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规则基坑的土方计算

不规则基坑的土方计算

对于不规则基坑的土方,如电力分支井、虹吸滤池等,在放坡的情况下,计算土方的开挖量比较烦琐,查找有关书籍,未有现成的公式可供参考。

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根据可能遇到的基坑形状,归纳分析推导出计算公式如下:
V=S底×H+L×C×H+1/2×L×K×H2 +N/3×K2× H3 ×Tg180°/n
=( S底+L×C+1/2×L ×K×H)×H+ N/3×K2×H3×Tg180°/n
其中 S底——基础垫层面积
C——工作面操作宽度
L——基础垫层周长
K——放坡系数
H——基坑开挖深度
N——基坑凸角数减去凹角数之差
不规则基坑土方计算公式表
凸凹角数差体积
4 V=S底×H+ L×C×H+0.5L×K×H2+1.33333 K2H3
5 V= S底×H+L×C×H+0.5L×K×H2+1.21090K2H3
6 V= S底×H+L×C×H+0.5L×K×H2+1.15470K2H3
7 V= S底×H+L×C×H+0.5L×K×H2+1.12367K2H3
8 V= S底×H+L×C×H+0.5L×K×H2+1.10457K2H3
9 V= S底×H+L×C×H+0.5L×K×H2+1.09191K2H3
10 V= S底×H+L×C×H+0.5L×K×H2+1.08307K2H3
2004年2月1日
挖土方需放坡计算公式现在接触已经有三个了, 1、(A+2C+KH)(B+2C+KH)*H+1/3 K2 H3 (K2:放坡系数大平方;H3:高度三次方) 2、H/3(F1+F2+ㄏF1*F2)(F1:上底面积;F2:下底面积;ㄏF1*F2:上底面积乘以下底面积开根) 3、H/6
[ A1*B1+A*B+(A1+A)(B1+B)] (A1:上底面积一个边长;B1:上底面积另一个边长)(A:下底面积一个边长;B:下底面积另一个边长) 1公式:是建筑预算员常用的基坑土方计算公式,直接套用放坡系数; 2公式:是中学生计算棱台的体积公式;用于土方计算时需先计算边长,再计算面积,再计算体积; 3公式:是棱台体积公式的延伸,当A1/A=B1/B时成立。

也不够方便,可用于现场测量结果的计算(施工计算),土方工程量近似计算。

1、平整场地:
(1)园路、花架分别按路面、花架柱外皮间的面积乘1.4系数以平方米
计算;
(2)水池、假山、步桥,按其底面积乘2以平方米计算。

2、人工挖、填土方按立方米计算,其挖、填土方的起点,应以设计地坪的标高为准,如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的标高高差在±30cm以上时,则按自然地
坪标高计算。

3、人工挖土方、基坑、槽沟按图示垫层外皮的宽、长,乘以挖土深度以
立方米计算。

并乘以放坡系数。

4、路基挖土按垫层外皮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5、回填土应扣除设计地坪以下埋入的基础垫层及基础所占体积,以立方
米计算。

6、余土或亏土是施工现场全部土方平衡后的余土或亏土,以立方米计
算。

7、堆筑土山丘,按其图示底面积乘设计造型高度(连座按平均高度)乘
以0.7系数,以立方米计算。

8、围堰筑堤,根据设计图示不同提高,分别按堤顶中心线长度,以延长
米计算。

9、木桩钎(梅花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组计算,每组五根余数不足五
根或按一组计算。

10、围堰排水工程量,按堰内河道、池塘水面面积及平均深度以立方米
计算。

11、河道、池塘挖淤泥及其超运距运输均按淤泥挖掘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