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料检验实施细则
一、评定依据: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三、材料分类及要求
1、类型:(1)产品按组份分为单组分(S、)多组分(M)两种;
(2)每类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I型和II型;
2、一般要求:本标准包括的产品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应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规定。
四、技术要求
1、外观:产品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
2、物理性能: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项目I II
1 拉伸强度/ Mpa ≥ 1.9 2.45
2 断裂伸长率/%≥550 450
3 撕裂强度/N/mm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40℃
5 不透水性0.3 Mpa 30min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80
7 表干时间/h ≤12
8 实干时间/h 24
表2多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项目I II
1 拉伸强度/ Mpa ≥ 1.9 2.45
2 断裂伸长率/%≥450 450
3 撕裂强度/N/mm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35
5 不透水性0.3 Mpa 30min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92
7 表干时间/h ≤8
8 实干时间/h 24
五、标准试验条件、试样的制备、数量及形状
1、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3±2℃范围内,相对湿度60±15%。
2、在试验制备前,试验样品及使用试验器具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 h;试件形状及数量见表3
表3试件形状及数量
项目试件形状数量/个拉伸性能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型I型行 5
撕裂强度符合GB/T529-1999中的五割口直角型 5
低温弯折性100mm×25mm 3
不透水性150mm×150mm 3
六、取样方法
1、取样:以一同类型、同规格15t为一批,不足15t亦作一批(多组分产品按组分配套组批);
2、在每批产品中按GB/T3186规定取样,总共取3kg样品(多组分产品按配比取),将取好的试样放入不与涂料发生反应的干燥密闭容器中密封好。
七、试验器具
1、拉力机:测量值在量程的15%~85%之间,示值精度不低于1%,伸长范围500mm。
2、厚度计:接触面直径6mm,单位面积压力为0.02Mpa,分度值0.01 mm。
3、定神保持器:能使试件标线间距拉伸100%以上。
4、不透水仪:测量范围0~0.4 Mpa,精度测试2.5级,内径92 mm。
5、恒温箱:0~300℃,精度土2℃。
6、低温箱:制冷范围0~-40℃,控温精度±2℃。
7、半导体温度计:量程30~-40℃,精度为±5℃。
8、冲片机及符合GB/T528要求的哑铃I型、符合GB/T529-1999中5.1.2要求的
直角撕裂裁刀。
9、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10、培养器:直径75 mm~80 mm,边高8 mm~10 mm;
11、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12、天平:感量0.001g;
13、坩埚钳;
14、玻璃棒:长约100 mm;
八、试样的检验项目及步骤
1、固体含量:A法
(1)将洁净的培养器放在干燥器箱内于(105±5)℃下干燥30 min,取出放入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2)将样品搅拌后称取2 g的试样(足以保证最后试样的干枯量)放于以称量的培养器中,使试样均匀的流布于培养器的底部;
(3)放入干燥箱内,按表4规定的温度干燥1 h后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涂料种类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水性沥青基干燥温度,℃120±2 105±2 105±2 (4)在将培养器放入干燥箱内,干燥30 min后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5)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g)。
2、B法按GB/T6751的试验方法进行。
3、外观:将涂料试样搅拌均匀后目测检查;
4、拉伸性能及延伸性的测定
(1)在试件制备前,所取样品及所用仪器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所取样品重量应保证固化后涂模厚度为(1.5±0.2)mm;
(2)将静止后的样品搅匀,不加稀释剂;
(3)如果样品为多组分涂料,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 min,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倒入模框中;
(4)模框不应有翘曲、表面平滑,为方便于脱模涂盖前可用脱模剂处理;
(5)样品按产品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盖,最多三次,每次间隔不超过24 h,最后一次将试样表面刮平;
(6)放在标准23±2℃范围内,相对湿度60±15%的条件下养护96 h,然后脱模,
脱模后翻过来继续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72 h;
(7)将养护好的试件用哑铃型I型试件裁取试件6片,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 h,然后用直尺在试件上画好两条标距25 mm的平行标线;
(8)用厚度计测出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试样厚度;
(9)将试样装入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夹具间标距为70 mm,以500土50mm/min (聚氨酯类)的拉伸速度;
(10)接通电源,启动拉力试验机,观察并记录拉力试验机运行状态;
(11)待拉力试验机运转正常后进行调零,不得歪扭,将裁好的试样的5个试件分别放入夹具内,拧紧上下夹具,开动拉力机;
(12)拉伸试验以500土50mm/min 速度继续拉伸至试样完全断裂;
(13)值即为试件的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分别记录纵横向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
(14)记录试验结果及延伸率后进行计算,取纵横向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15)擦拭机器,关闭电源或继续试验。
5、不透水性
(1)观察调整环境温度并记录;
(2)水箱充水:打开水箱盖,将洁净水注满水箱;
(3)放松夹脚:启动油浆,在油压的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4)水缸充水:打开水缸排气孔,先将水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关闭水缸排气孔;
(5)试座充水:当水缸充满水后,打开试座进水阀,由水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座充满水并以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
(6)水缸二次充水:由于水缸容积有限,当完成试座充水后,水缸内储存水已接近断绝,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第一次充水过程相同,待设备运行一切正常后,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7)将裁取的3个不透水性试样依次放在不透水仪试座上,在底面层上沿密封圈一圈涂上热沥青或胶固定,带冷却1h后,试件盖上金属盖后通过夹脚将试件压紧在试座上,如产生压力影响结果,可向水箱泻水达到减压目的;
(8)接通工作电源、设定水压力为0.3 Mpa、(按GB/T328)进行,按好进气阀、打开开关进行升压至设定压力;
(9)保持30 min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并记录开始渗水时间,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时间内出现1个或2个试件渗水时,必须立即关闭控制相应试座的进水阀,以保证其余试件继续测试;
(10)当测试达到规定时间即可关闭电源,泻压后打开放水阀,将水放掉;
(11)关闭电源,记录试验结果,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6、低温柔性
(1)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后弯曲180度,使25 mm宽的试样边缘重合、齐平,并用定位夹或10 mm宽的胶布固定,以保证在试验中不发生错位;
(2)将弯折仪的两平板间距调到片材厚度的三倍;
(3)将弯折仪上平板打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放在底板上,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距转轴25 mm,将放有试样的弯折仪放入低温箱内;
(4)在标准规定温度下保持2h之后打开冰箱,1s迅速压下上平板,达到间距位置,保持1s后将试样取出;
(5)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放大镜观察试验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
纹;
(6)用8倍放大镜观察试样表面,两个试样均无裂纹为合格;
(7)关闭电源,清擦设备,打扫卫生。
7、干燥时间的测定
(1)表干时间:在23±2℃的标准条件下将试样搅拌均匀后涂刷于铝板上制备涂模,涂模用量为0.5kg/m2,不允许有空白,记录涂刷结束时间;
(2)实干时间:涂模用量为0.5kg/m2,用单面保险刀片切割涂模,若底层及模内均无粘着现象,为实干时间,记录涂模达到实干所用时间,即为实干时间。
九、检验结果评定
1、外观:抽取的样品外观质量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2、物理性能:
(1)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固体含量以其算数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2)不透水性、低温弯折性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3)表干时间、实干时间达到标准规定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4)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
(5)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
(6)若仅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抽同样数量的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