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良好习惯总结

幼儿园良好习惯总结

良好习惯总结
俗话说,孩子就是老师的影子,让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方法,随时随地有意识鼓励良好行为,示范良好行为,从而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重复中不断地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婴幼儿期身心发展变化迅速,是最适于培养习惯时期,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此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天早上,老师迎接孩子的是一句句可亲的“早上好!”,孩子还给老师的是一句句甜甜的“老师早上好!”在这样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开始幼儿园一天充实的生活。

我们的教师每天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职责,能够具备以下几点良好的教学与行为习惯:
一、理念五课的学习
为了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目标、内容,做到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发面全面发展,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学习中建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学会创新,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业务水平,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研能力。

我们红岗四幼会每周进行一次理念五课的共同学习。

在理念五课上,负责讲解的教职工会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力求做到学得有用,学得有心,学得有成效。

1)幼儿园纲要与理念的学习。

理念五课每节课的前二十分钟,我们深入学习幼儿园基本纲要,在循序渐进中,教职工对纲要中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

纲要的理论知识是平时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等的支撑点,学习纲要知识,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

幼儿园纲要这本书是新教师,也是老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海洋中的教育理论导师,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2)组织教职工指导进行美容、养生、礼仪的培训。

为了提高每名教职工的气质、修养,让每名教师举手投足做好表率,我园在理念五课上,不仅学习纲要与理念的知识,更加强了养生、美容、礼仪方面的研讨和学习,并且充分利用了有专长的教职工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我园赵丽娟和沈广媛两名职工是专业的美容师和化妆师,通过在每周的理念五课上她们的帮助和指导,我们每名教师都掌握了一些美容和化妆方面的技巧,美容可以让我们的皮肤得到适当的保护,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养自己,每天使自己容光焕发,也增加了一种自信的魅力。

适当的化妆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可以给人感觉精神,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可以遮掉我们不完美的地方。

作为幼师在养生方面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通过对相关书籍的学习,如《女人养生最重要的7堂课》、《美丽的女人会保养》,现在正值冬季,从书中我们了解了冬季饮食的重要性,比如西红柿抗氧化软化血管保护肝脏,马铃薯和胃调中,茶富含维生素抗氧化,牛肉增强抵抗力明亮眼睛,牛奶润肤美白提供优质蛋白,菌类抗辐射保护心脏肝脏,姜抗衰驱散寒邪,醋软化血管杀菌抗氧化,黄豆补充钙质修复肌肤头发指甲,这些生活中需要的养生知识,使每个人受益匪浅。

在理念五课的礼仪部分学习行、站、坐、沟通、交往等礼仪,并且仪态万方;进行内在心灵的修炼,“诚”与“敬”是礼仪的根本;内外兼修的礼仪让教师团队更和谐、家长工作更顺畅,园所更能创造价值与效益。

二、教师的业务学习与政治学习。

1、政治学习紧密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的要求,以师德师风、知位守责、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为主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2、业务学习主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教材教具。

并且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4 、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心情愉快。

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5 、加强了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

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进入午睡室后,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6 、认真填写周、月计划及各种表格。

7 、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三、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的相符相承
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不是说在幼儿园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

为了让幼儿的良好习惯得到保持,我们要求孩子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良好习惯的成长,并让
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家长和教师在这一方面,已达成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幼儿良好习惯的总结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一直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事情来抓。

1、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所以他们在上下楼梯时经常会有跑跳、不遵守秩序等行为。

为了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我们把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作为工作重点。

在学期初提出在走廊内行走的基本要求---排队慢行,扶好扶手,不大声喧哗,不跑跳。

又如: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

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

直到掌握为止。

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2、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主要培养了幼儿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使幼儿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教师同样以身作则,教给幼儿一些技能,但为避免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强迫幼儿接受。

于是,我们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对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教师集中进行表扬,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抓住时机,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励每个幼儿不同程度的进步。

3、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等,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如老师针对幼儿好动、听课不专心等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上课怎么坐?”“头正、肩平、胸挺起、“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胸膛”——“挺挺直”。

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就轻松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

当幼儿们抢着发言忘记了举手时,背儿歌:“向前看,不乱嚷,发言举手大声讲”,还一边诵读一边做着相应的动作,课堂很快安静下来。

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

教师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和努力最后我们的教学成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4、幼儿安全习惯养成
主要包括日常行为安全习惯,比如上下楼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

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5、幼儿优良品质的养成
主要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也就是教会幼儿“如何做人”,培养幼儿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以及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幼儿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1)培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

2)培养了孩子互相分享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互相赏识、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教师以身作则,在养成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严格要求,幼儿的反复练习,我们会在实验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身受益。

让红岗四幼更加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为托幼事业贡献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