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教材解读】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文中的”我“观察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字,会读多音字“啦”,会写“搭、父”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认识大家很高兴,老师还带来一个小礼物,猜猜看是什么。
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想看吗?瞪大眼睛哦,你能看到哪些小动物?有趣吗?让我们带着这份轻松走进今天的课堂。
上课!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和作者开启一段发现之旅。
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书空课题。
搭: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左右结构要写的----左窄右宽,接下来要写的舒展一些,要想写好口,上大下要小。
船也是左右结构,鸟笔画要写的紧凑一些。
(画小船)这就是那艘小船。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文识字课前,大家按这样的预习单预习了新课。
课文读熟了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4页,把书端起来,我们请五位同学来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都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呢。
1、直观体验,加深印象。
第一段请你,(相机评价)奖励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生词。
看,“啦”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声音读一声。
啦的另一个读音是?当它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语气时,要读轻声。
老师查看大家预习情况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不太认识蓑衣和橹,那现在对照着图片,你知道什么是蓑衣,什么是橹了吗?谁来指一指,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
哪里是船仓呢?谁来指指看,船篷呢?谢谢你。
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2、浸润古典,指导写字。
接着来,第二段。
看,鹦鹉的羽毛是?看“翠”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它是这样解释的。
现在我们就对比着来写一写羽和翠这两个字。
同桌交流一下这两个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看,羽第一笔是---注意,右边要比左边稍微宽一点。
再看“翠”字。
因为我们的汉字讲究穿插避让,所以羽字头就省略了下面的小钩,一点一横短,两人坐中间,大大十字在下面,最后一笔竖,注意笔画的避让,起笔要在人的脚下。
咦,都看清楚了吗?现在就在田字格上练写1遍。
(教师相机评价,并提醒坐姿)。
写好了,同桌互相评价一下,如果他写的特别美观,你就给他打个五角星。
如果写的还不太规范呢,你要帮他纠正一下呦.完成的同学就坐端正。
接读3.4.5段。
老师发现大家都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3、润物无声,学会概括。
再来考考你,我们的课题是---,这只搭船的鸟是只?翠鸟搭船要去?(捕鱼)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来试试?小鸟也会搭船,一个搭字就使鸟儿有了灵性。
原来关注课文的题目,也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下面我们也来搭上作者的小船,一起去看,一起去听。
三、品读感悟,学会观察1、感受作者的细致和用词的准确。
看,我们的小船摇出来了。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起。
我们坐在船舱里,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什么声音?---沙啦沙啦是怎样的一种节奏呀?谁能读出她的节奏美呢?同学们仔细想,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为什么不是啪啦啪啦的响?你看作者不仅听得仔细,用词也很准确呢!一个“沙啦、沙啦”,就写活了这整一幅的画面。
用耳朵听是我们观察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
(板书:听)我们一起来读,感受作者的留心,细致。
2、体会作者对动物外貌的留心观察。
我们坐在船舱里继续在雨中行驶,不一会儿雨停了,船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啊?这只翠鸟长什么样子的呢?不着急,请同学们拿起笔到课文去勾画相关的语句。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我们坐在船舱,一眼看到这只小鸟是---(彩色的),再仔细看,它都有哪些颜色呢?这么丰富的颜色,怪不得作者说它是彩色的小鸟。
谁能把小鸟这彩色的美丽给读出来呢。
我们刚才一起观察了这只小鸟,从整体上看它是---(彩色的),又具体观察了它的羽毛、翅膀、嘴巴的颜色。
这样的观察顺序就是从整体到部分。
作者是这样看的,也是这样来写的。
板书:整体-部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另一位朋友呢。
看,他叫寿带鸟。
第一眼看到它,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出句子:我看到一只()的小鸟。
那这只寿带鸟的美丽、五彩缤纷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再具体的观察。
能不能像小作者一样说一说呢?(出示ppt,相机鼓励评价,总结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刚才同学们也学着小作者从整体到部分观察了寿带鸟,你们很了不起!过渡:小作者不仅会听,会看,他还会想呢!(板书:想)他就这样静静地、悄悄的看着这只美丽的翠鸟,他在想什么呢?正是这些有趣的问题,让他接下来的观察更带劲了。
3、学习作者对动物动作的细致观察。
他正想着呢,这只美丽的小鸟不见了,它干什么去了?⑴来,自己读读这段文字,你感觉翠鸟捕起鱼来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一起读读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吧。
⑵师做示范动作⑶给你们机会,让你们也来当当小翠鸟好,现在全体起立,你们自己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想象翠鸟捕鱼的样子。
⑷哪只小翠鸟能自己来试试?咦、翠鸟捕鱼动作这么快,作者为什么能看的这样清楚呀?是的,因为作者瞪大了眼睛仔细的去看(板书:看)如果作者看了一会就走神了,他还能看到翠鸟这些敏捷的动作吗?说明观察还要---持续!这样他才看得清楚,写得明白。
刚才我们也和寿带鸟有了一次美好的相遇,想不想继续了解它?请看。
(视频)你看见寿带鸟他在干什么?出示句子:一只美丽的寿带鸟在()。
挑战难度加大了,它是怎样舞蹈、怎样戏水的呢?请同学们再看视频,如果你能像作者一样,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说说就更不简单了。
(再播放视频)我们先自己想一想,好,小组讨论讨论,哪个小组来汇报?谁来评一评他讲的怎么样?继续分享。
四、拓展延伸,继续探究,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本是一次平平常常的探亲之旅,因为作者的留心观察,才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
罗丹曾说“---”。
只要多留心,你也能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下的时候留意你感兴趣的这些事物,用上今天学到的观察方法,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一个小片段。
下课!五.板书设计搭船的鸟羽翠看、听、想整体→部分持续学情分析《搭船的鸟》:本篇课文语言比较童真童趣, 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作为学本课堂教学的关注点。
让学生学着去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通过学生实践尝试表达想法,让学生更有自信和勇气发言。
学生对直观的图画比较感兴趣,课文的插图描绘了翠鸟停在船头的情形,直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让学生重点学习第二、四段,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式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并让学生观察寿带鸟,学着作者描述动物的外貌和动作,提高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效果分析《搭船的鸟》《搭船的鸟》一文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的生活,首先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课堂。
上课开始我先通过观察游戏导入,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我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拔动了学生的心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巧妙的利用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感情朗读、直观观察图片、起身做动作、仿照作者描述寿带鸟的样子和动作等等,学生在丰富有趣的环境下,有了极大的学习欲望。
在环节设计上使得课堂充满童趣,也使教学水到渠成。
本堂课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观察方法,懂得了观察的好处,还学会了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整个课堂是扎实高效的。
教材分析: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文中的”我“观察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翠鸟停在船头的情形,学生能更直观感受翠鸟的美丽。
评测练习《搭船的鸟》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 lā cuì niǎo bǔ yú dā chuán二、多音字组词还 huán() hái()难 nán () nàn()啦 lā ( ) la ()三、连一连,读一读。
搭橹披着小鱼摇船衔着裙子捕嘴背着书包张鱼提着蓑衣四、读一读,再填写。
1)的长嘴。
)。
它还有一张(),比鹦鹉还()的,翅膀带着一些()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的小鸟站在船头。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2)吃呢。
)。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课后反思《搭船的鸟》: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文中的”我“观察细致。
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声。
翠鸟出现后,我看到了它美丽的外貌。
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一系列敏捷的动作。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翠鸟停在船头的情形,学生能更直观感受翠鸟的美丽。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
然后通过重点段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