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工程概况 (1)3.1工程概述 (1)3.2主要工程量 (2)4 施工组织 (2)5 施工平面布置 (2)5.1施工道路及临建布置 (2)5.2施工水、电布置 (3)5.3材料堆放布置 (3)5.4施工布置 (3)6 工期计划及措施 (4)6.1组织措施 (4)6.2技术措施 (5)6.3质量措施 (5)6.4安全措施 (5)6.5经济措施 (6)7 资源配置计划 (6)8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7)8.1施工工艺 (7)8.2施工方法 (7)8.3强夯置换施工 (10)8.4质量检验 (12)8.5碎石垫层施工 (12)9 特殊时期施工措施 (13)9.1雨季施工 (13)9.2夜间施工 (13)10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控制措施 (14)10.1质量保证措施 (14)10.2安全保证措施 (15)10.3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5)强夯置换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设计相关文件;(2)金山湾基础设施建设地质勘探资料;(3)《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清河路施工图设计—道路工程》;(4)《烟台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江河路施工图设计—道路工程》;(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相关施工规范;(6) 依据现场勘查及测量数据,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成功经验。
2编制原则(1)充分领会设计精神,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文件进行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正确指导施工;(2)强夯置换施工方案编制科学、合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及不可预见的施工干扰,确保强夯置换施工有序进行,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3)根据试夯结果,调整或完善设计与施工参数,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在提高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施工工期;(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采用平行流水作业作业,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保证施工工期。
(5)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防护、环保及文明施工相关工作。
3工程概况3.1工程概述江河路北起银河路,南至龙翔大街,道路全长1.058km,设计为城市道路A级,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道路标准断面宽度为18m;不良地质为软土和液化土,呈高饱和状态,根据施工图设计,部分路段软基处理采用强夯置换进行处理,处理长度共计642m。
清河路北接龙华大街,南至龙翔大街,路段全长2042.23m。
设计为城市道路A级,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道路标准断面宽度为18m;不良地质为软土和液化土,呈高饱和状态,根据施工图设计,部分路段软基处理采用强夯置换进行处理,强夯置换范处理长度1122m。
强夯置换呈正方形布设,桩直径1.8m,间距4.0m,桩长4-6m。
依据设计图纸设置50cm厚块石施工垫层,按“由内到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强夯置换检测合格后,铺设50cm碎石垫层,并设置聚丙烯双拉塑料格珊。
3.2主要工程量表1主要工程量表4施工组织为保证强夯置换软基处理工程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成立强夯置换软基处理施工小组,从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控制施工,确保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图1强夯置换墩施工组织机构框图5施工平面布置5.1施工道路及临建布置施工道路根据设计图纸整体规划的场区运输道路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修筑,充分考虑与区域内其他作业面的衔接,并确保施工场区原有民用便道畅通无阻。
在平交路口、弯段及池塘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识以确保交通安全。
目前已基本进入雨季施工,气温偏高。
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防雨、防汛、防暑降温工作为目前一项重点工作内容。
为便于现场管理、做好防雨、防暑应急工作,在每个作业区段设置一处临建场区。
主要包括集装箱式移动彩钢板房一座,建筑面积18㎡,室内配备饮用水,防暑药品等;移动厕所一座,建筑面积4㎡,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相关工作。
5.2施工水、电布置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采用饮用水。
强夯置换施工设备为柴油动力型设备,不需配备施工电源。
施工期间用电主要为现场办公、生活用电、排水用电及零星施工用电。
现场配置一台50kW小型发电机供电,并在营区配备一定数量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做好防汛应急物资储备。
5.3材料堆放布置强夯置换法施工主要材料为块石。
施工区域多为池塘路段,若设置材料堆放场需填筑储料平台,填筑工程量较大,为降低施工成本,结合本工程线性施工特点,将作业面划分为强夯施工区和材料堆放区,施工块石材料随用随存,并有一定富余量。
根据施工进展,适时调整作业区和材料堆放区的位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5.4施工布置根据金山湾生态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整体计划安排进行施工强度分析,强夯置换法软基处理施工可同时开展多个工作面进行施工,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单个工作面拟配置2台强夯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根据强夯置换法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夯坑内充填块石材料,每个作业面配置1台135kW推土机、1台1.25m3挖掘机,每两个相近作业面配置1台3 m3装载机机动作业,以满足施工需要。
强夯置换法软基处理施工部分路段建有民用房屋等设施,为避免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根据情况采取挖减振沟的防振措施,减振沟深度不小于2m,底宽1m,边坡1:1,距施工平台外边缘线4m。
施工区域部分路段施工与吹填施工平行作业,为保证干地施工,做好地表水排放,将减震沟兼作截、排水沟,防止地表径流流入场地,同时可将雨季场地内积水排入减震沟内,及时用水泵抽排至附近排水沟渠。
6工期计划及措施根据年度进度计划要求,本工程施工安排在2014年6月25日开工,工期52天,于2014年8月15日完工(详见下图《强夯置换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为保证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经过精心组织、综合考虑,拟采取如下措施保证计划的实施。
图2强夯置换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6.1组织措施成立合理的专项施工组织机构,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工作积极性,全面做好技术支撑、质量管理、安全管控、文明施工等相关工作,并根据施工任务的特性,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该项任务的施工。
选择我公司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选用的施工机械机动灵活、高效低耗、环保、运行安全可靠。
其性能及工作参数满足工程设计、施工条件、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等要求。
6.2技术措施开工前,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领导质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试验室、测量部、安全环保部组建完整技术管理体系,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各尽其职。
按照技术管理体系要求,开工前进行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1)进行施工图纸的会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对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及部门进行处理;(2)进行专项方案的编制,由负责该项施工任务的专业工程师进行编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向上级部门报批。
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是施工方案的核心,所以必须选择技术上合理、成本上最优、又能保证工期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3)开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施工现场负责人、参与施工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熟知施工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及检测标准等内容,以保证施工精准、无偏差,最后形成交底记录存档。
6.3质量措施施工所采用的块石、土工格珊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开始前,试验人员取样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试验室执行严格的进场检验及过程抽检制度,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清场。
开工前,测量人员应严格执行测量程序,测量放样应符合相关测量精度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确保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6.4安全措施根据强夯置换法施工特点,做好施工安全防护,主要包括飞石防护、振动防护等。
根据施工环境特点做好防汛、防暑相关工作。
避免因防护不到位、应急处理不及时而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
6.5经济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建立奖罚制度,促进施工作业队的积极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7资源配置计划根据设计要求,强夯置换单击夯击能要求2000~4000kN•m,满夯夯击能1000~2000kN•m,拟采用直径1.5m、锤重26t及直径2.2m、锤重10t的铸钢锤用于本工程强夯置换墩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下表。
表2单作业面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表表3单班劳动力计划表8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8.1施工工艺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3强夯置换墩施工工序流程图8.2施工方法8.2.1施工前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施工正式开始前由专业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软基处理范围及施工规划进行放样,并做好明显标记。
(2)场区运输道路修筑本次强夯置换法软基处理施工路段沿线多为养殖池,根据设计整体规划及施工需要,在拟建道路工程西侧修筑场区运输道路,作为施工设备、材料运输道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场区运输道路修建标准及施工方法详见设计图纸及场区运输道路施工方案。
(3)场地清理、平整根据设计图纸的处理范围,对沿线的表土进行挖除、砍树挖根,对沿线水塘、沟渠等不满足施工要求的路段进行回填,回填采用外购石渣,运距40km,利用履带式推土机(135kw)平整,20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石渣料填筑宽度以满足强夯置换施工为原则,每侧填筑宽度宽余块石垫层坡脚不小于1.5m。
将拟建道路工程区域内的池塘堤坝、浆砌石闸门利用1.25m³挖掘机挖除,装2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存放,运距现场确定。
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局部路段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换填处理。
(4)材料检验、储备①块石垫层及强夯置换桩体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不均匀系数大于15m,料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30%。
桩体材料的最大料径不大于夯锤底面直径的0.2倍,含泥量不超过10%。
②土工格栅:施工所采用的土工格栅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表4土工格栅技术指标表可进场使用。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单桩的充盈度为1.5~2.0倍。
为解决目前施工材料紧缺的问题,提前做好填料的供应储备,以满足生产需要。
(5)设备组装、调试强夯机械机场后,利用填筑的施工平台进行设备组装。
设备组装利用25t 汽车式起重机进行。
设备组装完成后进行设备检修、维护,调试完成后试运行,确保设备以优良的状态投入施工使用。
8.2.2块石垫层施工根据设计施工图,强夯置换法软基处理施工设有50cm块石施工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