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一(1)班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内容全面,共计五个大题:;填一填;算一算;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分类整理;解决问题。

二、情况分析
一(1)班共有45位学生参加,总分4313分,平均分分,及格率100%,优秀人数42人,优秀率%。

三、学生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大题:填一填。

丢分最多的是第3、第7、第8小题。

第3小题5人出错,共失8分,错误率11%。

此题考查的是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知识。

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此类题型少,学生对人民币的实际应用经验匮乏。

元《找规律》中数字的规律。

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中对学生做题方法和习惯的要求没有足够严格,导致计算、找出正确规律等方面出现错误。

第8小题5人出错,共失14分,错误率11%。

此题考查的是第七单元《找规律》中图形的规律。

出错原因是对题目不理解,把后面的方框也画出了图形。

2、第二大题:算一算。

12人出错,共失14分,错误率27%。

此题错误原因是计算错误。

平时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计算训练有所欠缺。

3、第三大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丢分最多的是第2、第3、第5小题。

第2小题6人出错,共失12分,错误率13%。

此题考查的是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错误原因是对“大于,小于”理解不到位,把大于57,小于62中的57、62也包括在内。

第3小题15人出错,共失30分,错误率33%。

此题考查的是第四单元《数的组成》,比较典型,有一定难度,平时练习量不足,学生理解欠缺。

元《认识人民币》的知识,错误原因是学生缺乏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经验。

4、第四题:分类整理。

9人出错,共失26分,错误率20%,此题考查的是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知识。

出错原因是在数图形个数时出现漏数,平时做题习惯还需进一步强调。

5、第五题:解决问题,共5小题。

出错情况有3种,第一种列式和计算都正确,但口答时答案抄错,有3人,主要原因是平时做题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第二种计算出错,有7人。

第三种没有理解题意,列式错误,有1人。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得还不够。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

3、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培养有所匮乏。

4、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特别是学困生。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一年级学生
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的扎实。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如:听课
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
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
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更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与学困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严格要求学困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