实现可 持 续发展
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 发展 , 必 须选择 适宜 的农 业发展模式 , 大力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 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
1 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是一项高效 利用 农业资 源 , 提高 农业 资源配置效率的系统工程。% 精& 在改变传统农业粗 放无序经营管理为集 约化有 序性管理 ; % 精& 在 精心 规划、 严密组织、 科学管理、 集约经营 ; % 精& 在精耕细 作、 科学施肥、 因地制宜 ; % 精& 在农、 林、 牧、 渔布局合 理、 结构品质最优 ; % 精& 在农业 产业 化 , 拉 长农 业产 业链 , 实现多层次增 值 , 逐步提 高农 业现代 化水 平。 % 细& 在量化 , % 细& 在准确、 节 约。根据 土壤 水分、 肥 力差异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寡 , 科学地进行定时、 定 点、 定量灌水或施肥。根据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种 类、 面积及害情 , 精确用药等。
2003 年第 8 期
生态系统物质、 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 , 减 少 对外部投入的依赖。
3 外向型农业
世界经济的发展 , 要 求我们 必须 将国内 资源 与 国际资源结合 , 在比较优势原则下发展外向型农业。 我国农业国际参与 度小 , 农业在 世界 市场上 的影 响 力与国家整体经济 实力不 相称 , 不能 相应地 分享 国 际分工带来的便 利。我国 人均农 业资 源严重 不足 , 但劳动力丰富 , 决定了 我国农业 资源 配置战 略必 须 面向全球 , 建立开放型农业资源配置模式 , 分享国 际 贸易带来的利益。比 如 , 我国水 土资 源长期 处于 紧 缺状态 , 粮食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 , 但我国劳动力 资 源和农业生物资源丰富 , 完全有能力走向国际市场 , 一方面适当扩大土 地密集 型粮食 产品 进口 , 另一 方 面大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蔬菜、 花卉等农产品出口。
2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 指 运用 生态 学 原理 和系 统 科学 方 法 , 把现代科学成果 与传统 农业技 术精华 相结 合而 建立起来的 具有生态与 经济良 性循 环的农 业体 系 , 它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 从而 构成一种低收入、 高效率 的农业 生产 途径。其 内涵 和特点 : 以发展大 农业为 出发 点 , 全面规 划、 调整 和优化农业结构 , 农 林牧副 渔各 业和 农村一、 二、 三 产业综合发展 , 各业 之间相 互支 持、 相得益 彰 , 提高 综合生产能力。 ! 防治环 境污 染 , 加强农 业生 态环 境综合整治。一方面防治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对农 业环境的污 染 ; 另一 方面通 过合 理使用 农药、 化 肥、 农膜 ,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发展绿色 食品 , 开展生 态 工程 建设 , 保护 和改 善 农业 生态 环 境 , 最终建立适应农业高产、 优质、 高效的生态环 境。 ∀ 传统农业 与现代科学 技术结 合 , 推广具 有中 国特 色的生态农 业工程技术 。 #综 合利用 农业 资源 , 大 力开展农村 能源建设和 废弃物 综合 利用 , 实现 农业
2 市场需求约束
目前 , 国内农产品面临严 重需求 萎缩。自 1998 年以来 , 国内市场上粮食、 食用油、 棉花、 果菜、 食糖、 水产品和畜产品价 格纷纷 下降 , 农产 品买方 市场 特 征表现越来越明显 , 农产品% 卖难& 问题在不同地域、 不同时间交替出现 , 农 业发展已 受到 资源和 市场 的 双重约束 , 农业经济与 国民经济 的关 联程度 越来 越 强。
∋ 52 ∋
农村经济
( 1) 微观主体的 培育。一 切资 源配置 活动 都必 须借助于配置主体的 理性行 为。在这 个过 程中 , 不 仅要提高宏 观主体 国 家配 置资源 的能 力 , 而且 必须调 动微 观 配置 主体 千 万 农 户家 庭 的积 极 性。始于党的十 一 届三 中 全会 提 出 的农 村 经济 改 革 , 逐步培育并最终 确立了 农民家 庭在农 业资 源配 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 用。但就 目前情 况而 言 , 农民 家庭作为农业资源配置主体的功能还远未充分发挥 出来 , 应该切实保障农民生产经营的正当利益 , 激发 农民家庭对 经营收益最 大化的 强烈 渴求 , 从而 使农 户家庭能够 建立有效的 长期经 营利 益预期 , 由 此产 生持续稳定、 充足有效的微观资源配置动力。 ( 2) 市场建设。消 费者对 农产 品的消 费需 求通 过市场购买来实现。市场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 向、 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 , 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 资源配置效益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市场体系不完 善 , 市场信息的传递就会受阻 , 要么信息在传递过程 中散失和失真 , 要么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时滞 , 这都不 利于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有效发挥。 产品市场 的培育。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 , 包括城市销地市 场、 农村产地市场严重不足 , 而且质量也差 , 使市场机制 无法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 , 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 除 增加产地批 发市场 , 培育中 介服务 体系和 信息 服务 体系外 , 还应发展大 型的农 产品期 货市场 及配 套的 基础设施 , 并使国 内市场 与国际 市场 逐步接 轨。 ! 土地市场的培育。人多地少的情况在很长时期内难 以改变 , 应完善土地制度 , 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 转市场 , 提 高 土地 使用 效 率。 ∀ 培育 劳 动力 市 场。 拆除各种限 制劳动力流 动的樊 篱 , 改革现 行户 籍制 度 , 通过劳动 力 流动 带动 资 源在 不 同产 业、 不同 部 门、 不同行业间的 流动。各级 政府 有责任 和义 务减 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目 前 , 全国 统一劳 动力 市场 发育程度很低 , 地区之间、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和城 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还受到许多非价格因素的 制约 , 劳动力的边际 生产率 差异 很大。 # 培育 农村 金融市场。主要发 展跨地 区性 的制度 金融 , 如 合作 社、 合作基金和银行 , 通过地区间的资金流动来克服 同一个地区内资金需求的共震特征。 ( 3) 科教兴农。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储备 和推广 , 以及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 为提高农业 资源配置效 率和农业发 展提供 强有 力的科 技支 撑 , 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 责。改变 单一 的农产 品结 构 , 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能力 , 必须运用生物技术、 基因
农业资源有 农 业自 然资 源 和社 会经 济 资源 之 分。农业自 然 资源 包括 气 候资 源、 水 资源、 土地 资 源、 生物资源四个 方面。我国 除了 生物资 源较 丰富 外 ,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条件均较差 , 尤其是 土地资源、 水资源人 均占有 量都远 远低于 世界 平均 水平。此外 , 水资源分 布的地 区不 均也加 剧了 供求 矛盾 , 限制了许多地区光、 热和土地资源生产效力的 发挥。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是有效 利用 农业自 然资 源 , 促进农业生 产力发展的 必要条 件 , 主要包 括人 口和 劳动力 ,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 城市工业、 运输、 邮电等 发展状况 , 农业资金条件 , 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 政策等。我国农村社会资源的特点 : 人口基数 大。 ! 文化层次低 , 半 数以上 在小学 文化 水平以 下。 ∀ 农业机械化 发展迅速 , 但地 区间 发展 不平衡。 #城 市和工业化水平低 , 交通运输条件差 , 对农业生产支 持和辐射不够。 ∃ 农村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 求相差甚远 , 尚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 内 , 我国 农业发 展面 临严 峻的形势 : 农村人口还在快速增长 ; 农业自然资源日 益萎缩 , 人均占有资源不断下降 ;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 ; 农村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因此 , 提 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任重而 道远。
4 知识型农业
知识经济时代使经济增长越 来越依靠知识的生 产、 扩散和应用。知识作 为蕴含 在人 力资源 和技 术 中的重要成份 , 对于农 业经济增 长的 决定性 作用 日 益突出。大量的知识和技术高度渗透并运用于农 业 生产 , 不仅改造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 而且创造了 新 的农业生产方式 和经营 手段。伴 随着生 物技 术、 信 息技术的突破 , 极大地拓宽了人类食物的生产领域。 农业生产从动植物 扩展到 微生物 , 从 陆地扩 展到 海 洋 , 从初级产品的生产延伸到食品、 制药、 生物化工、 能源等领域 , 农业由% 单相 形态& 向% 多相 形态& 的 生 产模式演变。农产品产量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技 术 获得突破 , 农业投入和 产出中知 识成 份所占 份额 越 来越重 , 农业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高 , 知识和 技 术作为农业发展引 擎的驱 动力越 来越 大 , 农 业经 济 形态正经历着从% 物 质要素主 导型& 向% 知识 要素 主 导型& 的嬗变。
∋ 51 ∋
农村经济
条件和农业 技术水平也 影响着 农业 资源配 置效 率。 我国农村人口平均素质 低 , 资金 缺乏 , 技术 条件 差 , 农村基础设 施落后 , 都在一 定程度 上制约 了农 业资 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和创新。如 何使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农业规模经 营实现有机 结合 , 还 需要我 们进一 步寻求 切实 可行 的办法。
农村经济
2003 年第 8 期
农业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胡宝娣
[ 关键词 ] 农业
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3 7470( 2003) 08 [ 作者 ] 胡宝娣 讲师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市 400067
[ 中图分类号 ] X22
0051( 03)
一、 我国农业资源概述
3 生态环境约束
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 旱涝灾害面积增加 , 耕地 沙 化面积增大 , 水土流失严重 , 我国农业正面临严峻 的 自然生态 环境 约束。全 国沙 化面 积年 均扩 大 2460 平方公里 , 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到 367 万平方公里 , 占 国土面积的 38% 。年 均水 土流 失 量 50 亿 吨 , 带 走 氮、 磷、 钾肥 达 4000 万 吨。目 前 , 全国 50% 的城 镇 用水和 70% 的河流已经或 正在被污 染 , 日 益发展 的农村工业对农村环 境的破 坏也越 来越 大 , 由 于农 业 对自然环境依赖性 较强 , 因环境 污染 和破坏 所受 损 失明显高于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