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 )

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 )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用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其中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防卫功能。

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是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教材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相一致,将免疫也作为一种调节方式,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免疫所涉及的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如艾滋病、过敏和接种疫苗,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学生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学生对免疫器官有一定认识,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也已详细的介绍。

这些学过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了2本生物必修课本后,对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图文转换,阅读,分析问题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控”。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应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

通过学生收集泡泡男孩、艾滋病资料等一系列问题讨论展开,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出对免疫调节的学习,提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讲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中,第一、二道防线内容只做简单的回顾。

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内容抽象,需通过图文师生共同分析,所以这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方面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防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拒接毒品,洁身自爱。

(2)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能力方面目标:
(1)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收集数据的能力。

(2)以图文转化、问题串、小组交流合作、归纳讨论的方式学习的能力。

(3)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