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运用问题论文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运用问题论文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运用问题探索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6-000-01
摘要本文分析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总结了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障碍并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经济发展环境问题
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而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

导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虚夸的收益,为社会带来了无尽的后患。

环境会计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环境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首先,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会计正是通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和披露,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采取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来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尽快建立环境会计,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各企业面临着更强大的竞争压力,要想在国内、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顺应时代潮流,紧紧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只有通过环境会计核算,通过对企业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进行
计量和控制,才能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企业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强其自身竞争力,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
1.环境会计信息计量方面的困难
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定量方
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

我国自然资源复杂,环境多种多样,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

各企业对何种资源、环境做何计量如何披露都是各自设计方案。

2.环境成本合理分配方面的困难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经济原则,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是企业相关成本的一部分”的观念,但能源、环境等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实务上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不同企业、单位、部门之间予以分配。

3.环保立法方面的困难
由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而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没有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

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怕损害企业的环保形象仍不乐意主动向社会披露这方面的信息。

4.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困难
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

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5.环境会计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的困难
环境会计由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

如果没有全面的知识,应用起环境会计来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培养会计人员还是以传统会计为标准,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及审计,税务财政知识等掌握得比较好,很少在生物、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

所以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方面实际是个空白领域。

三、关于解决我国环境会计问题的建议
1.大力宣传环境会计,进行环保教育
企业推行环境会计,将环境信息予以充分可信地披露,我们才能真正清楚我们所处的环境状况,也才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和发展环境会计,许多传统的会计观念必将受到挑战和冲击。

因此在建立和发展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

2.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将环境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强有力的保证。

环境会计准则是对环境会计具体核算操作方法的规范,涉及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有了它才能为环境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共同遵守的标准。

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具体规定,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3.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首先,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的形式。

对我国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偿使用,无疑将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恶化,也不利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其次,应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

环境会计要将总成本理论应用于环境会计实践,明确各种环境资源的成本价格,形成完善的环境成本价格体系。

商品的成本中加入了资源成本,才会使商品价值得到客观反映。

这意味着需建立新的、更合理的商品价格体系,使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能够反映资源成本。

4.加强环境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想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环境会计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属于交叉型边缘应用性学科。

这就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现有的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

其次,我们可以在企业中选择现有的专门的环境专业人才对财会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共同协作,来完成环境会计的工作。

这种做法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人才,节约培训和用人成本。

第三,对于未来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从现行教育入
手。

在相关院校建议开设与环境会计相关的专业,直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会计人才,满足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瑾瑜.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研究.四川大学.2006.
[2]李红艳.企业环境会计核算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会计之友.200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