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差分方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第一节差分一、 基本概念1、差分算子设数列{}n x ,定义差分算子n n n x x x -=∆∆+1:为n x 在n 处的向前差分。

而1--=∆n n n x x x 为n x 在n 处的向后差分。

以后我们都是指向前差分。

可见n x ∆是n 的函数。

从而可以进一步定义n x ∆的差分:n n x x 2)(∆=∆∆称之为在n 处的二阶差分,它反映的是的增量的增量。

类似可定义在n 处的k 阶差分为: ))((1n k n k x x -∆∆=∆ 2、差分算子 、不变算子、平移算子记n n n n x Ix x Ex ==+,1,称E 为平移算子,I 为不变算子 。

则有:n n n n x I E Ix Ex x )(-=-=∆ I E -=∆∴ 由上述关系可得: i n ki i k i k n iki ik ik n kn kx C x E C x I E x +=-=-∑∑-=-=-=∆0)1()1()( (1)这表明n x 在n 处的k 阶差分由n x 在k n n n ++....1,,处的取值所线性决定。

反之,由 n n n x x x -=∆+1 得 n n n x x x ∆+=+1:n n n n x x x x +-=∆++1222,得:n n n n x x x x 2122∆++-=++,这个关系表明:第n+2项可以用前两项以及相邻三项增量的增量来表现和计算。

即一个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可以用其前面的k 项和包括这项在内的k+1 项增量的增量的增量……..第k 层增量所构成。

……..,)1(10k n i n k i i k i k n kx x C x ++-=-+-=∆∑得:n k i n k i i k i k k n x x C x ∆+--=+-=-+∑1)1( (2)可以看出:k n x +可以由n k n n x x x ∆∆,...,,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3、差分方程由n x 以及它的差分所构成的方程),...,,,(1n k n n n k x x x n f x -∆∆=∆ (3) 称之为k 阶差分方程。

由(1)式可知(3)式可化为),...,,,(11-+++=k n n n k n x x x n F x (4) 故(4)也称为k 阶差分方程(反映的是未知数列n x 任意一项与其前,前面k 项之间的关系)。

由(1)和(2)可知,(3)和(4)是等价的。

我们经常用的差分方程的形式是(4)式。

4、差分方程的解与有关概念 (1) 如果n x 使k 阶差分方程(4)对所有的n 成立,则称n x 为方程(4)的解。

(2) 如果-=x x n (-x 为常数)是(4)的解,即 ),...,,(---=x x n F x则称-=x x n 为(4)的平衡解或叫平衡点。

平衡解可能 不只一个。

平衡解的基本意义是:设n x 是(4)的解,考虑n x 的变化性态,其中之一是极限状况,如果x x n n =∞→lim ,则方程(4)两边取极限(x 就存在在这里面),应当有),...,,(---=x x n F x(3) 如果(4)的解n x 使得--x x n 既不是最终正的,也不是最终负的,则称n x 为关于平衡点-x 是振动解。

(4) 如果令:--=x x y n n ,则方程(4)会变成),...,,(1-++=k n n k n y y n G y (5) 则 0=y 成为(5)的平衡点。

(5) 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0=y 振动的,则称k 阶差分方程 (5)是振动方程。

如果(5)的所有解是关于0=y 非振动的,则称k 阶差分方程(5)是非振动方程。

(6) 如果(5)有解n y ,使得对任意大的y N 有 0>≥n N n y Sup y则称n y 为正则解。

(即不会从某项后全为零)(7) 如果方程(4)的解n x 使得-∞→=x x Lim n n ,则称n x 为稳定解。

5、差分算子的若干性质(1)n n n n y x y x ∆+∆=+∆βαβα)(.)( (2))(1)(1n n n n n n n n y x x y y y y x ∆-∆=∆+(3)n n n n n n y x x y y x ∆+∆=∆+1)((4)∑∑==+++∆+-=∆bak k k a bak a b b k k y x y x y x x y 111(5)∑=∆=+∆==ni i i n nnn x C x I x E x 0000)(6、Z 变换定义:对于数列n x ,定义复数级数∑∞=-==0)()(k k k n z x x Z z X (6)这是关于z 洛朗级数。

它的收敛域是:21R z R <<,其中2R 可以为∞,1R 可以为0。

称)(n x Z 为n x 的z -变换。

由复变函数展开成洛朗级数的唯一性可知:z 变换是一一对应的,从而有逆变换,记为:))((1z X Z x n -= (7)z 变换是研究数列的有效工具 。

z 变换的若干重要性质:(1)线性性 )()()(n n n n y Z x Z y x Z βαβα+=+(2)平移性质 ])([)(10∑-=-+-=N k k k NN n z x z X z x Zz 变换举例:(1)⎩⎨⎧≠=∞=0,00,)(n n n δ, 则∑∞==--=⨯==001)1()())((k k k k z z k n Z δδ(2)⎩⎨⎧<≥=0,00,1)(k k n u ,则∑∑∞=∞=-->-===00,1,1)())((k k k kz z z z z k u n u Z(3)设,)(na n f =则∑∞=->>-==0,0,,)(k k k n a a z a z z z a a Z(4)设,!1)(n n f =则0,!1)!1(01>==∑∞=-z e z k n Z k z k第二节 差分方程常用解法与性质分析1、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方程)(...110n b x a x a x a n k k n k n =+++-++ ( 8)其中k a a a ,...,,10为常数,称方程(8)为常系数线性方程。

又称方程0...110=+++-++n k k n k n x a x a x a (9) 为方程(8)对应的齐次方程。

如果(9)有形如n n x λ=的解,带入方程中可得: 0...1110=++++--k k k k a a a a λλλ (10) 称方程(10)为方程(8)、(9)的特征方程。

显然,如果能求出(10)的根,则可以得到(9)的解。

基本结果如下:(1) 若(10)有k 个不同的实根,则(9)有通解: n k k n n n c c c x λλλ+++=...2211,(2) 若(10)有m 重根λ,则通解中有构成项: n m m n c n c c λ)...(121----+++(3)若(10)有一对单复根 βαλi ±=,令:ϕρλi e ±=,αβϕβαρarctan,22=+=,则(9)的通解中有构成项: n c n c n nϕρϕρsin cos 21--+(4) 若有m 重复根:βαλi ±=,φρλi e ±=,则(9)的通项中有构成项:n n c n c c n nc n c c n m m m m nm m ϕρϕρsin )...(cos )...(1221121---++---+++++++综上所述,由于方程(10)恰有k 个根,从而构成方程 (9)的通解中必有k 个独立的任意常数。

通解可记为:-n x 如果能得到方程(8)的一个特解:*n x ,则(8)必有通解: =n x -n x +*n x (11)(8) 的特解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来确定。

例如:如果)(),()(n p n p b n b m m n =为n 的多项式,则当b 不是特征根时,可设成形如)(n q b m n 形式的特解,其中)(n q m 为m 次多项式;如果b 是r 重根时,可设特解:r n n b )(n q m ,将其代入(8)中确定出系数即可。

2、差分方程的z 变换解法对差分方程两边关于n x 取Z 变换,利用n x 的Z 变换F (z )来表示出k n x +的Z 变换,然后通过解代数方程求出F (z ),并把F(z)在z=0的解析圆环域中展开成洛朗级数,其系数就是所要求的n x 例1 设差分方程1,0,0231012===++++x x x x x n n n ,求n x解:解法1:特征方程为0232=++λλ,有根:2,121-=-=λλ 故:n n n c c x )2()1(21-+-=为方程的解。

由条件1,010==x x 得:n n n x )2()1(---=解法2:设F (z )=Z(n x ),方程两边取变换可得:0)(2))((3)1.)((0102=+-+--z F x z F z zx x z F z 由条件1,010==x x 得23)(2++=z z zz F由F (z ) 在2>z 中解析,有∑∑∑∞=∞=-∞=--=---=+-+=+-+=000)21()1(2)1(1)1(211111)2111()(k k k k k k k kk kz z z zz z z z z F 所以,n n n x )2()1(---=3、二阶线性差分方程组 设=)(n z )(n y x n,)(dc ba A =,形成向量方程组 )()1(n Az n z =+ (12) 则 )1()1(z A n z n =+ (13) (13)即为(12)的解。

为了具体求出解(13),需要求出n A ,这可以用高等代数的方法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1)如果A 为正规矩阵,则A 必可相似于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就是A 的特征值,相似变换矩阵由A 的特征向量构成:)1()()1(,,111z p p n z p p A p p A n n n Λ=+∴Λ=Λ=---。

(2)将A 分解成ηξξη,,/,=A 为列 A A n n n .)(.......).(1//.//-===ηξηξηξηξηξ 从而,)1(.)()1()1(1/Az z A n z n n -==+ηξ(3) 或者将A 相似于约旦标准形的形式,通过讨论A 的特征值的性态,找出n A 的内在构造规律,进而分析解)(n z 的变化规律,获得它的基本性质。

4、关于差分方程稳定性的几个结果(1)k 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8)的解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对应的特征方程(10)所有的 特征根k i i ...2,1,=λ满足1<i λ (2)一阶非线性差分方程)(1n n x f x =+ (14) (14)的平衡点-x 由方程)(--=x f x 决定, 将)(n x f 在点-x 处展开为泰勒形式:)())(()(/---+-=x f x x x f x f n n (15)故有:1)(/<-x f 时,(14)的解-x 是稳定的,1)(/>-x f 时,方程(14)的平衡点-x 是不稳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