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我公司将按《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水电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建立并保持本标段工程施工的环境管理体系。
通过对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实现体系持续运行及不断改进,持续改善环境绩效,达到或高于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要求,实现“环保的” 水利工程建设。
一、环境方针与目标为实现“环保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将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满足合同文件有关环境要求,特制定如下环境方针:遵守法律、控制污染、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我公司将各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排放控制在允许值内,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分阶段地减少排放;规范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向全体员工宣传环境方针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全员环保意识和自觉搞好现场文明施工。
为实现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1、不发生因投标人的责任而造成的大规模塌方和水土流失事件;2、不发生大范围向大气排放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的事件;3、不向河道排放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废水;4、绿化营地周围场地。
将在年度的和专项的环保工作计划中展开,并尽可能量化各项指标,便于环保工作的落实、检查、改进、提高。
二、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组织机构项目的环保工作实行各级责任制,组织机构如图表示。
环境保护小组的组成组长:胡继森副组长:滑光、段书贵成员:尚昆、李吉广、孙甲富、林云鹏、靳道华项目环保工作组织机构表2、各岗位环保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最高管理者为环保工作和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制定及修订环境方针,批准环境管理手册和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主持管理评审,提供资源保证。
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的建立及持续运行,批准程序文件,主持内审,提出管理评审报告等。
施工计划科负责制定环保方案及技术措施,并指导实施,参与环保不合格的评审和改进措施的制定,编制或审定环保设施的操作规程等。
财务核算科负责环保措施计划的制定与检查落实,督促环保设施、装置和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督促现场文明施工,协调内部的及与外部产生的有关环保问题。
质量安全科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资料的控制与管理,环境记录的管理,环保工作和文明施工的巡察及问题的纠正,主持环境不合格的评审及整改(改进)措施的督促与验收,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负责环境监测、测量的管理,负责环境信息的交流设备器材科参与环保方案的研究,负责环保设备物资的选择与采购,负责环保装置的设计及指导实施、改进。
综合办公室负责环保工作和文明施工的宣传,管理和维护生活区域的环境设施(如饮用水源、水池、食堂、宿舍排污系统等),生活、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及绿化工作。
负责组织员工的环保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环保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定期组织员工体检,特别是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的体检。
各作业队长为环保和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及其所属生产、工作、生活现场的环保工作和现场文明施工负责。
各作业队的主要职责是在生产施工中严格按规程运行、维护环保设施,实施环保措施;保证施工作业人员遵守环保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突发环境事件和问题时及时报告管理层,并参与对策的研究,实施整改措施或预防、改进措施;保持生产施工场所卫生、整洁、有序的文明生产风貌;搞好工作、生活区域的环境卫生。
三、资源保证设备物资方面:选用环保性能好的机械设备;采用环保装置、设施;优先采购环保特性较好的材料。
人力技术方面:配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有关环保要求的设计与施工;配置专职环保工程师;环保专职人员的业务提高及员工环保意识的培训。
资金方面:确保环保工作和文明施工方面的设备、装置、设施、措施所需的费用;人员学习、培训费用;为持续改进、改善环境绩效,以及采购“环保的”材料所增加的费用;应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的应急准备费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及环境监测、测量费用等各方面费用的投入。
四、科学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环境管理制定一系列的文件规范环境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使环保工作和文明施工制度化、科学化,以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状况。
体系方面:编制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方案和程序文件(包括有法律及其他要求、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监测和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等)制度方面:制定并实施环保技术交底制、入场员工环保教育制、环保检查评比制、文明生产实施细则、定期班组活动规定、油料及其他易燃物管理办法、废蓄电池及其有毒有害物资的回收及管理办法、治安保卫、食堂卫生、营地卫生以及奖罚办法等。
守则方面:编写“员工安全环保防护手册” ,规范员工行为;编制环保工作方面的操作规程;在有环保要求的场所将有关环保要求及操作规程于显要位置张挂,在施工现场树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则牌等。
五、主要的污染防治对策对在本标段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面临的环境因素,经识别:水土流失、向大气排放的粉尘、向地表水系排放废水污水、噪声、油污、有害固体垃圾、生活垃圾等为重大影响环境因素。
1、饮用水源和生活区域的环境保护不在饮用水源附近布置生产、生活场所,防止对水源污染;不在生活区域(包括当地居民点)附近开辟产生有毒、污水、烟雾、粉尘、噪声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生活供水水质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表4.7.1要求,并经当地卫生部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生活饮用水源附近不得有污染源。
;生活污水采用二级化粪、集中排放;雨水及生活废水明沟排放等;设置垃圾箱存放生活垃圾,定期分类处理:有机质掩埋或沤肥,难以分解的焚烧,废电池等少量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集中处理;空地上植草种树,美化环境。
2、水土流失防治在管道工程,土方开挖,弃土场,临时堆土场以及辅助生产设施、施工道路、营地施工中均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预防措施主要有:严格按设计要求实施开挖作业,按指定场地和顺序堆放弃碴;对边坡夯实;修建良好排水系统,如截水天沟、水沟、涵洞等;恶劣天气(大雨、洪水)加强对边坡稳定的监测。
3、粉尘防治措施主要的粉尘产生源有水泥砂浆拌合、混凝土拌合、三七灰土拌合、土方开挖填筑作业区、施工道路等,防治措施主要有:生产作业场所常见生产性粉尘、有毒物质在空气中允许浓度及限值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表342的规定;工程建设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施工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对从事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体检,对确认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给予治疗,并调离原工作岗位;水泥输送采用全封闭形式,水泥拆包间安装强力吸尘装置;操作间采用密闭式,安装空调;路面保持清洁;配备洒水车,天晴时坚持喷洒路面3~4次/日;为接触粉尘的工作人员配备防尘口罩,发放保健品,并定期体检。
4、噪声防治措施噪声主要由挖掘机、拌和机运行时产生。
为防止或减少噪声对人体的伤害及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采取如下措施: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表344规定。
主要的噪声源布置于远离营地和居民点的地方,在主要的噪声源附近不布置住房、办公场所;尽可能将施工作业安排于白天进行;为在高噪声环境下的作业人员配置耳塞,配置隔音效果好的操作间或休息室,发放保健品,定期体检。
5、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向渗坑、渗井、河溪排放含有害物质的污废水;不任意抛弃含汞、砷、铅、锰、氰化物及其他毒性大的可溶性废渣;不露天堆放废轮胎、废蓄电池、废灯管、废电缆等;废电池统一集中处置,其他分类处理;厂房、车间、仓库及机修场地面为砼或有防渗材料铺放,对漏、滴油现象采用导油槽收集,废机油予以回收,各类废液经无害处理后方可排放;大量的建筑废碴运至指定场地堆放,少量无回收价值而又不含有害物质的生产废弃物采用焚烧方式处置。
6、生产污废水的处理措施生产污废水经沉砂池、反应池(加入混凝剂)沉淀池后,清水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物定期运往弃碴场;其他少量带有固体物质的污废水经沉淀池(槽)沉淀后排放,沉淀物定期清除;油污水的处理是设置处理池,将浮于表面的油污清除,清水从底部引出排放。
六、应急准备和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准备和响应机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环境不利影响。
施工结束撤离前对使用的生产、生活场地进行彻底清理,不留污染,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恢复。
1、持续改进我公司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有效控制,监视测量目标指标实现情况以及环境措施的适宜性、有效性情况,必要时经评审对方针、目标、管理方案以及体系文件作必要的修订。
对运行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不符合按规定予以处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每年初的年度环保工作计划和专项环保计划中提出环境目标,年底提出总结,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并每季度向发包方汇报环保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成效,以求持续改进,改善环境绩效。
2、地下管线保护对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管线,先探明后施工,并做好地下管线抢修预案。
妥善保护各类地下管线,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
施工方法和保护管线的措施应报业主审批同意后实施。
3、文物保护及其它加强全员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做到不损坏文物,对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必须停工并及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待完全处理后方可恢复施工。
4、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保护向全体员工进行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和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
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砍伐树木、打猎及从事其他破坏保护区生态的活动。
禁止追杀进入生产、生活区域的野生珍稀动物,对受到伤害的珍稀动物应先妥为保护并尽快报告有关部门处置。
施工生产遇到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时,应请有关部门鉴别,提出处置意见后,方可对其进行处置——移栽、砍伐或其他。
禁止在河道进行炸鱼、捕捞和其他破坏渔类资源的活动。
投入工程造价一定比例资金作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