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项规章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和基本要求,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保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幼儿园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常规,并通过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在每位教师心中建立规则,通过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优化幼儿园管理,使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与增效,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一、总体要求:1、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应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依据,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新理念、新理论以及幼儿教育教学规律要求来制定。

2、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幼儿园工作正常、高效运行,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园长应是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个幼儿园都应建立具体组织实施常规工作的组织机构,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监督、指导。

二、主要内容:教学常规管理包含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研培训管理、家庭社区管理、档案管理。

三、重点介绍:(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研培训管理、)(一)教学计划管理(它包含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制订1、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主要是由分管教学的副园长制订)它应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保教质量的角度来制订。

主要包括教师培训工作(园本培训、外出培训),常规教学工作(一日生活的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环境创设、早操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基本功训练、优质课评比等),幼儿的发展(德育工作、养成教育、发展评估等),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月份安排)。

2、幼儿园教研计划:(由教研组长制订)。

应根据教师、幼儿发展实际确定指导思想,提出教研课题。

制定教科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活动形式等。

活动后要及时组织教师一起反思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意见,并提出下次的活动主题。

3、班级保教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幼儿情况(包括幼儿人数,上学期情况分析,生活、学习态度习惯等),制订本学年(学期)的工作重点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月份安排。

(养成教育、保教工作、家长工作、安全工作)等方面。

计划应符合实际,具体安排应具有操作性,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4、月计划:月计划的制订应在总结上月工作目标执行情况以及幼儿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月工作目标。

月目标与学期目标之间要体现层次分解性,本月目标与上月目标之间应体现渐进发展性;围绕月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季节性、适量性,并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

主题活动计划应包含在月计划的整体框架下,与月计划有机融为一体。

5、周计划:要突出各类活动的安排,注意新旧内容量,五大领域及三大游戏之间的平衡,保证游戏活动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6、日计划:应从一日活动的整体来设计。

一日活动目标明确,安排合理。

集体教学活动教材分析通透,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方案,过程清晰,有重点与难点。

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目标明确,有指导重点。

3、4、5、6主要由班级教师制订,幼儿园可设计统一的表格,规定统一的格式(字体、字号等)便于教师操作和行政进行检查、指导。

如:幼儿园阶段目标计划表大三班十月幼儿园月活动安排表大三班十月幼儿园周活动安排表幼儿园区域活动计划活动一:语言活动——漫画讲述《两猫相争》活动目的:1、欣赏故事漫画,较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能积极地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指导:1、以分组活动的形式让幼儿相互讲述漫画内容。

2、每组请一个幼儿讲述自己的理解。

3、集中讲述图片内容。

理解漫画情节。

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结合图片中的两猫形象引导幼儿理解词语含义。

4、讨论:两猫相争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吃不到鱼?他们要怎样做才能吃到鱼?5、想象猜测:鱼到哪儿去了?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内容。

活动二:艺术活动——歌曲《小树叶》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在落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意境,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萌发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姿态和地上的落叶,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2、组织幼儿拾落叶,并观察和利用。

活动指导:1、游戏引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每个幼儿手拿一篇落叶,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声中,教师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随着音乐自由表达小树叶。

第一段音乐停后,教师提问:小树叶,你会害怕吗?为什么?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然后进行第二段的游戏.2 、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倾听歌曲,再次感受和理解音乐抒情、优美的旋律,并尝试用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引导幼儿选择多种形式一起演唱,如全班唱,小组唱、男女对唱、个别幼儿领唱等,启发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4、教师提问:第一段讲理开了妈妈的小树叶要独自的生活,面对许多困难,小朋友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示对小树叶的关心?(舒缓、连贯)第二段讲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跳跃、断顿)5、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歌声和适当的表情、动作再次玩游戏《小树叶》,并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秋风爷爷和小树叶》的游戏。

活动反思: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

第一段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树叶离开,很难受、很忧伤,为了让幼儿体验这种情感,我设计了以“树妈妈”的一声叹息引发幼儿对“树妈妈”的情感关注,我是这样导入的:“唉,树妈妈却不太开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接着是带着这个问题欣赏歌曲录音,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充满“情”的音乐课意境。

接下来让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小树叶,会有怎样的感受?大部分孩子说很害怕,很孤单,我让幼儿听听歌曲中的小树叶,是怎样的呢?让幼儿欣赏第二段,原来小树叶很勇敢,很乐观,很坚强,所以歌曲的情绪就是很活泼很欢快的。

有了这样的铺垫,幼儿在学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融入了两种不同的感情当学习歌曲第一段的时候,幼儿就很快地学会了用“轻轻的,慢慢的,柔柔的”声音去表现歌曲。

第二段的教学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幼儿在欣赏中体会了小树叶的坚强、勇敢,声音也由第一段的“轻、慢”变成了“响亮而有弹性”。

在歌曲的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幼儿区别歌曲速度的变化,让幼儿体会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我觉得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一定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和同化幼儿,教师要以自己的“情”去燃起幼儿对音乐的“情”,真正让音乐走入幼儿的心中,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音乐的美、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音乐的美。

◆教学计划的实施1、科学合理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如、冬春季、夏秋季)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教师组织与幼儿自主活动结合等,保证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愉快。

2、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提前一周制订下一周教学目标,半日活动设计,家园联系专栏内容。

提前一天做好第二天教学、游戏材料的准备。

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不擅自离开岗位,科学合理、灵活的执行一日作息制度,使之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

3、各班教师要形成合力,互相合作。

做好每天交接班工作,沟通思想,交流情况。

根据周计划,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

统一教育方法,实行教育上的一致性。

4、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计划中,要热情接待家长,了解全班幼儿家长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并做记录。

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做好家园一致教育工作,做好“家园联系园地”工作,定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

(二)教学组织管理1、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要体现科学性。

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要以现代化的方法管理幼儿园教学工作。

让人文关怀,主人翁意识浓浓的体现教学管理之中。

2、构建符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研制度,探索多元的园本教研方式。

(具体内容后面会讲到)营造开放互动的园本教研氛围,激活教研活动,推动教师教育观念切实转变。

在教研组的活动中,采用参与式、开放式的学习机制,促使教师主动的学习,互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管理重点介绍课程管理和教师的备课与反思工作◆课程管理1、课程的设置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

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课程设置以《幼儿园新教育纲要》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课程观。

(即按照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重视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每一个生活、学习环节,将幼儿每日的入园、离园、盥洗、进餐、就寝、早操、游戏等活动均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之内,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

正确的课程观强调了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

这些思想及课程的设置,较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

但是部分幼儿园课程设置还存在着目标、内容不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水平的情况,幼儿学习任务严重超载。

比如说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教师强行让幼儿提前进行拼音知识的学习。

致使幼儿在教室里像小学生一样接受知识的灌输。

早期识字认读、两位数的加减法,让幼儿通过不断地重复来掌握这些内容,这种无视幼儿发展需求,无视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做法,不益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是违背《规程》和《纲要》精神的,应予禁止。

2、课程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把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5个领域,这是以幼儿活动的对象及其所规定的活动类型为标准来划分的。

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与教育目标相符合的,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的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该考虑:选择这个内容是为了实现哪一个或哪几个教育目标?这一内容还可能指向哪些教育目标?还有比这一内容更能促进相关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容吗?同一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达成,关键看哪种内容更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老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只求新求异,不考虑其发展价值,进而导致许多无价值甚至有负面价值的内容也被引进了幼儿园课程中。

幼儿选择学习内容,要考虑其对教育目标的意义,同时还要考虑在促成各领域目标的达成方面取得一种平衡,以利于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