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普钢企业竞争力分析-以宝钢股份股份公司为例【内容提要】本文从公司背景介绍出发,简要分析了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所处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再切入波特五力模型的理论介绍,并应用分析钢铁行业,最终提出宝钢股份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竞争力;五力模型;宝钢股份目录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3)(一)公司概况 (3)(二)经营分析 (3)1、公司2012年-2017年6月,财务报告简表如下: (3)2、公司2012年-2017年上半年的关键财务指标 (4)(三)行业概况 (5)二、公司竞争状态分析 (5)(一)行业地位 (5)(二)波特五力模型简介 (8)(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9)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9)2、购买者议价能力 (10)3、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 (10)4、钢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11)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11)三、提升公司竞争力的对策 (12)(一)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壮大公司竞争力 (12)(二)优化供应链系统,降低运营成本 (12)(三)开拓其他区域市场 (13)一、公司背景及简介(一)公司概况宝山钢铁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钢铁联合制造企业,是中国钢铁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于2000年2月,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设立,并于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019)。
2017年2月公司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换股吸收合并。
公司目前拥有上海宝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武汉青山等四个钢铁生产基地。
截止目前,公司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丰富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宝钢股份的粗钢、汽车板产量位居全球第三、取向电工钢产量排名第一。
截至2018年3月12日,公司的股本结构如下表:(二)经营分析公司向下游客户提供钢铁制造、加工、服务一条龙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冷轧碳钢板卷、热轧碳钢板卷、钢管、长材、宽厚板、不锈钢、特殊钢,主营业务突出,市场占有率高,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857.10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母净利润89.6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倍。
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5.1亿元,同比增长58.2%,主要系公司湛江项目投产,产生收益,以及钢价回升,市场回暖,公司抓住机遇提升了产品层次,进行成本改革,缩减了支出。
另外,宝武合并产生的协同效应亦对利润的增长产生了积极效果。
1、公司2012年-2017年6月,财务报告简表如下:从公司利润表来看,由于行业“去产能”背景,公司营业收入从2012年至2015年均呈现下滑趋势,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到位,公司在2016年营业收入实现增长,2017年三季报甚至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43%,净利润同比增长64.91%。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2017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同比增长了33.88%,主要系与武钢股份进行合并,增加了资产规模。
从历史发展来看,公司的资产规模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2017年9月30日资产规模相对2012年末增长超过60%。
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每年都为正值,但是自2013年来,均为下降。
公司每年的投资活动净流量基本为负,主要是公司配合行业整合需要付出大量投资额。
在筹资活动方面,未配合行业重组,公司加大了从资本市场筹资力度,因此近两年筹资活动净流量为正数。
总体而言,公司作为钢铁行业龙头企业,现金流维持良好,每年都保持大量的现金余额。
2、公司2012年-2017年上半年的关键财务指标(三)行业概况1、钢铁行业的特征我国当前钢铁行业处于总体利润空间较小的状态。
自2008年“四万亿”政策的刺激下,钢铁、煤炭等行业经历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无序化竞争突出,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狭小,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例如武钢股份在2016年亏损逾60亿,成为钢铁行业名副其实的“亏损王”。
当前钢铁行业市场增长率较低。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之后我国钢铁下游需求趋于饱和,导致钢铁行业增长乏力。
钢铁行业内产能过程,同行业并购重组频繁。
近几年,政府重视钢铁企业并购重组,2017年2月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实现合并,作为范本被重复提及。
尽管钢企合并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在重组过程中面临多重困难,但是国家对行业内企业重组,提高行业内集中度充满信心和决心,政府支持未来钢铁行业组建5-6家超大型钢企。
2、行业生命周期鉴于当前钢铁行业市场增长率低,行业内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弱,钢铁企业正开展并购重组消化过剩产能,我国普钢行业处于衰退期。
二、公司竞争状态分析(一)行业地位下表列式了普钢行业A股上市公司重要信息,从2016年、2017年三季报列式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来看,宝钢股份均遥遥领先同行业其他公司,营业收入甚至是比排名第二的河北钢铁高出2.48倍,是行业平均的5.5倍。
单位:亿元从2017年12月31日市值表现来看,宝钢股份的市值亦遥遥领先,是排名第二宝钢股份的2倍,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
单位:亿元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来看,相对于南钢股份、鞍钢股份、首钢股份、宝钢股份、柳钢股份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远超于行业平均水平,以此可以说明公司在钢铁生产行业具有优异的盈利能力。
单位:%从产能来看,宝武合并后的宝钢股份粗钢产能超过6000万吨,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综上,笔者认为,宝钢股份是普钢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二)波特五力模型简介波特五力模型是用于行业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的工具,是哈佛大学Michael E. Porter创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行业的盈利水平受五大竞争力量的博弈影响,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目前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下面做具体分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第一,供方的集中度,如果供方企业足够多,买方可以选择任意一家均可取得想要的产品,则供方的议价能力就会弱;第二,供方的产品的可替代性,如果供方的产品极具特点,无法替代,则供方的议价能力强;第三,供方存在前向一体化趋势,则议价能力强。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第一,购买者的集中度,如果购买者数量大,则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弱;第二,购买方所需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则购买的议价能力强;第三,购买者存在后向一体化,则议价能力强。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第一,行业进入门槛的高低,如果行业进入门槛低,则新进入者容易进入市场并与现有企业分割现有市场,使现有行业企业陷入激烈竞争局面,从而影响现有企业的盈利水平;第二,行业内的现有企业的报复行为会给潜在进入者造成压力,从而影响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决心。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第一,替代品的出现会让现有产品降低售价,影响现有企业的经营利润;第二,如果消费者对替代品的需求并不大或者转换成本过高,则替代品对现有产品的影响弱。
现有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如果行业内竞争加剧,则有可能陷入价格竞争,进而造成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情况;波特五力模型是一套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工具,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局限性。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局限性:第一,公司在制定竞争战略时需要对全行业信息进行彻底掌握,但在实践中难以做到。
第二,波特五力模型假设了同行业中的公司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实践中同行业公司合作共赢的关系普遍存在第三,波特的五力模型假设行业规模是固定的,但是实践中市场规模是行业内公司通过创新不断扩大的。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煤炭和电力等。
关于铁矿石行业对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根据铁矿石行业的产能来看,2005年至2016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累计产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有序推进,下游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被不断消化,预期未来铁矿石产量还会继续下降。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国内铁矿石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据统计,2016年前四大铁矿石开采企业的产能(CR4)累计16412.04万吨,占全行业产能的12.81%,前八大铁矿石开采企业的产能(CR8)累计25395.03万吨,占全行业产能的19.83%。
从铁矿石企业的数量来看,2015年铁矿石企业一共30家,其中国营性质的矿企有22家,而2016年铁矿石企业有27家,其中21家为国营性质。
因此,从产能来看,目前铁矿石企业的产能较为分散,但随着铁矿石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未来铁矿石行业将会形成若干家超大型的矿企,行业集中度会有所上升。
从铁矿石的定价机制来看,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但是铁矿石的定价不管是之前的长些定价机制还是现在的指数定价机制,都一直受制于国外,定价权被国外供应寡头牢牢控制,但是未来随着国内铁矿石企业的重整,将来会形成巨型铁矿石企业与国外寡头抗衡,将使国内对铁矿石的定价权产生影响。
鉴于当下国内铁矿石行业集中度较低,提供的是标准产品,定价参照国际价格,因此,铁矿行业对下游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不高。
关于煤炭行业对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在定价机制方面,为了维持煤炭供应和上下游协调发展,煤炭的定价受到发改委指导,煤炭行业各公司在定价方面的自主力不强。
在行业集中度方面,为响应供给侧改革,煤炭行业的并购重组也在有序推进,以解决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但是目前煤炭行业依然很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
关于电力行业对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在定价机制方面,国内电力定价受到政府指导,电力行业对电价的制定不具有主导权,未形成市场化定价。
在行业集中度方面,国内电力供应主要受国家电网等几家大型央企垄断,市场集中度高。
综上,铁矿石行业的定价机制受国外约束,煤炭、电力等上游行业的定价机制行政色彩较浓,都未实现市场化,对下游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并不高。
2、购买者议价能力钢铁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机械、船舶制造、轻工等各方面,其中房地产、基础设施对钢铁的需求量最大,合计占比52%。
关于房地产行业对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从房地产行业对钢铁的需求来看,2016年9月份后,各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使高涨的楼市有所降温,从而使房地产开发投资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相应的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相对会有所下滑。
从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也正在经历洗牌,强者恒强,资源在往大型房企集中,未来将可能提高对上游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
关于基建行业对钢铁行业的议价能力: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基建投资额达到12.44万亿元,同比上涨15.88%。
基建行业是钢铁的消费大户,未来中国基建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速,另外,基建行业的表现正好填补了受房地产调控引发的房地产投资下滑的产生的缺口。
随着中央政府推行供给侧改革,大力消化钢铁等过剩行业过剩产能,在2016-2017年取得显著去产能效果,钢铁行业对下游基建、房地产、轻工等行业的供给量下降,2017年钢铁价格回升,在未来钢铁市场价格将维持回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