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四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天气》单元1我们关心天气活动记录:1.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2.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

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4)√。

2. 填图。

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

(1)C(2)B(3)B2.××√3.(略)3温度与气温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4风向和风速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2. 选择题。

(1)B(2)A(3)A(4)C5降水量的测量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2.选择题。

(1)C(2)B(3)C(4)C6云的观测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2.选择题。

(1)C(2)C(3)A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5)√单元练习1.判断题。

(1)√(2)√(3)√(4)×(5)√(6)×(7)√(8)×(9)√(10)×2.选择题。

(1)B(2)C(3)B(4)A(5)A3.(略)4. 选择。

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略)《溶解》单元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堂练习:1. 选择题:(1)C(2)A(3)D(4)A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3.阅读资料:(1)B(2)B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活动记录:1.(略)课堂练习:(1)C(2)B(3)C(4)C(5)A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活动记录:1.(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C(2)A(3)C(4)C资料阅读:(1)√(2)√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活动记录:2. (1)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5。

溶解的快与慢活动记录:1.(1)搅拌-快;不搅拌-慢;(2)冷水-慢;热水-快课堂练习:2. (1)×(2)√(3)×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活动记录:实验材料:水、烧杯、筷子、食盐。

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2克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

(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

(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

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36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课堂练习:选择题。

(1)三种方法均可,提倡AB两种方法(2)A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活动记录:1.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或者:搅拌,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2.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

课堂练习:选择题(1)C(2)A(3)C(4)C。

单元练习1.选择题。

(1)B(2)C(3)C(4)C(5)B(6)B(7)B2. 判断题。

(1)√(2)√(3)×(4)√(5)√(6)×(7)×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

4. 填图。

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1听听声音活动记录:1.走路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讲话声、鸟声、风声等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练习:1. 选择题。

(1)B(2)C(3)C2. 判断题。

(1)√(2)×(3)√3声音的变化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4)√2(1)高→低;(2)低→高;(3)低→高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活动记录:1.略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桌面部分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5声音的传播活动记录:课堂练习:选择题。

(1)B(2)A(3)A(4)C(5)C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活动记录:课堂练习:连线。

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保护我们的听力活动记录:摇的力量轻一些、在发声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等。

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4)√(5)√单元练习1. 填空。

(1)树叶、小虫子等;汽车、铃等;(2)声带、翅膀;(3)强(或大、响)、弱(或小、轻);(4)高、低;(5)波(或声波)。

2.判断题。

(1)√(2)×(3)√(4)×(5)×3.选择题。

(1)A(2)C(3)C(4)B4.连线。

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快,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听到的声音低----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慢,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强----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敲击锣5. 高→低;低→高。

理由: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我们的身体》单元1身体的结构活动记录:1.略2.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打篮球:手、腿、头部、腰等。

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2骨骼、关节和肌肉1.判断题。

(1)×(2)√(3)×(4)√2.连线。

骨骼—塔身,挖掘机,台灯;肌肉—挖掘机;关节—挖掘机,天线,活叶3.选择题。

(1)C(2)C(3)B资料阅读:(1)B (2)C (3)A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填空。

(1)氧气、二氧化碳;(2)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3)(略)2. 判断题。

(1)×(2)√(3)√(4)√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填空。

(1)肺、血液、心脏2. 判断题。

(1)×(2)√(3)√(4)√(5)√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堂练习:1.连线。

牙齿—咬碎食物;舌头—搅拌作用;唾液—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2. 判断题。

(1)√(2)×(3)×(4)√3.保护口腔的行为:(2)(4)(5)资料阅读:(1)√(2)×(3)√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6)×(7)√(8)√(9)×2.填图。

早起早睡,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睡前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挑食不偏食。

单元练习1.填空:(1)实验、阅读资料(2)支气管、肺(3)氧气,二氧化碳2.判断:(1)√(2)√(3)√(4)×(5)√(6)√(7)×(8)√3.选择:(1)A (2)C (3)A,B (4)C (5)C4.简答:(1)(例)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

人体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增加。

(2)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更强健、……(3)(略)综合练习1.选择题。

(1)C (2)B (3)A (4)C (5)B (6)C (7)A (8)B (9)A (10)C2.判断题。

(1)√(2)√(3)√(4)×(5)×(6)√(7)√(8)×(9)×4.高 低5.简答题:(1)溶解水的物质:食盐、洗衣粉、味精。

不溶解于水的:沙、面粉、食用油 (2)加热、粉碎、搅拌。

(3)空气——听诊器——空气——耳 6、(1)略;(2)一天中气温逐渐上升,再慢慢下降,气温最高时刻大约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