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天津城建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作业题目:民族英雄林则徐班级:__风景园林1班______________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林子晴(1501070132)刘蕊(1501070112) 饶珊(1501070133)董泽鲜(1501070131)胡殿岳(1501070109)林岳新(1501070110)赵子豪(1501070111)论文执笔人及分工:执笔:林子晴、董泽鲜、饶珊、刘蕊PPT制作:胡殿岳、林岳新、赵子豪【摘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正是我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将祸福荣辱于度外的内心写照。

1839年6月3日,虎门那振奋人心的一刻,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林则徐。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

”这次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拯救了无数中国人和中国家庭!【关键词】虎门销烟爱国民族英雄目录人物简介 (4)仕途之路 (4)虎门销烟 (6)万古流芳 (9)历史意义 (10)参考文献 (13)人物简介林则徐出身贫寒,虽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为私塾教师,但家里人口众多,三餐都无以为继。

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

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

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

林则徐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他的父亲只重追求学问与品格修养,不求体罚,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林则徐十二岁时,当选孔庙任佾生。

在院长郑光策指导之下,林则徐专心向学,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将诸子百家一同采纳。

入读期间,汉学家陈寿祺他经世匡时之思想对林则徐有潜移默化作用。

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

两人已经交往甚频,同时立下“经国救世”之志。

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仕途之路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中举人。

年底,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

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

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

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

林则徐认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开扩视野。

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年底,林则徐又参加会试,仍是落第。

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 年),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岁月,期间,他着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初十日(1816年8月1日),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往江西南昌任考官,林则徐任考官期间,公正严肃,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

林则徐如此重视科举,正体现出他的局限性。

他的好友龚自珍和魏源见识到科举之弊端严重,认为科举是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因此曾为此事争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大水灾,林则徐不惧琦善的背景,直奏琦善的无能。

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行事果敢,不假情面,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

道光元年(1821年),林则徐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

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

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

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他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建筑,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

1850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虎门销烟说起林则徐就会想起虎门销烟。

他曾说过“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他认为鸦片在中国的流传会危害到国家的根本。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走投无路的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

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这就是中国国民吸食鸦片最根本的背景。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

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

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中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咎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皇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苏州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林则徐指出鸦片种种的危害。

最终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止吸烟。

他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

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道出直隶,遇直隶琦善,嘱文忠无启边衅。

盖文忠任江臬时,琦为总督,曾荐文忠,今忌文忠故言此,论似公而意则私也。

文忠漫应之。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

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

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

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最终林则徐成功销烟。

虎门硝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万古流芳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为后人之鉴。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他一生清廉,心系国家。

虽为官十四年,身居高位,但两袖清风,晚年退休时,本想到北京与儿子团聚,但因买不起京中“索价万金”的住宅,最终回到福州,住在父亲购置的旧宅。

其故居云左山房又称七十二峰楼,他把新疆带回的七车书册皆藏在里面,从此过着平淡的生活。

咸丰帝继位后,因洪秀全等组织的拜上帝会正在准备起事,咸丰帝下旨求贤以对付太平天国,大学士潘世恩、通政使、两名尚书力荐林则徐。

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是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里,由福建一路到山东,到潮州时已经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晋宁已病入膏肓,最后他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历史影响虎门销烟的壮举标志着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已发展到顶峰,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它震惊中外,使中外的贩毒者和包庇者为之失色。

马克思曾热情地赞扬说:中国历年禁烟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

禁烟运动对英国侵略者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

据《澳门新闻纸》报道:六月二十一日(7月31日)晨,当命令缴烟的消息传到伦敦东印度公司时,“都内务衙门及贸易与银店,俱有扰乱”,伦敦“天色昏暗愁惨”,米价、银价均涨价。

这次销烟不仅使价值63266英镑的鸦片化为灰烬,而且还断绝了准备好运华销售的鸦片的图利良机,英国本来利用棉织品、鸦片和茶丝构成掠夺中国和印度财富的那条锁链也被粉碎了。

禁烟运动影响了中国的茶丝出口量,遂迫使英国要用白银订货,这就必然造成英国市场上的茶丝涨价和银根吃紧,无异于挫败了英国的侵略气焰。

在林则徐禁毒思想指导下所开展的禁烟运动,是以反对英国侵略者利用鸦片毒害中国、掠夺中国为主旨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