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整数计算第一部分:知识介绍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1.加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添括号的规则3.乘除法:1) 乘法交换率、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反过程是提取公因数)、积不变性质2) 商不变性质3) 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添括号的规则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1、 分组凑整法2、加补凑整法3、位值原理法4、“基准数”法三、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1、 乘法凑整:2510⨯=,425100⨯=,81251000⨯=,711131001⨯⨯=2、乘法其他速算方法:(详细例子见附录)20以内的两位数相乘、首同尾非十的两位数相乘、首同尾十的两位数相乘、首十尾同的两位数相乘、任意多位数数x 11、任意两位数x 任意两位数。
3、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 b c a c b ÷÷=÷÷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a b c d a c b d a d b c ⨯÷⨯=÷⨯÷=÷⨯÷四、计算的应用1、定义新运算: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是在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大家都习惯四则运算,定义新运算就打破了运算规则,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定做题.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常见的如△、◎、※等等,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式子代入数值,把定义的新运算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四则运算。
2、平均数计算: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解平均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总数量及对应的总份数。
第二部分:例题精讲【例 1】 巧算: 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7654321+--++--++-⋅⋅⋅--++--+=【考点】分组凑整【解析】观察数字和符号的规律得,从第二个数开始每四个数分为一组,每组结果都为0,一直到最后四个数刚好是最后一组。
所以结果为2005.【答案】2005【例 2】 (上外面试题汇编)巧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考点】基准数【解析】观察括号里的6个数,每个数都很接近4940,可全看成4940,多的减掉,少的补上,得(49406232113)6(494066)64941⨯++--++÷=⨯+÷=【答案】4941【例 3】 巧算:(123456234561345612456123561234612345)111111+++++÷=【考点】位值原理【解析】观察括号里的6个数,从每个数位上看都有1~6,由位值原理得(123456)11111111111121+++++⨯÷=【答案】21【例 4】 巧算:45691117366685⨯⨯⨯⨯⨯÷⨯⨯()()=【考点】分组配对【解析】观察除法前后两个括号里的数,发现第一个括号里两两配对之后与第二个括号相同,即(49)(611)(517)366685⨯⨯⨯⨯⨯=⨯⨯,所以最后相除后等于1。
【答案】1【例 5】 (上外面试题汇编)巧算:1999+999×999=【考点】拆数,提取公因数【解析】观察所给数的特点后采用提取公因数进而凑整的方法,得++⨯=+⨯+=⨯=10009999999991000999(9991)100010001000000【答案】1000000【例 6】计算:11192199319994+++所得和数的数字之和是多少?【考点】加补凑整【解析】观察后三位数,可分别补上8,7,6使得凑成整百整千整万的数+++=++-=-=1119219931999420020002000010222001122189最终所得数的数字和是22【答案】22【例 7】(上外面试题汇编)请用简便方法计算: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考点】拆数,提取公因数【解析】前两个不是重码数需要拆数变形,再提取公因数得⨯--⨯=-=19981999(199919991)1998199819991999199919991998199910000【答案】10000【例 8】(上外面试题汇编)72×108+108×46-(118×142-118×134)=【考点】提取公因数+⨯--⨯=⨯-=【解析】观察可直接提取公因数得(7246)108(142134)118118(1088)11800【答案】11800【例 9】(2010年上外面试题)若a△b=(a+b)/(b-a),请计算1△2+2△3+3△4+4△5+5△6+6△7= 【考点】定义新运算+++++=【解析】新运算符号表示两数和除以两数差,得3579111348【答案】48【例 10】(2013年上外面试题)现在定义一种符号△,并满足a△b(a>b)是a除以b的余数。
已知a△4=a△6,那么a的最小值是()【考点】定义新运算,同余,最小公倍数【解析】由新运算符号及所给条件知a应该大于6并且除以4和6同余,那么当a取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时,是满足条件的最小值,除以4和6后都余零。
【答案】12【例 11】某小组有10人,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7、91、94、88、93、91、89、87、92、86,求这个组的平均成绩?【考点】平均数,基准数【解析】10个成绩都接近90,可采用基准数算法,总分是9020314231132490202⨯-++-++--+-=⨯-那么平均成绩=(90202)20900.189.9⨯-÷=-=分【答案】89.9【例 12】 (2012年上外面试题)某学生算六个数的平均数,最后一步应除以6,但是他将“÷”错写成“×”,于是得错误分析1800,那么,正确分析是__________。
【考点】平均数的概念,还原逆推【解析】6个数的和是300,由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求得平均数就是50【答案】50第三部分:课堂检测【检测 1】计算:(1+3+5+…+1989)-(2+4+6+8+1988)=( )。
【考点】分组计算【解析】观察两个括号中数的特点,对应两两相减得1,共得995个1.【答案】995【检测 2】计算:343535353434⨯-⨯.【考点】重码数,提取公因数【解析】观察,把数分拆后提取公因数,得(351)35353534343510135350-⨯-⨯=⨯-=或者直接利用重码数前一项可变换为3435101353434⨯⨯=⨯前后两项相同,做差为0.【答案】0【检测 3】389+387+383+385+384+386+388=( )。
【考点】基准数【解析】选基准数380,得380797354682660422702⨯+++++++=+=【答案】2702【检测 4】(上外面试题汇编)计算:1÷50+2÷50+……+99÷50=( )。
【考点】除法的性质【解析】直接计算(1299)501009950198+++÷=⨯÷=L【答案】198【检测 5】200920082008200820092009⨯-⨯=_______【考点】重码数【解析】观察后直接利用重码数的特点,200920081000120082009100010⨯⨯-⨯⨯=【答案】0【检测 6】定义新运算为a △b =(a +1)÷b ,求6△(3△4)的值。
【考点】新运算,多重运算【解析】两重运算,先按照新运算计算括号3△4 =1,再算6△1=7【答案】7【检测 7】规定新运算※:a ※b =3a -2b .若x ※(4※1)=7,则x = .【考点】新运算,多重运算【解析】两重运算,先算括号4※1=10,再由结果逆推,x ※10=7,得x=9【答案】9【检测 8】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725⊗=,求73?⊗=【考点】新运算,找规律【解析】观察数的规律,第一个数的2倍加上第二个数得到结果,所以7372317⊗=⨯+=【答案】17【检测 9】(上外面试题汇编)7个数的平均数是29 ,把7个数排成一列,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5个数的平均数为38,则第三个数是( )?【考点】平均数【解析】前3个数的和是25375⨯=,后5个数的和是385190⨯=,7个数的总和是297203⨯=。
则第3个数是7519020362+-=。
【答案】62【检测 10】(上外面试题汇编)某同学在4次数学测试中,取得的平均分数是84分,他要使平均分上升到86分,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 )分?(按整分计算)【考点】平均数,移多补少【解析】前4次测试平均分要提高2分到86分,需要下次考试的分数比86分至少高248⨯=分,这样才能把多出来的8分补给前4次各2分。
【答案】94第四部分:家庭作业【作业1】 计算:333333333333 ⨯【考点】多位数的巧算【解析】多位数的计算可利用999999,再凑整,可巧算得111111999999111111000000111111111110888889⨯=-=【答案】111110888889【作业2】 计算: 345345788690105606⨯+⨯【考点】提取公因数【解析】观察有重码数345345,并且690与345有2倍关系,变形为3451001788345211212345(788788211212)345000000⨯⨯+⨯=⨯+=【答案】345000000【作业3】 计算:64444222233335555⨯⨯+⨯的得数中有 个数字是奇数。
【考点】提取公因数【解析】多位数计算,提取公因数,再利用9999凑整,11111111(4815)11111111637777999977762223⨯⨯+=⨯⨯=⨯=,所以有4个奇数。
【答案】4【作业4】 求777777777777777777777+++++的和的十位数字是___________.【考点】位值原理【解析】个位加起来42,十位加起来是35,最终十位数字是9【答案】9【作业5】 如果a △b 表示(2)a b -⨯,例如3△4(32)44=-⨯=,那么,当a △5=30时, a = .【考点】定义新运算【解析】由结果逆推得a=8【答案】8【作业6】 (上外面试题汇编)如果a △b 表示(a -2)×b ,例如:3△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