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必须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方可经营,卫生许可证应悬挂在醒
目位置。
二、建立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完善卫
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三、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从业人员必
须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健康体检,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认真落实公共用品的换洗消毒保洁工作。
公用物品的清洗消
毒应设有专间,并专间专用。
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消毒好的公用物品要放置保洁橱保洁。
消毒台帐齐全。
五、工作人员应穿就整洁的工作服,并保持个人卫生
六、进行经常性的卫生检查。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并做好记录。
七、做好经营场所内外环境卫生,无乱堆乱放,地面无烟蒂、痰
迹和垃圾。
八、有完善的除四害措施。
九、场内禁止吸烟并有明显禁烟标识。
公共用具换洗消毒制度
一、宾馆、旅店床上用品坚持客来换“三件”(三件指枕巾、床
单、被套),严格做到一客一换洗,长住旅客至少每周换洗一次。
二、茶具洗消:严格做到在专用(兼用)的洗消间清洗,按“一
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原则进行操作,保证消毒质量。
三、脸盆、脚盆、拖鞋在专用的洗消池内分类清洗消毒。
四、公共浴室的毛巾、浴衣裤,每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对修脚
工具、浴盆等公共用具做到一客一换洗、消毒。
五、理发美容业的毛巾、理发、美容工具做到一客一消毒;对头
皮廯皮肤病患者使用专用理发工具,用后严格消毒。
“五病”调离制度
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
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
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
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
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
情状况;
五、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
况;
六、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
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
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五病”调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