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及与标准条款对照表1.公司简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有限公司的全资企业。
*****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身,主要产品是绿色能源日用产品,如多功能手电筒等等,产品主要用于应急照明,手机充电,汽车发动等,无需交流充电可以手摇发电或者太阳能充电,产品普遍带有AM/FM收音或指南针功能。
*****有限公司产品的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居家、酒店应急用途:停电、地震、水灾等缺电时,提供可靠的照明;✓充电:不用带备充电变压器,额外电池等,可直接给手机、电脑、MP3、MP4、数字相机等应急充电;✓户外、旅行用途:露营、探险、攀山等户外活动时照明,用指南针指示方向,收听收音机等;✓车内必备:晚上抛锚时,提供照明;汽车不能正常点火时,通过发电储能充电发动汽车;✓礼品:可以作为精美、实用的礼品销售或赠送。
*****有限公司配备有专业的研发队伍,拥有高效率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以确保公司产品紧跟市场需求,满足客户需要。
*****有限公司同时拥有规模生产能力,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产品多元化、品质专业化是我司追求的目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得天地人和,佳业成矣”。
*****有限公司将秉承“顾客至上,以质取胜”的经营原则与新老客户携手共进,实现共赢。
*****有限公司的地址是:电话:传真:网址:电邮:2.手册适用范围产品范围是:HAND CRANK FLASHLIGHT/手摇手电筒、HAND CRANK FLASHLIGHT WITH RADIO AND CELL PHONE CHARGER/带收音机和手机充电功能的手摇手电筒的设计、生产销售。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地址范围是:3.手册控制编制、审批:质量手册由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共同起草编制和评审,董事长批准后方可正式颁布执行。
新发行质量手册, 给予一个最初版本号“0”,之后如有修订则版本依次递增。
发行规定:手册发放分“受控”与“非受控”两种情况,受控手册需在手册面页加盖红色受控章,按管理者代表的指示发放至公司内各个部门。
公司文控室文员负责质量手册的登记、保管、发放和回收。
非受控手册发到非指导工作和生产的部门或人员,如客户、认证机构、咨询机构等,此类文件不盖章,非受控类手册不必追踪更改和回收,仅供参考。
发放受控手册时,需在《文件总表》(参见《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上记录。
修改程序:公司每个员工都有权根据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对手册的修改意见。
公司各部门亦可以针对质量体系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手册的修改意见。
当质量手册需要修改时,相关人员提出后,管理者代表确认,董事长同意后实施修改。
复印:《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统一控制,各部门不得自行复制,若需要多份手册时,由公司文控室文员负责复印、登记、盖章后发放。
作废:发放新文件时,应收回旧文件,作为资料保留的旧文件需盖作废章,其余可销毁。
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充分考虑市场与用户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按ISO9001:2008的要求及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条例和规定,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
4.2文件要求4.2.1总则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层: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此文件详述本公司如何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其适用范围、相关的支持性运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
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此层文件是支持质量手册关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
第三层文件:工作指引及其它的质量体系文件此层文件包括详细描述有关个别操作的指引文件及其它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文件,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规格、标准、法规等。
第四层文件:质量记录有关质量活动的质量记录会被保存,用以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正在运行中以及帮助质量体系的分析改善工作。
4.2.2质量手册公司制定本质量手册,包括引用以下文件●《销售和测量顾客满意度程序》《采购及外发控制程序》●《仓库管理程序》●《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人力资源程序》●《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设备管理程序》●《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程序》4.2.3文件控制公司制定《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4.2.4记录控制公司制定《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公司董事长通过以下方法,承诺在公司内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加以改进:●教导员工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导员工把顾客的需要放在首位●制定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进行管理评审●提供所需要的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制定《销售和测量顾客满意度程序》,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5.3质量方针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追求完美,创造共赢。
”5.4策划5.4.1质量目标根据质量方针的精神,公司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动态的、是持续提升的。
具体参见另行制定的公司和各部门质量目标。
为促成质量目标的达成,目标制定后应该挂在公司显眼的地方。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公司以本手册为大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
当有新产品、新合同超出本手册范围时,由管理者代表制定质量计划,以作为本手册的补充。
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权限公司的组织架构如下图示:注:斜体字的部门不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职责分配如下:董事长职责1.制定公司的方针政策(即发展方向);2.制定公司的目标和行动策略;3.调配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已达成公司的目标;4.考评部门负责人和直辖人员的工作业绩;5.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总经理职责1.整体负责公司各部门的日常运作;2.协调各部门的运作以确保公司的目标如期达成;3.持续提升公司各部门运作的有效性;4.考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绩效;5.向董事长汇报各部门运作的成效。
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另见各部门的职责说明。
5.5.2管理者代表公司委任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建交质量管理体系和保持有效运作。
管理者代表职责1.确保本公司员工了解、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促进内部人员对满足客户要求的意识;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3.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4.向董事长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的成效;5.与外间机构联络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事宜。
5.5.3内部沟通本公司强调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表现作内部沟通,透过内部沟通向员工灌输实现质量目标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对质量的影响。
沟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告示板、内部传阅文件、沟通会议等等。
5.6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两次评审的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由董事长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必要时董事长可随时安排进行非定期评审。
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5.6.1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改进的建议。
5.6.2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
评审方法:●评审时,各部门出示相关资料,在最高管理者主持下进行评审。
●品管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至各部门。
若有改进、预防项目,由管理代表向责任部门发出《纠正预防及改进措施报告》。
●《纠正预防及改进措施报告》涉及的部门,要认真落实改进措施,措施完成后由管理代表检查验证实施结果。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须在《管理评审会议记录》中签到。
6.资源管理6.1资源的提供本公司确保提供足够资源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务求达到顾客满意,董事长通过管理评审的结果评估现有的资源提供是否满足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客户的要求,必要时,给予调整。
6.2人力资源各部门经理/主管有权并应该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附合性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从而作为录用员工的标准。
并据此作为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的依据,以确保达成必须的能力。
为提升员工能力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各部门经理/主管有权评价所采取措施的其有效性。
人事部负责保存员工档案,内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详情参照《人力资源程序》。
6.3基础设施本公司按照产品的要求提供和维护所需的厂房及设施。
生产部门负责人确保操作者使用合适的工具或设备;如生产过程须使用特别设施、支持性服务或须于特定的场所进行,生产部门负责人按有关文件执行或制定文件说明。
详情参照《设备管理程序》和《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6.4工作环境如于生产过程中有特别的工作环境的要求,本公司制定文件加以规定。
详情参照《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7.产品实现7.1实现过程的策划对于生产后才进行销售的产品,整个过程是:设计,然后采购,然后生产,然后销售(销售时先对客户要求进行评审,然后交付)。
对于客户特殊需要的产品,整个进程是:对客户特殊需要进行评审,然后设计,然后采购,然后生产,然后交付。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本公司透过书信、传真、电话、电邮、会议或直接面谈与顾客沟通,从而了解有关产品信息、合同要求及顾客对本公司的质量方面的意见(包括投诉)。
本公司与顾客确认合同之前,会先了解顾客的要求、期望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然后评估本公司是否具备能力满足要求。
并制定《销售和测量顾客满意度程序》。
7.3设计对于产品设计,本公司评审设计输入要求,然后制定计划安排人员进行各项设计工作。
设计过程中的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均依照规定进行。
并制定《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
7.4采购公司根据物料对质量的重要性、复杂性,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
对采购回来的产品进行验证或检验。
详情参照《采购及外发控制程序》。
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生产提供的控制本公司按《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和《仓库管理程序》对产品进行控制,确保生产、监控、设备维护、测量<包括测量和监控状态的标识>、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均按规定方法实施,适当时,应按照有关的生产工作指示进行。
7.5.2生产提供过程的确认如果有些工序的质量不能由后续的检验进行验证时,公司会采取特殊的控制手段。
例如:制定操作人员、指定作业设备、指定生产环境、生产前进行确认后才正式生产等。
具体操作按《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程序》4.1.1.1/特殊/关键工作指导。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仓管员负责仓内货物的标识;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物品的标识;检查员负责检验后状态的标识。
标识的方法可利用物品的名称、规格、编号、文字说明纸、放置在指定的区域或容器内等。
本公司产品在追溯性方面没有国家法规的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