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技术方案1.货物需求表:承包方提供详细的清单2.标准和规范2.1合同设备包括投标方向其他厂商购买的所有附件和设备,所有设备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或法规的最新版本或其修正本的要求;投标期内有效的任何修正和补充都应包括在内。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和配套件要符合以下最新版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包含但不限于此:GB14285一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5145-9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584一953~135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478—92静态纪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电安生[D994]19-1号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GB/T14537-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和碰撞试验GB6162-85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电气干扰试验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1372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T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范DL5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9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516-93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SDJ9-87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7267-87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GB57772-91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ZBK45020-90电力系统保护、继电器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7261-87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ANSI/IEEEC37.1监控、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定义规范和系统分析SWC.ANSIC37.90.1耐受干扰试验标准GB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260不间断电源设备标准GB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ISARP55.1数据处理计算机的硬件测试ANSI/NEMA.ICS4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DL44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DL412-1991电力系统复用调制解调器600bit/s移频键控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GB/T13850-1998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2.2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最高40℃,最低-15℃安装地点:户内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80%,年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65%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8度安装方式:户内2.3基本技术要求微机保护装置按设计图纸选型,装置要求金属壳体,装置自身能够不断自检,并实时发出相应信息,保证装置在自身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锁定所有保护功能,不误动。
微机保护装置通讯规约采用电力行业常用的IEC60870-5-103规约,进行数据传送。
所有微机继合保护装置的测控功能要求能够实现每个回路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素、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的采集计量。
后台监控系统中,承包方须提供细化的保护原理图、端子图、电力监控系统等所需全部图纸,所有工程量应在投标报价时包含。
承包方需细化设计(方案需经发包方认可),实现对高压配电所的电量监控,并负责软件编程及所有相关工作(含施工,调试,培训等)。
高压配电室的光电转换设备要求有独立的UPS供电,以防外部电源突然停电造成数据传输中断。
所有数据集中上送到串口数据服务器,站控层设备通过以太网TCP/IP访问串口服务器的数据。
保护装置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良好。
电磁兼容性能良好,抗震、防尘和防湿等结构性能良好。
2.4微机保护功能要求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系统总体要求。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式符合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a.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设置必须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以及技术规程。
b.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配置必须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技术要求。
c.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定值应遵循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整定。
d.具备双32位处理器架构。
e.AD采样精度不低于16位。
f.要求具备RS485等通讯接口,以便能够方便接入后台监控系统。
g.保护测控装置同时还应具备模拟量输入、故障录波等功能。
各类保护装置至少应具有下列功能:a.定时限/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功能b.定时限/反时限速断过电流保护功能定时限/反时限过负荷保护功能定时限/反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功能c.故障记录功能d.过电压保护功能e.低电压保护功能f.跳闸回路监视功能g.合闸回路监视功能h.PT断线监测i.控制功能j.测量功能k.监视功能l.通讯功能:采用以太网通讯方式m.中文液晶显示n.保护装置至少需7路开关量输入8路开关量输出。
2.4.135KV进线微机保护要求要实现三段式定时限过流保护、跳闸回路监视。
至少7个开关量输入,6个命令信号继电器输出。
每个开关输入/输出量能够自定义进行编程。
2.4.235KV出线微机保护要求要实现速断、过流、过负荷、接地保护、非电量保护、低压保护、跳闸回路监视。
至少7个开关量输入,6个命令信号继电器输出。
每个开关输入/输出量能够自定义进行编程。
2.4.3母线电压PT并列装置要求要实现三段式低电压、过电压、频率及低电压闭锁保护;至少5个开关量输入,6个命令信号继电器输出。
每个开关输入/输出量能够自定义进行编程。
PT并列要实现两段母线电压的自动并列功能,能实现对两段母线电压的监测。
2.5系统具备以下特点:1)稳定性:系统可长时间监控变电站的运行,处理突发故障;2)先进性: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成熟的软件方案;3)开放性:系统扩展、升级、维护方便,便于用户对系统的二次开发;4)实时性:满足对站内事故、事件实时性的要求;5)完备性:系统功能全面;6)易用性:用户界面标准化,美观实用,易学、易用、易维护。
2.6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功能2.6.1数据通讯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来自间隔层送来的模拟量(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量(开关、刀闸、事故总信号等保护信号)、数字量(频率等)、脉冲量等。
2.6.2数据库功能1)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保存的是从装置采集上来的实时数据,其数据在每次系统扫描刷新一次,在实时数据库中可以保存模拟量、数字量、脉冲累计量、控制量、计算量、设定点控制输出等多种类型的量;□对运行数据和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保存;□数据库生成: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在监控主站在线生成实时库和历史库;□数据库查询:利用数据库查询程序,实时数据分类检索,通过人机联系系统及相应的图表直观的反映,并根据需要随时存在外设内。
□历史数据的备份:历史数据库具有备份功能;2)数据库方便检索和查询;3)历史数据库的采样周期可任意定义和修改,数据归档的定义和修改可以通过界面进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所有报表都可以导出成TXT,EXCEL,HTML等格式;4)历史数据能方便的转移到磁盘、光盘等其他存储介质上;5)历史数据库至少可保存三年。
2.6.3处理功能1)遥测处理□工程量变换:每个遥测量都有一个可在线修改的工程转换系数和偏移量,用于将原始数值转换成工程数值;□越限报警:每个遥测量都有可以在线修改的值域上下限、合格值上下限、报警值上上限、上限、下下限、下限和报警死区,用于检查数据的合理性,给出报警,避免限值附近振荡报警,越限时间按时段记入历史数据库,并可取出生成统计表;□模拟量人工置数;□极值的计算:对遥测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时间和日期一同存入数据库;□零漂处理:可在线设定遥测量的残差值范围,在此范围内用零代替;□数据滤波:规定数据的最大最小合法值,当数据超出范围时,视为不合格数据被滤掉;□完成连续模拟量输出记录:遥测类曲线可设定采样密度。
2)状态量的处理□状态量定义:可在状态量定义窗口在线定义其取反,变位报警,复位报警,报警类型,变位打印输出,变位记录存档等;□事故判断:根据事故总信号是否动作等判据,区分事故跳闸或人工拉闸,并给出相应的报警提示;□人工置数:对于非实时采集的状态量,由人工处理,在MMI界面上用不同的方式区分表示,系统自动记录操作事件;□保护信号:保护信号动作时,系统按设定自动推出光字牌报警画面,同时给出语音告警;□屏蔽功能:对于检修和不可用状态的开关可进行按单元或按站屏蔽。
3)电量处理□接受并处理间隔层发送的实测脉冲计数值;4)计算及统计功能□系统及各厂站有功功率总加、无功功率总加、电度量总加;□电压合格率、频率越限时间累计计算;□采用触发机制,完成日、月、年负荷峰谷值、平均值和负荷率计算;□利用实测值算出用户需要的各种值;□安全天数自动计算功能;□计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算术运算和大于、小于、与、或等逻辑运算,用户可灵活定义各种计算表达式,完成对应功能;2.6.4远方控制远方控制输出(遥控)主要有:□对断路器分、合的远方操作□部分保护的远方信号复归遥控操作在操作对象画面上进行,系统具有多种校核功能,保证遥控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权限限制:操作者输入口令,以确认是否具备操作权限。
内部校验:检验数据库中相应开关状态,确认对该开关操作是否合法。
返校:选择对象命令发送到间隔层单元后,系统接收间隔层单元发出的返校信息,并显示于正在操作的人机界面机屏幕上;操作人员根据校核结果,确认执行或者撤消命令;遥控超时、无校验返回将自动撤消本次操作。
执行结果返回:间隔层单元执行遥控命令,引起开关变位及事件发生,执行结果显示与后台,并打印记录。
2.6.5事件记录处理包括遥测类事项、遥信类事项、遥控类事项、周波类事项、通道类事项、操作类事项等。
1)系统运行变化和调度操作等事件连同时标信息被记录下来,保存到历史数据库中。
记录信息可以按日、月、厂站等检索显示、打印。
事件发生时,系统及时显示、报警并跟踪打印。
2)遥测类事项:遥测越限、恢复,时标由系统提供,由GPS统一对时。
3)遥信类事项:当状态量发生状态改变时,系统根据遥信属性生成变化事项,时标由系统统一提供,系统还能接收由间隔单元送来的带时标的SOE信息。
4)遥控类事项:对象的选择、命令的返校信息、操作执行,事项中包含有操作人员的姓名等信息,时标由系统提供。
5)周波类事项:周波的越限恢复,周波限值应可灵活调整,并可设定两重限值,时标由系统提供。
6)通道类事项:通道数据中断、误码、仅有同步字、发送错误以及其状态的恢复等事项,时标由系统提供。
7)操作类事项:人工制值、解除,时标由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