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C标
K91+695倒虹吸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和规范标准
1.1、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076-95)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1.6、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7、 K91+695倒虹吸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2、工程概况
K91+695(1-Ø1.50m)钢筋混凝土箱涵全长46.45米,与路线交角为120︒,斜交正做。
流水坡度0.5%,覆土厚度1.95米。
C25混凝土管座、C30钢筋混凝土圆管,进出口均采用竖井,C30钢筋混凝土盖板。
倒虹吸主要工程数量
3、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本着“精干、高效、快速、有序”的原则,我公司组建了云南建工昆明绕城高速东南段C标项目经理部,C标项目经理部根据倒虹吸工程的要求,在K91+695倒虹吸工程配备了施工管理人员如下:
3.2、施工计划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4月20日,完工日期2015年6月20日。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3、施工进场主要机械
倒虹吸施工队进场挖掘机机1台、装载机机1台,压路机1台,打夯机1台,混凝土运输车2台,吊车(25t)1台,自卸车车(8t)2台可以满足倒虹吸施工的机械要求,后续施工机械根据工程进展逐步进场。
3.4、施工道路
该段路基施工便道已经贯通,能满足K91+695倒虹吸施工要求。
4、倒虹吸施工方法和工艺
4.1基坑开挖、处理
在箱涵开挖基坑前,基坑两侧先挖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基坑水位,以免让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泡基底土质。
基坑开挖须放坡(1:1),且每侧多挖80cm的支模空间和基底排水沟位置。
排水沟应留在基础以外,且在低洼处挖集水坑,用水泵抽走。
防止积水浸泡基底、降低基底承载力。
开挖前用石灰撒出基础开挖线,施工中严格按照基础开挖线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
先用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处,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后。
基坑开挖完毕后,及时进行基底标高、平面位置和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做换填处理或与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以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基底承载力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碎石垫层施工,垫层用级配良好且检验合格的碎石,用打夯机夯实。
4.2 管座基础混凝土浇筑
垫层铺好后,用全站仪重新放样,放出倒虹吸纵、横轴线,并钉出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高程。
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并严格按实验室设计和监理工程师批准配合比拌合混凝土,管基混凝土先浇筑管底以下,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的部分。
浇筑混凝土应按设置的沉降缝分段一次性浇筑完毕。
4.2 混凝土圆管安装
管座浇筑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管节安装。
管节在运输过程和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缝。
管节安装以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与管座顶部孤形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
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设计坡度安装,安装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
管节间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外面用两道沥青油毛毡圈裹以形成一层柔性密封层。
在接缝填塞好后再浇筑护管混凝土,混凝土应充分养生,使获得足够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
4.3 进出口竖井施工
进出口竖井与现状排水明渠相接,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砌筑前先将原渠拆除的接缝处用清水洗净,再进行接缝砌筑恢复。
采用挤浆法砌筑,砌体石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水锈、裂纹,坚固耐久,质量符合要求,浆砌片石应大面朝下,分层砌筑,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不大于2cm,勾缝采用平缝压槽,上下层错开距离不小于8cm,各种砌筑均应符合规范要求,砌筑后及时洒水覆盖养生。
4.4回填
当倒虹吸各部位混凝土强度均达到其设计强度的90%,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
所有回填土均采用小型夯机分层对称夯实,分层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达到96%以上,管顶覆土厚度小于0.8m时,严禁任何机械和车辆通行。
5、质量保证措施
5.1 质量目标
倒虹吸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以上;分部、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竣工文件真实、齐全、有效,收集及时、编制规范,实现一次交验合格。
5.2 工程质量保证责任人:
施工负责人:赵湖潮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和协调
技术负责人:王海银负责现场的技术管理
测量工程师:袁彦德负责现场的测量管理
路基工程师:张倬鸣负责现场的质量管理
试验员:黄金海负责现场的试验工作
施工负责人:太文军负责现场施工
5.3 质量保证措施
倒虹吸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
在生产过程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监控,在施工的各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制订如下质量措施:试验室加强对试验仪器、检测仪器的维修养护和检验,保证成果的可靠性,试验得出的成果要作分析,研究,并逐步及时整理,使资料达到真实性、系统性、可靠性,对施工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搅拌场由试验室派人蹲点监控。
严格控制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水泥、钢材、外加剂等材料进场时,应附有质保书,并按业主、总监办文件进行自检、抽检和送检,合格后方准使用。
落实砂、石料来源,每批材料进场,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外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中实行岗位责任制,任务落实到各班组及具体人,对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的工程质量负责任,对违反操作规程和不按施工规范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要坚决返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实行罚款处理,对质量优良的给予奖励,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实行自检,监督检查,互检,交叉检查,严格按设计图、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试验规程实施。
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保措施。
6、安全保证措施
贯彻落实本项目部制订的制度,安全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针对箱涵订定的安全生产措施如下:
进入工地施工人员要戴安全帽,穿安全防护鞋,生产工人上岗前实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执行建筑工人通用的安全守则,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起重工、机械手)持证上岗。
现场临时用电搭接按《施工临时设施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布置,不能任意拉接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配漏电开关,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严格执行各类机械设备的专人管理制度,所有施工机械必须检修养护,
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施工范围的坑洞,危险位置设置防护设施和明显的警标志,不准任意移动,施工范围内施工便道等要做好临时排水沟,施工便道保持经常维修,确保通畅。
靠近地方路处,设置隔离栏栅和减速标志,夜光标志,警示标志,危险标志。
吊机吊圆管时先试吊,后正式吊装,吊机臂下不得站人,晚上加班施工要灯光充足,带电焊接钢筋要穿绝缘鞋,电线电缆要完好无缺,不得随地拖,做好防护措施。
分班作业交接班,要交待清楚岗位职责明确。
便道施工前要进行荷载验算,保证通车安全。
除以上几点外,墙身、顶板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必须进行专项技术交底,还必须执行本项目部制订的安全措施,安全制度。
钢筋要在加工场地内进行,施工场地必须硬化;钢筋调直机、弯曲机要固定在固定位置,按照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钢筋焊接场地必须干燥、平整、无杂物;焊机操作人员站立的地面要铺垫绝缘面层,焊接人员要配防护罩;施焊作业不得在雨中进行;钢筋安装要有专人指挥;钢筋施作过程要防止触电。
施工期间要配置完善的防火、防爆、防毒、防盗和防风设施。
雨季施工要根据气象预报,制定施工期间的防水、防洪等安全防护措施。
7、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本项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为本项目的重要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以及当地的有关行政法规,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将施工环保落实到实际工作。
定期对施工现场环保情况作检查,将环
保工作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的效益奖金挂钩。
开工前先清理场地,然后开挖临时排水沟与红线外隔离,干旱天气要洒水防尘。
施工时材料尽量堆放在红线以内,计划用量,做到工程完工无过多剩余材料,完工后对所有施工场地清理和恢复。
在鱼塘、河道附近的混凝土施工严禁出现水泥浆流入或渗入附近鱼塘、河道的现象,不得在工地乱堆放材料、淤泥、垃圾,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要符合有关的标准,不得污染农田鱼塘。
加强对施工机械保养,遇到漏油、漏水的施工机械,必须修好后才能参与施工,废油回收集中存放统一处理。
施工场内道路畅通,无积水,场内设置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