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4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 .公转的基本特征
(1) 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⑵方向
宀—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 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⑶周期 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

从在公转 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 26'。

(2)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1 .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把握“四个一致”
(1) 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

(2) 地轴指向要一致。

(3) 近远日点与直射半球一致。

(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 )
(4)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对应要一致。

冬至日靠近近日点,夏至日靠近远日点。

2.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工月初'
公转速度慢远 太阳苴射北半球点 北半球夏
季丿
「1月初 晋J 公转速度快
点1太阳宜射南半球 匕匕半球冬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 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1)黄赤交角的概念: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⑵ 大小:如图所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23° 26'。

3.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⑴弓I 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弓I 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显至H
日前后)
................ 总 ............................
/
\秋分H 0 M 23 H 前后)

盘班 春分日(工月21日前后}
、、
/Z
------------------------------------- 讣 ------- 23°
2[i r S ⑵ 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五带的范围一轴:地轴。

二面:黄道面和赤道面。

三角:地轴与 赤道面夹
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23° 26 ';
南北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66° 34'。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 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
(1)〜(2)题。

冬至日(12^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
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
图I
(1)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
A.
甲 B .乙 C .丙
(2)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答案】⑴D (2)D
【精细解读】若以地球为参照系.贝协阳在黄道上的位蛊及其运动万向与以衣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 位羞及其运动方向相瓦所以團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

第⑴题,B 月初,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廈至何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眈日处,故应为丁。

第⑵题,團中显示」甲、乙两点 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宫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 度也不同,所以热f 两项错误.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 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 项错误,D 项正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月8日左
右。

据此完成下题。

1•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
A. 15° B . 105°
C . 195°
D . 285°
【解析】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360 ° )需要 12个月,则一个月运行 30°,半个月运行 15°。

春分日(3月 21日)距寒露日(10月8日)约6个半月,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30°X 6+ 15°= 195°。

【答案】C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一分点和一至点。

读图,回答
2〜3题。

m 土 J#.
夏至点 丙* T
大亦in
T *乙
秋分点
KI2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2 .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B. 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 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 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3 •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
A.等于23.5 ° B .小于23.5 ° C .大于23.5 ° D .等于46.5 °
【答案】2.B 3.A
【解析】第£题‘由團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羞时北极圈及其以內为扱夜』为北半球的冬至j根IS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可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第3题,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姑•时°
每道试题20分,总计100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A.甲一乙段
B.乙一丙段 C .丙一丁段D .丁一甲段
2 .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向南移动
3 .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 .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 D .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
【答案】1.D 2.C 3.D
【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时在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故丁一甲段用时最少,乙一
丙段用时最多。

第2题,地球图示位置位于1月初以后,春分日前,则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第3题,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我国处于春分后的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

“秋高气
爽”天气位于秋季;南极考察最佳季节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是在秋季。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
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

读图,完成4-5题。

纬线社
黄道平面与地球
球面的交接线\
纬线b
4. 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A. 30° E B . 159 ° W C . 21 ° E D .无法确定
5. 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 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

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
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A. 10.5 ° S B . 15 ° S C . 19.5 ° S D . 24° S
【答案】4.C 5.B
【解析】4■太阳直射点到达(D点时,即①点地方时为12时,比120c 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晩巴小时36 分钟,经度相差,所咲①点所在经度应该在1如° E叹西,即2广E,
5■太阳直射点两次出现在同一纬度的时间相对于二至日具有对称性,据此可知,5月1日距离夏至日的时间间隔与11月1日距离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当,则口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嘉南回归线的度应与5月1 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当,故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灯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