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鲁科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进行备课的。
由于平时授课用的是人教版,所以前期将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进行了渗透,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基础进行设计。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被形象地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所以掌握醛酮的结构和性质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关键,也是后续学习有机合成的基础。
所以这节课最终要体现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前面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时对这种研究方法就实际应用过,因此在这部分学习中学生可以更深地理解“应用结构预测性质”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醛酮性质的差异,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分子中基团的相互影响。
课题醛酮的化学性质
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2009.11.12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
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对氧化剂的选择,使学生体会研究物质还原性的方法。
2、通过分析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特点,推断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
位置,预测其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通过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与醛的反应,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4、通过交流总结,形成对“醛酮”这两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甲醛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教学
难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
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教具自制PPT课件、实验用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醛和酮
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今天来
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
修越来越豪华,但是这里潜在的危
险也是触目惊心的,北京儿童医院
曾统计,就诊的城市白血病患儿中,
有9成以上的患儿家庭在半年内装修过。
甲醛就是房中的头号杀手。
展示新闻图片
我们如何避免甲醛的危害?倾听,思考
开窗通风,活性碳吸附,放一些绿色植
物等
通过生活中
常见的情景引发
学习醛酮的结构
和性质的兴趣。
【讲解】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祛
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如光触媒空气净化器,阅读它的工作原理,分析甲醛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板书】1、氧化反应
【过渡】甲醛虽然常见,但它是气体,研究起来不够方便。
我们以乙醛为例研究醛的性质。
【引导】我们研究醛的还原性,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学案上给出了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择哪种氧化剂,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强氧化剂:KMnO4(H+)溶液、浓硫酸、硝酸、氧气……
弱氧化剂:银氨溶液[Ag(NH3)2]OH 和新制Cu(OH)2……
【演示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
【提问】实验证明乙醛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还需要再做乙醛被KMnO4(H+)溶液氧化的实验吗?为什么?
你能总结一下研究物质还原性时氧化剂的选择顺序吗?
【分析】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中发生变化的部分只是醛基,醛类基本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将甲醛氧化成
二氧化碳和水,可见甲醛具有还原性,
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交流研讨:
(1)若选择强氧化剂KMnO4(H+)溶液:
可以证明乙醛有还原性,能证明它的还
原性强弱吗?
(2)若选择弱氧化剂:能被弱氧化剂
氧化,说明还原性很强,自然可以被强
氧化剂氧化。
观察现象,注意银氨溶液的配制和
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不需要。
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说明还
原性强,自然能被强化剂氧化。
先选择弱氧化剂,再依次选择较强
的氧化剂。
通过对氧化
剂的选择,使学生
体会研究物质还
原性的方法。
通过
对银镜反应实验
的观察,体会实验
的注意事项。
这个
方程式的书写是
难点,可帮助学生
分析记忆。
强化对氧化
剂选择的认识。
△
的官能团就是醛基,醛类是否都可
发生类似的反应?
【讲解】利用醛基的这一性质,我
们可以检验醛基的存在,还可以根
据生成银的质量测定醛基的数目。
是的
记录
【过渡】我们以丙酮作为酮的代表物研究酮的化学性质,请比较乙醛和丙酮的分子结构,分析一下谁更易被氧化?
【设计实验】现在你的实验用品盒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乙醛,一瓶是丙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两种物质吗?
【总结】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这两种试剂常用于鉴别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
【讲解】催化剂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就能氧化醛。
HCHO+ O2CO2 + H2O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除甲醛正是基于这个反应。
醛更易被氧化。
因为醛的氧化只是
官能团的转变,而酮的氧化需要分子中
碳碳单键的断裂,必须要很强的氧化剂
才行。
所以丙酮不能被银氨溶液或者新
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分组实验】检验未知液体,汇报实验
结果
试着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
书写化学方程式:
2CH3CHO+O22CH3COOH
引导学生从结构
上分析醛和酮谁
更易氧化,加深学
生对氧化反应的
认识深度。
通过实
验一方面使学生
体会了知识的应
用,另一方面培养
学生的实验操作
能力。
【过渡】甲醛是如何使人中毒的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醛的官能团的结构,分析一下它还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
【引导分析】醛和酮分子中都存在着官能团------羰基,官能团中C原
子有没有饱和?
可能发生哪些反应?与什么试剂反应?
【讲解】醛酮的羰基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
【板书】2、加成反应
【小结】醛还原生成的醇a-碳上有没有,C原子所连的原子数少于4个。
加成反应,如与氢气
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CH3CHO + H2CH3CH2OH
+ H2CH3CHOHCH3
使学生能从结构
分析转化为反应
分析,体会化学键
的断裂与反应类
型的关系。
两个H 原子,酮还原生成的醇a -碳上只有一个H 原子。
【引导】羰基不但能跟氢气加成,还能与许多试剂加成。
请分析一下羰基与HCN 加成时,为什么加成产
物是? 【投影】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规律:
【指出】羰基与HCN 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增长碳链。
加成原理是醛和酮结构中带正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负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构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正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参考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规律,写出学案上乙醛与HCN 、NH 3、CH 3CHO 加成反应的产物。
投影学生的书写情况
学生练习应用电子对偏移的知识分析羰基加成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反应产物的判断。
【讲解】甲醛有毒,就是分子中的羰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引起人体中毒。
甲醛能够防腐,也是就用这个原因。
【动画演示】甲醛与蛋白质的反应
观看动画,思考
练习生活实际,与开头前后照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有了什么认识?请归纳总结一下。
醇 醛(-CHO ) 羧酸(-COOH ) (R-OH) 酮(-C=O) 难氧化
与HCN 、NH 3、CH 3CHO 等加成
增长碳链,引入新的官能团
在以上的转化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醛和酮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增长碳链,可以引入新的官能团,这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重要的,被形象地称为“有机合成的中转站”。
δ
+ δ - δ + δ - A B + C O (R )R
, O A C B
(R )H , O 2或[Ag(NH 3)2]OH 或新制Cu(OH)2
H 2,△ O 2,Cu
【巩固练习】
体会醛在有机合
成中中转站的位
置,可以增长碳
链,还可以进行官
能团的转化。
【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调查你的生活中哪些物质用到了醛和酮?它们有什么作用?
2、请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乙酸乙酯,设计合成路线,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设计】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3NH3 + H2O 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
加成反应:CH3CHO + H2CH3CH2OH
+ H2CH3CHOHCH3 测定醛基的数目鉴别醛基
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