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心得
十一月;《平凡的世界》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经过几个难眠之夜,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眼前,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主要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辛苦且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读书体会
学院:商学院
班级:18级人力资源管理二班
学号:2018040440231
姓名:乔文杰
九月:《活 着》
今天朋友给我分享了她对《活着》的心得,她说“活着很美好,也很艰难。这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
我认为《活着》要表达主题就是“活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确实,富贵的一生挫折无数,活着就好。
用作者芭芭拉·明托的话来说:“金字塔原理除了能帮助人们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外,还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从具体方面来说,金字塔原理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从更广泛的方面说,金字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通过这些描述,大家可以知道这本书是讲述的什么。初读时,我被他冗长的专业术语给折服了,阅读十分吃力。在随后的每个晚自习,我一点一点的啃书,成功的被他圈粉了。最近的日子里我在消化他的内容,一点点的吃进肚子里去。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最后通过阅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使我的逻辑更加清晰,做事更有条理。其实我们写文章也是,那些文字符号它就摆在那里,它们是无序的,但有的人可以将它们组合成经典的文学作品,而有的人写八百字的应试作文却像挤牙膏一样。以前,我觉得我们缺的是素材,现在我觉得缺的是逻辑。素材是客观的,它背后是强大的时间和空间,而逻辑是主观的,它背后只是个人的意愿和持续训练。如果有人想按照逻辑性思维去做事的话,我推荐他去看一下这本书。
富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几十年的大事件,亲人一个接一我走进那个世界时,我发现我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情去感知这一切,一个个沉重的事情在压迫着我,这是我不能承受的压力。面对生活的喜乐无常,我们总是报以佛系的态度去面对,而富贵,在经历生生死死这样的事情之后,他已经明白,人活着就好。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回到现在,我们正所厌倦的恰恰是富贵一生所渴望的。
更多的人用这样的问题拷问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活着的?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当富贵从纨绔子弟到家产全无,他依旧活着。
当富贵的妻子死后,他依旧活着。
当富贵的女婿死后,他依旧活着。
当富贵的儿女死后,他也依旧活着。
可见,富贵并没有被命运打到,他始终在活着。我们拥有了生命,其次才拥有了亲情、爱情、友情、梦想、信念。也许大多数的我们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是反过来的。
我认为,金字塔原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工具,但我又不是那么的肯定的认为,确实金字塔原理解决了我心中一些疑惑,到底什么是逻辑,什么是结构化思考(或叫系统性思考),答案就是清晰的逻辑一定是金字塔状的,金字塔状的逻辑即是结构化思维的核心。“条理清晰的文章肯定都具有清晰的金字塔结构,而条理不清楚的文章则肯定不具备金字塔结构”是我从中获得的最大收获,让我明确了金字塔是逻辑清晰不二的选择,在以后的表达或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审视自己是否有按照金字塔原则在做。
我们在考虑问题、与人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都希望能够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用逻辑最清晰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十二月:《白鹿原》
不明白以怎样的情绪,反正是很压抑的那种,草草读罢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倒不是这本书会让我压抑,只是我在这样心境的状况下去阅读的,当结束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对不住它的感觉。读完之后,仿佛有一点自己的认识,想记录下来,将来要与再次读它的感受进行些许比较。
本以为这本书是完全在写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事实也却是如此,但这不仅仅仅是白鹿原上的两个家族,是国与共,当我们谈及到这样的两个大家伙的时候,想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事情的时候,往往是谈虎色变的。本以为在这部书里,陈老先生会大加赞赏共的,但是我没有发现很多这样的字眼,反之出现匪字的频率较多。在你死我和的争斗中,不论是国还是共,都涌现出了堂堂中华之大好男女,只是他们的信仰不同罢了,国共不都是打着拯救中华的旗号的嘛,不都是想得取这块被誉为雄鸡的土地嘛,仅仅只是对策不同罢了。军统为了镇压共产党的兴起,或者说是为了彻底的铲除共,可谓是费尽心机,真不明白,此刻的古城西安的墙角下,是否以前躺着很多烈士的遗体,原先古城的枯井,是不就是埋葬革命者的天然墓穴,把人装麻袋添枯井的举动,是个不错的发明,最起码在当时节约了两颗子弹的经费,并且不用在操心枪毙以后草率处理尸体的事情。关于政治,我不敢说太多,总之我明白最后,鲜艳的五星红旗代替了各个地方的青天白日大旗,谁有了天下,谁就是对的,我只能这样认为吧,就是感慨国人之间的相互杀戮。
这样的一本书道出了生活的艰辛和革命的来之不易,渴望的是一种太平。事事不随人愿,求改变,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在必须的度中行驶。人这一辈子需要那样的一口不愿意咽下去得气,但是不能和人永远斗气,虚伪的表面平和,真实的背后斗争,当即将入土的时候才明白这都是那样的没有好处,一切皆是浮云罢了。
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十月:《金字塔原理》
“如何使我的公众号文章结构一目了然,让读者把握全文,最后饶有兴趣的阅读全文”,这使我内心一直困惑。求助过许多人,也给了我特别多的帮助,其中有一位同学给我推荐一本书就是《金字塔原理》。
往往到最后,我们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的意义:只是以自己的意志,去过这一生罢了。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无奈,在自己内心的指引下,去过属于自己的一生,这也是我们自己正确的选择。
以上是我自己对《活着》的感叹,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很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实在是惭愧。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对于种种现象实在心痛。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度光阴,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