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定期保养管理规定

设备定期保养管理规定

设备定期保养管理办法
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规定了设备定期保养的程序、过程管理、维修质量及责任处理等内容。

适用于公司设备定期保养管理。

二、职责
设备保障部负责设定期保养工作的监督。

设备所在部门负责定期保养计划的制定、保养申请及质量监督。

设备保障部修理车间负责设备保养,并保证保养质量。

三、保养程序
设备日常保养,由设备所在室部自行组织实施,可结合设备日常检查进行,具体保养内容要填写在设备《运行日志》中。

落实“十字保养法”内容,重点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涉及设备的空滤、电气系统、各部件润滑等方面,其他日常保养项目可结合部门制定的。

台时保养、季度保养由设备保障部组织实施。

设备所在室部每月28日前将本部门下一月《设备保修计划》报设备保障部,按照计划和本部门实际情况适时安排设备进行保养,填写《设备保养通知单》。

设备保障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设备所在室部、修理车间负责人进行技术鉴定。

鉴定后共同填写《入厂鉴定》,司机持《设备保养通知鉴定单》到设备保障部申请,设备保障部安排修理工保养。

保养过程中,司机随车协助保养并监督保养质量。

四、保养过程
保养人员必须按照保养项目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保养。

保养时必须遵守《维修技术工人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维修设备或工具时还应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程。

保养过程中检查出的其他故障或发现存在异常情况的,由司机或修理工向机械所在室部汇报,增加保养项目,要汇报设备管理负责人,备案。

保养人员遇到技术难题,应及时向本部门设备管理负责人、机械所在室部汇报,必要时向生产厂家反馈,共同协调解决。

司机应全程跟踪,协助保养,并监督保养质量。

保养人员与司机或设备所在室部与发生分歧时,当事人应向设备保障部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裁定。

五、保养完成
保养完成,由修理人员填写《保养记录》,指导司机试车。

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设备保障部并通知设备所在室部共同检验,填写《出厂交接证书》,技术负责人监督。

设备所在室部与设备保障部技术负责人、修理人员填写的《设备保养通知单》、《保养记录》、《出厂交接证书》三方签字、各自存档。

司机填写《运行日志》相关内容。

六、保养质量
修理人员应保证保养质量,提高保养速度。

定期保养保修期为20天,期间发生质量问题,因操作原因的,由司机承担责任,因维修原因的由维修人员承担责任。

责任不清的,由技术负责人划分责任。

七、处理
由于操作原因造成的返修,由当事司机承担相应费用,造成机损事故的,按照机损事故处理。

由于维修原因造成的返修,由当事维修人员承担相应费用,并按照责任大小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由于配件
质量原因造成的返修,由修理车间责成采购员退货,造成损失的,由设备保障部向对方索赔,并记录。

本办法由设备保障部负责解释。

八、附表:各类设备保养标准(此标准在正常作业下做参考,在遇加班作业、恶劣环境、维修或闲置时可及时上报,适当缩短或增长保养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