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取向案例报告模板
身份信息、治疗信息、问题呈现、主诉目标、促发事件、问题历史、先前治疗经历、家庭信息、重大经历、个案概念化、治疗过程、移情/反移情、会谈记录、自我反思
1.身份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婚恋状态、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种族、生活状态、居住状态、初始和大体的外貌、举止、感官印象。
求助方式和求助原因(可与治疗信息合并)。
2.治疗信息:求助方式、转介过程、最初联系、求助原因(简略)、治疗设置,包括场所、频率、时长、费用、方式、总次数、是否在接受其他疗法、是否接受督导。
3.问题呈现:当下和近期的客观和主观上的症状和主诉,及其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视角可包括:来访者、家属、转介人、医疗记录。
其他来源的明确精神科诊断、躯体医疗问题。
4.主诉目标:来访者在治疗初始访谈阶段明确提出的目标。
5.促发事件:从时间顺序上和理论框架上有可能触发本次问题和症状的事件。
可以包括当下所面临的的诸多方面持续的压力情境,包括家庭、职业、法律、经济、学业、健康等(可归于问题历史也可作为问题背景)
6.问题历史:当下的问题和症状在以往的最初呈现和随后的演变,和每一次发作。
也可以包括当下的压力应激因素及其在历史上的呈现和发展。
其他可能相关的精神心理问题的历史。
与当下问题和症状相似的精神科治疗历史。
7.先前治疗经历:以往接受心理治疗的经历和治疗信息,尤其是治疗关系的体验、看法和治疗效果。
跟精神科医生和其他临床工作者的接触体验。
8.家庭信息:当下的重要人际关系,尤其是共同居住的亲属和直系亲属,当下的居住环境。
原生家庭中跟父母、养育者和同伴的关系体验。
对于所涉及人物的身份信息和性格特征的描述、与他们的关系体验,人物之间的关系。
9.重大经历:成长和发展历史、重要经历,尤其是涉及原生家庭但未归于家庭信息的早年经历。
可包括学业、职业的发展史。
创伤性事件。
10.个案概念化: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性诊断和评估、防御机制、预后、治疗方案、治疗目标、力量品质、弱点、支持保护系统、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危险评估。
个案概念化可能涉及的理论知识。
11.治疗过程:截止到报告完成日期的先前治疗工作的描述和总结,包括阶段性工作的焦点、困境、干预、响应(尤其是新的领悟和行为还有症状的变化)、治疗关系、转折点、反思、事后理解、来访者的生活发展、活化。
(不易过长,需
要经过筛选和总结,需要有详有略,要适量引用来访者的语言和真实对话。
)
12.移情和反移情:各种类型的移情反移情、阻抗、防御。
可以加入对于移情、反移情的理解、处理与应用。
可以加入对于治疗联盟的评估和证据、对于联盟裂痕的识别和处理。
13.会谈记录:逐字稿、感受、想法、动作、表情。
分析性会谈过程。
录音、录像、全文记录、重点记录、三栏表、当晚整理、周末整理。
14.自我反思:通过案例获得的新的知识、经验、自我理解。
对于治疗过程的反思、觉察,尤其是可能的忽略、错误、困惑。
对于其他临床工作者的建议,进一步治疗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