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饲料的高效配制与使用

鸡饲料的高效配制与使用

鸡饲料的高效配制与使用鸡的养殖是畜牧业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养鸡技术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大多数鸡场都趋于专业化、规模化,不论是鸡的品种培育,还是鸡饲料的配置、生产都离不开现代化的配套措施,因此现在的养鸡场已经不是过去一家一户的封闭生产,而是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一部分,由种鸡场提供优质种鸡,专业饲料厂提供高效饲料,养殖场相当于饲料转换车间,将饲料转换为鸡蛋鸡肉产品,养鸡场一方面要扩大养殖规模,获得规模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提高单位养殖效益,引进优良品种,饲喂高效饲料,获得最大效益。

因此配制高效饲料是整个养鸡产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所谓高效饲料就是根据鸡的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配置出各种营养元素齐全的饲料,也就是常说的全价饲料,它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 将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 经工厂化生产的饲料产品。

全价饲料可以满足动物除水以外所有的营养需要。

饲料的高效不仅体现在各种营养元素要齐全,而且每种成分要均衡,符合鸡的各生长时期的不同需要,每种成分既不多,也不少,从而获得最高的养殖效率。

现在的养鸡场可以实现肉鸡快速增重,蛋鸡产蛋量增加,高效饲料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将带您全面认识鸡饲料的高效配制与使用过程!蛋鸡和肉鸡饲料的配制方案有所不同,但使用的原料却基本相同,主要有能量原料、蛋白质原料和各种添加剂。

能量原料:鸡的一切生理活动,包括运动、呼吸、循环、排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等都需要能量,可以说能量支配着鸡的整个生命。

能量决定肉鸡的生长速度及后期增肥程度。

对蛋鸡来说能量决定产蛋率。

饲料消化后,会释放出能量,被鸡吸收利用。

饲料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一般将每千克鸡饲料中所含能量的多少称为代谢能,单位是兆焦每千克,它表示了鸡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例。

各种谷物类饲料中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玉米,其中所含的淀粉就是碳水化合物。

常用的能量原料有玉米、麸皮和次粉。

玉米是广泛利用的最经济的能量饲料,淀粉含量高达70%,玉米在各类鸡饲料中的配比在30%~70%。

适口性好,是喂鸡最理想的能量饲料。

次粉是小麦加工成面粉时的副产品,是较好的能量原料,也是饲料的天然黏合剂,一般配比不超过30%。

麸皮是粗纤维含量较高的中低档能量原料。

一定的粗纤维含量增加全价饲料容积,使鸡产生饱腹感。

还能促进胃肠蠕动,确保肠道健康。

蛋白质原料: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除氮外,还有碳、氢、氧和少量硫,粗蛋白是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蛋白质和含氮物质,例如硝酸盐和氨化物。

蛋白质是鸡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细胞构成的主要成分,如鸡体的肌肉、血液、骨骼、神经、内脏等各种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营养物质所代替。

常用的蛋白质原料有大豆粕、棉子粕、花生粕。

如果饲料中蛋白质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大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鸡饲料中大豆粕用量可达30%~40%棉籽粕是棉子未经脱壳直接提油后的产物,蛋白质含量可达41%以上。

在鸡饲料中适宜的比例为5%~10%花生粕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8%左右,鸡饲料中用量应在4%以下。

多种添加剂指的是用来补充动物体所需的少量或微量营养物质。

一般包括矿物质、维生素和酶制剂。

矿物质有钙、磷、钠、铁、硫、氯、铜、碘、锌、锰等元素。

缺乏这些矿物质会引起很多疾病,阻碍生长。

天然饲料中含有这些元素,但成分不全、含量不一,因此要适当补充这些矿物质。

例如食盐用来补充钠和氯,石粉、磷酸氢钙补充钙和磷。

维生素添加剂主要是人工合成的各种单项维生素及复合维生素。

维生素对鸡生长、产蛋和维持体内正常物质代谢起重要作用。

鸡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但必须从饲料中摄取。

维生素缺乏时,造成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鸡的生长、产蛋、或受精率、孵化率不高等。

酶制剂能加速营养物质在鸡消化道中的降解,从而促进了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肉鸡,还有一种原料必不可少,那就是油。

现在大多使用植物油脂,如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棕榈油等。

试验研究证实,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后,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为了配制高效鸡饲料,需要对各种原料严加把关,检验员根据各种原料的标准值进行测量:保证原料新鲜,没有霉变,各种营养成分必须达标。

仅有优质原料并不能保证配制出优质的饲料,还必须根据蛋鸡和肉鸡的不同生长特点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比。

二、肉鸡饲料的配比与使用肉鸡是专门为人类提供鸡肉而养殖的,肉鸡品种很多,现在规模化养殖的肉鸡大都是从美国引进的白羽肉鸡,可是地地道道的洋鸡,这种鸡生产性能好,主要体现在生长周期短、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死亡率低、只要42天左右即可出栏。

从育雏到出栏是肉鸡养殖效益最好的阶段,出栏时鸡群没有达到性成熟,因此还属于仔鸡。

有了好的肉鸡品种,更关键的是饲料的配制与使用,肉鸡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的营养比例有所不同,这是由鸡的生理特性决定的,一般将肉仔鸡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育雏前期、育雏后期、仔鸡中期、仔鸡后期。

育雏前期是指刚孵出到18日龄的小鸡,这一时期是雏鸡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日粮中需要较高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有利于刺激雏鸡食欲,使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良好。

由于鸡龄小,消化道中的消化酶种类少,含量低,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因此给雏鸡配制饲粮时要选择玉米、豆粕等优质能量和蛋白原料,少用棉籽粕等不易消化吸收利用的原料。

研究表明: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21%,饲料代谢能要达到12.65兆焦每千克。

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饲料原料,首先测定每种原料的营养成分,然后通过计算机来设计各种原料的配比。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因为雏鸡消化道容积小,消化系统发育差导致消化能力差,进食量有限,因此投喂饲料时,要少加勤添,让雏鸡可以自由采食,又可以防止未使用完的饲料变质,变质饲料会使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死亡。

喂料设备要求既便于鸡的采食,又不能让鸡进入料槽,因此采用这种塔式料槽喂料,它由装料圆桶和料盘两部分组成,圆筒内装入饲料后,饲料从筒底流到盘内供鸡采食,料筒的高度和大小应随鸡的生长不断调节。

加料时,工作人员将料加到料槽内,装到八成满即可,这样方便了雏鸡采食,也减少了饲料污染。

总之,育雏前期,要使用优质的全价饲料,尽可能增加雏鸡早期采食量,对肉鸡后期的生产性能非常重要。

育雏后期是指19至29日龄的小鸡,是肉鸡骨骼和肌肉生长最为关键的时期,需要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能量水平。

育雏后期小鸡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投喂较粗的蛋白饲料。

研究表明: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9%,代谢能要达到13.20兆焦每千克。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7.2%,豆粕32%,棉籽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水是肉鸡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但是饮水并不需严格地划分为四个阶段。

适当注意饮水管理就可以了:肉鸡饮用水应符合人类饮用水的标准,矿物质含量不应超标,不能有细菌污染。

鸡只饮水量大概是饲料的1.6~2倍,饲料和水的摄入都随着鸡群日龄增长而稳定增加。

通常情况下,应全天足量供应,使鸡能自由饮水即可。

肉用仔鸡中期是指30至37日龄的仔鸡,这一时期是肉鸡内脏器官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鸡的采食量不断增加,适应能力显著提高,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能力很强,日增重不断上升。

为了使肉鸡的骨骼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得到良好发育,同时增加脂肪含量,需要较高的能量水平。

应饲喂比育雏期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能量较高的饲料,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

研究表明: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需要量要达到18%,代谢能要达到13.40兆焦每千克。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0.2%,豆粕33%,磷酸氢钙1.4%,石粉1.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肉用仔鸡后期是指38日龄至出栏的仔鸡, 这一时期是鸡体快速增重的后期,是脂肪沉积的最佳时期,沉积脂肪能力强,所以对能量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但后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7%,代谢能要达到13.50兆焦每千克。

可见后期饲料的代谢能要高于中期,粗蛋白质含量要低于中期。

6周龄以后肉鸡的增重高峰期就过去了,肉料比逐渐下降。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这种白羽肉鸡在丰足饲养42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了。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8.2%,麸皮3%,豆粕22%,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对于这种规模化养殖,肉鸡全部采用同进同出的饲养模式:就是指在同一栋鸡舍同时间内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雏鸡,经过一个饲养期后,又在同一天相同的时间内全部出栏。

这种饲养制度有利于切断病源的循环感染,有利于疾病控制,同时便于饲养管理,提高劳动效率。

今天看到的这种白羽肉鸡生长周期为42-45天,重量可达到2.5-2.7公斤。

肉鸡生长速度快,高效的全价饲料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全的饲料是鸡肉质量的保证,在我国绝对禁止饲料中添加激素类药品,这样生产的鸡肉品质优良,无激素无药残,达到出口发达国家的肉质标准。

三、蛋鸡饲料配比与使用:我国养殖蛋鸡品种主要是褐壳蛋鸡,即有进口品种,也有国产品种,生产性能基本接近。

养殖蛋鸡是为了快下蛋,多下蛋。

蛋鸡饲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6周龄为育雏期;7~18周龄为育成期;19周龄以后为产蛋期。

产蛋期又可细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不同饲养阶段的蛋鸡其营养需求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需要合理地制定各阶段饲料配比,充分发挥产蛋鸡的生产性能,获得数量多、品质好、成本低的商品蛋。

育雏期是指0~6周龄的蛋鸡。

这一时期是蛋鸡组织快速生长阶段,羽毛增长快,代谢旺盛。

但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抵抗力弱,抗病能力差。

消化系统发育也不健全、胃的容积小,研磨饲料能力低。

所以针对以上的生理特点,要饲喂雏鸡高蛋白质、高能量、低纤维含量、易消化的饲料。

还需要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和各种添加剂,促进雏鸡对食物的消化,以满足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

设计配方时可选用玉米、豆粕等优质原料。

研究表明: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8%,代谢能要达到11.924兆焦每千克。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2%,麸皮3.2%,豆粕30%,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复合添加剂2% 。

育成期是指7~18周龄的蛋鸡。

这一时期蛋鸡生长发育旺盛,羽毛已经丰满,体重增长速度比较稳定。

消化器官及其他器官日趋健全,消化能力较强,也具有较强的体温调节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