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精品PPT课件

八年级(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精品PPT课件

3.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 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等。
4.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的主要山脉(教材20页)
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1.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出现,清 朝的省、县的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影响。
2、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 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 割的神圣领土。
3、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内流河)
4、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流量、 含沙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等。 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材43页):夏季:河流水量大、 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无结冰期;(原因是夏季降水量大、气温 高)(注意以北的河流情况有些不同)
4、我国的临海: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 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的 内海。
5、我国的邻国: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邻国6个。
我国领土四至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 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 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 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时空分布不均。
1)、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地区 差异大) 2)、时间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节,冬春较少。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 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我国的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 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 润区。
3、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4、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 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 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 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 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3、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1.3 中国的人口
1.数量世界第一,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东西人口 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青 少年比重高。
3、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 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 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 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 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6、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黄淮 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 著名的“鱼米之乡”。
4、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东多西少(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 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 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 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 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 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7、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 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 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 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42页)
2、主要外流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 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地理
复习课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 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 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 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1.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 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 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 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 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 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 汉族居住。
2.2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 温差不大,南北普遍高温。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 标。我国从北→南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温度带:寒温带、中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 区。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注意: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 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
5、我国的气候的主要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6、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 标准划分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