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脑血管护理专题报告范文心脑血管科实习护士出科小结

心脑血管护理专题报告范文心脑血管科实习护士出科小结

心脑血管护理专题报告范文心脑血管科实习护士出科小结我也是实习护士,这是我写的。

你参考下哈。

在心内科实习的3个月使我感触颇深,第一天来到心内科,老师首先带我巡视了病房。

进了心内科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可贵,也体会到了救死扶伤的真正意义。

在心内科,多大多数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的时候患者症状剧烈,胸疼大汗,恶心呕吐,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先是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再由老师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立即执行。

我先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每一个患者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命体征,先看血压、心率、血氧、呼吸如何,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止痛、吸氧治疗等,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经过快速、及时的治疗往往恢复也快,很多患者转天就像正常人一样症状完全缓解。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体会到争分夺秒的意义。

但也有一些患者梗死范围大,入院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转眼间就死亡的,真正验证了生命的脆弱,看到家属悲痛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还有很多患者在恢复期间一直不错,不知什么原因发生猝死。

种种情况让我体会到心内科患者没有轻的,时刻应高度警惕,因为生命随时可能转瞬消失。

心内科的老师有点像外科的老师,工作中一般都是急脾气,雷厉风行,没有任何拖沓,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

而且要求极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我在想心内科几乎没有能按时下班的,只要来的病人都是急的、重的,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了心内科的。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3个月,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还是给我极大的激励,我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和敬业精神,这是我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不断进步,有了前进的目标,真是获益匪浅。

吃降宁蚓激酶肠溶胶囊就可以了效果不错的脑血管意外亦称脑卒中或脑中风。

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

脑血管病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

主要致残表现是偏瘫、言语障碍。

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目的是通过早期康复手段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脑血管病的复发和致残率。

康复的重点是偏瘫和失语。

为患者制定一个康复方案要依据临床表现、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确定神经系统损害的性质(出血性或闭塞性)、部位(内囊、外囊、脑叶、皮质或脑干)以及病变程度。

另外,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年龄、全身状态、血压、血糖、血酯)及心、肺、肾主要脏器机能。

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不可缺少的。

康复的程序反映了患者的总体情况。

康复治疗程序通常分为发病后急性期和逐渐恢复的慢性期。

急性期也是卧床安静期,慢性期又分为:卧床期、过渡期、坐位期、过渡期、步行准备—步行期。

急性期取决于生命体征和一般状态,意识障碍和麻痹程度。

慢性期要根据当时的体位、瘫痪程度和全身状态来决定。

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病的不同病期也不同特点。

1、急性期对意识障碍明显的重型脑卒中发作病人,因病情易变,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发病后症状进展,尤其脑出血病人更应慎重。

此期因病人卧床、不能活动,易发生关节挛缩变形、褥疮、呼吸道感染、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低下、精神衰退等合并症。

护理人员除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的药物治疗外,康复的重点放在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上。

康复护理措施如下:(1)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①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

②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意识丧失的脑卒中昏睡病人,病情是否平稳,侧卧时必须将偏瘫的上下肢置于体上,以免受压。

近几年,国外学者将瘫痪的侧卧位视为偏瘫病人的第一体位,健侧卧位为第二体位。

平卧位为各种反射最活跃的一种体位,它能维持病人体位的对称性,但无论何种体位均要注意肩手综合症的发生。

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侧、仰位置的协调,以防呕吐物逆流气管和舌后坠。

③床上被动活动。

主要防止肌萎缩及足膝关节变形。

脑梗塞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即开始,脑出血病人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

夹板固定的肢体可因时间过长引起民疼痛,可适当取下,给病人放一个舒服位置,并利用这时间做被动活动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运动,应先健侧后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

既要注意各方向活动到位,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

对肘、指、踝关节要特别注意活动。

④按摩。

给患侧上下肢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防碍肩关节运动。

(2)预防感染:①预防呼吸道感染。

除每2小时更换体位拍背外,要注意病人的口腔清洁,使患者头侧卧,口角处偏低,枕部稍高,使口腔唾液顺流而出或以吸痰器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

②预防泌尿系感染。

尿潴留病人留置导尿按护理常识处理。

③预防深部静脉炎。

将患肢抬高,按摩患侧肢体,避免患侧下肢输液,如发生静脉炎可做理疗,亦可使用弹力裤或弹力绷带。

④预防皮肤感染,预防褥疮。

(3)处理好消化道症状,包括鼻饲病人的管理,便秘的处理。

2、恢复期患者由意识不清到清醒,护理工作将床旁功能训练为重点,帮助指导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

(1)自我运动训练:①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或健肢协助患肢被动活动。

②鼓励病人练习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躯。

翻身或移动身体时用健侧抓住床边或床栏杆,或在他人协助下练习起坐。

③练习腰背肌、腹肌。

让病人下肢自由伸屈、立膝、扭动骨盆,“拱桥样”动作,下肢抬起离开床面,由开始坚持数秒钟到增加时间再缩短卧位时间。

(2)坐地耐力训练:为早日离床做准备。

长期卧床全身状况不佳或高龄患者,突然坐起可以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症状。

为避免发生以上症状,可由护理人员辅助坐起,一般使用活动靠背床进行训练。

床头角度可从300开始,每天增加5~100,到800为止,每天摇起坐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30分钟,直至60分钟,训练10天以后,增加每日坐起次数,及坐起时间,经靠背坐有一定耐力后改为不用靠背架独立坐起。

病人也可借助于扶栏杆或拉绳子或自己健手支撑坐起的方法。

又可由床上过渡到床边和椅子上和轮椅上独立坐起,又可增加病人的活动场所到户外活动。

(3)上肢训练:主要以恢复病人的日常动作靠背坐起后,病人健手做日常动作—解衣扣、用筷、写字、用餐、洗脸、刷牙、梳头、穿脱衣服也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

(4)步行训练:主要由体疗师专门指导进行,床旁可供助他人扶持,扶床站立,迈步训练,护理人员训练病人站立行走时要立于患者患侧,借助护理人员的内侧腿拖带患者患侧下肢向前行走。

亦可用绷带系于患者足踝部用健手将患肢前拉。

同时要纠正由足下垂、膝关节强直的不良步态(画圈步态)。

(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恢复生活能力的最好方法,要使病人消除依赖心理,加强自身能力恢复的信心。

为了提高病人训练兴趣,减少病人卧床时间,护理人员可也在病房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如编织、书法等。

(6)语言训练:语言障碍的病人护理。

偏瘫病人多伴有语言障碍,为使病人尽早恢复完整的语言能力,满足病人人际交往的心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利用接触病人的一切机会给予同语言训练师相同的指令,强化语言能力,训练患者以喉部发出“啊、啊”的声音,鼓励病人主动训练,对病人出现的急躁情绪给以理解,对微小的进步给以鼓励。

护理人员说话时要辅以手势、表情,以增加病人对谈话的了解,要理解病人有意识地用肢体动作加强语言效果的心理,也可以用字词牌,或以拼音字母相似的手势交谈。

善于观察分辨病人的表情,判断病人的心意,恰当处理病人的要求,当听不懂病人所说内容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启发,不可不耐烦或取笑病人。

3、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时注意事项(1)心理护理:脑血管病人由于肢体瘫痪失语、反应迟钝,心理失去了平衡,常表现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病期病人的不同心理因人而护,善于疏导,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完成每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

尤其要注意进行各种功能训练时心理反应,如训练摔倒、关节疼痛、卒中复发、尿路感染或家庭因素。

经济因素等均是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应引起护进人员注意。

(2)康复训练时注意事项:脑卒中偏瘫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发生,脑卒中复发、心脏合并症、高血压,摔倒致伤骨折、血栓性静脉炎继发肺栓塞,急性消化道出血等,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前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禁忌症,以免发生意外。

如遇下例情况不宜进行康复训练:①安静时脉搏120次/分以上。

②舒张压16kPa(120mmHg)以上。

③收缩压26.6kPa(200mmHg)以上。

④训练前有心悸、气短者。

⑤严重心律不齐者。

⑥心绞痛发作的病人。

⑦有明显充血性心衰的病人。

⑧一个月内有心肌梗塞归作的病人。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打个标签等高人来答。

楼上那广告做的真恶心。

①脑血管病急性期过后(即初期)是治疗和功能恢复最重要的时期,因为脑血管和脑组织的修复在早期最有利,口服用药清淡饮食调节,坚持康复锻炼,控制好危险因素一样都不能少。

②加强护理和功能锻炼,合并症愈少,功能恢复也愈好。

③预防脑血管病再发或复发。

脑血管病可以复发,而且在一年内的机会最大,所以不要认为只要功能恢复就可以了,如果忽视了高血压高血糖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动脉硬化的预防以及防止其他诱发因素等。

则脑血管病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大,第二次发病的死亡率要比第一次更高,这是值得警惕的。

1、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

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

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

但是,休息一定要与工作量成比例。

2、一天中,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至20分钟。

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非常有益。

对于上班需要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一天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至5分钟。

3、心理紧张时,不要在房内踱来踱去,最好是躺一会儿或干脆把双腿微抬,坐上15至20分钟。

4、凡是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尤其是夜间睡眠少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至10厘米。

这有助于迅速入睡和睡觉香甜。

开始,可能会出现血液流向头部和感觉,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

为减轻这种感觉可以使用较高的枕头。

重要的是,要使双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脏的水平线。

不过,血压低于100/60的人不要这样做。

5、轻松的保健晨操总是有益的,但在起床后,不要马上胡乱地增加身体负担,尤其不要跑步。

6、早晨空腹时,一定是喝些稀的东西,如一杯凉茶,果汁等。

7、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躺着)时间一昼夜应不少于8-9小时。

他们应该在晚上8点15分至8点30分就准备入睡。

一个半至两小时的午睡,可以维护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

8、不要站着吃东西。

站着吃东西及边走边吃,会给心血系统增加额外负担。

应该始终坐着吃饭,并且一定要有20-30分钟躺着或坐着午体。

此后,也不要马上投入紧张的活动。

9、不要滥用药物,尤其是在白天。

如果你的血压升高,躺下或稍微抬起双腿坐坐,比吃一片“降压”药片要好得多。

你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有哪些,这个我来告诉你吧!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