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逐渐发展壮大。
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几乎所有银行都竞相开展的业务。
然而从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来瞧,如今的商业分析方法依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这些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
本文从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促进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国际结算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多,所以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增加。
但就是由于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缓慢,同时与其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相对于而言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从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瞧,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结算业务的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就是随着开设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不断增加与客户量的增加不匹配,这就造成了银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同时就单纯的业务本身来瞧,国际结算业务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列问题。
无论就是在业务结构上,还就是人才结构与风险评估上,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正确认识国际结算业务中存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促进我国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促进银行的长足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
国际结算业务就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业务,也就是很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
在我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从各大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统计量来瞧,各个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人民币融资贸易业务快速增长。
但就是依然存在业务发展速度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不同步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就是银行在国际结算方面的主要业务,该业务的发展水平,就是衡量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由于国内外在贸易融资层面的风险控制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很多金融业务脱节的现象,使得某些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较难开展贸易融资业务。
三、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1、国内银行国际结算客户结构不合理。
国际结算业务客户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很多民营、合资企业快速发展,由于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甚至出现恶意逃债的行为。
由于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都涌向外资银行,国内银行面对的中低端客户逐渐增多。
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水平千差万别,信誉程度不能达到有效的保证,进一步影响了国际结算业务在中国的开展,使相应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2、国际结算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发展,这就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国际结算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有熟练运用外语与计算机。
当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需求。
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员工很多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单一的普遍问题。
同时银行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也造成了职工专业技能的不足。
而且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很多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在外资银行工作,这更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缺失。
3、银行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一些内部案件的发生,说明了我国银行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很严重的不足。
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上仍要做很大的努力。
同时,很多银行在处理国际结算业务时,不能严格执行一系列风险防范制度,甚至为了留住客户而提供不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建议
1、改善银行国际结算的客户结构。
首先,优化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结构,加强客户信息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吸引优质客户。
为了增加国际结算市场占有率,银行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确立明确的市场定位。
其次,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不同的结算服务。
在网络建设、政策制定上上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不断扩大新的客户群体。
最后,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到其她银行忽视的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找到长足的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促进贸易融资的良好发展。
贸易融资业务就是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组成
部分,贸易融资不仅可以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开拓新的市场。
例如,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相应的出现了国际保理与银行保函等一些列就是国际结算的新方法。
国内银行应充分发挥传统的优势,尽快找到新的刺激点,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在发展中也不应忽视风险控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良性发展。
3、提高国际结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结算工作效率,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第一,在选拔人才上,要选拔那些熟悉国际结算业务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制度,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在选拔人才时要进行必要的入职考试,从而对入职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合理的评估。
第二,定期组织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家票据法等专业性的内容。
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信用证人员办理开证业务时,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掌握信用证发放的宽松程度,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需求,还要考虑到银行的利益与信用。
第四,定期组织培训与考核,在英语、计算机应用方面要着重进行培训与考核,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制度。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第一,建设与完善风险控制制度,熟悉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环节,尤其就是在信用证发放与担保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风险环节组织检查评估,并实行严格的汇报制度,保证工作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保证国际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在国际结算业务进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监管,及时沟通,组织专人进行定期检查。
同时根据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发现检查尤其就是对风险较大的工作程序一定要做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尤其就是不能忽视国际惯例,以避免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在网上支付过程中,要严格监控。
避免出现电子化的风险,一旦发现网上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整改,必要时采取暂时关闭网上支付系统。
加强网络支付安全技术的研究,加快建立与完善安全认证系统,建立防御度高的防火墙,能防止黑客病毒的侵袭,保证银行的正常发展。
第四,在进行客户委托验收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客户的业务背景与真实信用度。
并根据客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做到完善的风险控制。
在进行出口业务时,应加强各部门与机构的协调,及时沟通,减少风险。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由于我国还处于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还不均衡,同时国际结算业务起步较晚,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际银行,这就造成在很大程度上,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存在一些列问题。
无论就是在业务结构上与人才培养上还就是在风险控制上,都需要银行的努力。
这就要求我国银行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要调整业务结构,完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在风险控制上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