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名币汇率开题报告

人名币汇率开题报告

人名币汇率开题报告某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制改革拉开了序幕,汇率对改革贸易失衡、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随着人名币汇率的变动,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得以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能源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下降,机电产品增势良好。

人民币汇率变动促使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渐增长,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特别是人名币汇率的变动的步伐逐渐加快。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变动提升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本选题主要以人名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为例,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状、原因进行浅析。

并对此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民币汇率在较长时期的升值、贬值促进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出口贸易的增长也面临许多问题。

尤其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要是我国的出口贸易持续增长,需突破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问题,以期推动我国出口贸易新一轮的增长。

实践证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二)该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由巴拉萨毋(1964)和萨缪尔森(1964)分别在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解释购买力平价与现实汇率之间存在系统性偏离的原因时独立发现的,主要结论是:如果一国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相对于不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高于另一国,则该国与另一国间的双边实际汇率将升值。

更通俗的表达为:经历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其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较快,将导致其实际汇率上升。

经济学对均衡汇率的关注由来已久。

早在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格列高里(Gregory)就曾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

1935年,凯恩斯在《国外汇兑的前途》一文中对均衡汇率做出明确定义。

1945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Ragner Nurkse)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维持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而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和求助于贸易管制时的汇率。

但由于凯恩斯和纳克斯的定义只是定性刻画均衡汇率概念及其意义,缺乏操作性,因此,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衡汇率学说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序列和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技术的发展,以及FEER、BEER、NATREX以及ERER 等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的确立,才促使均衡汇率实证研究蓬勃发展,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基本因素均衡汇率:FEER(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即基本因素均衡汇率,它是由威廉姆森于1983年创立的一种测算均衡汇率的方法。

威廉姆森认为基本因素均衡汇率是一种内外均衡时的汇率水平。

内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率。

外部均衡是指实现了内部均衡的各经济体之间维持一种意愿的、可持续的资本流动。

FEER是通过宏观经济均衡恒等式——经常项目的余额(CA)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余额(KA)之和等于零求得。

其中,经常项目余额取决于国内总产出(Yd)、国外总产出(Yf)和实际有效汇率(q);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余额则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

这样可以反解出维持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即FEER。

FEER理论摆脱了短期的周期性的和临时性的因素的影响,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中期持续影响汇率的基本面因素,有助于揭示FEER的本质。

但是FEER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1)Yd、Yf、KA的均衡值依赖于主观价值判断,缺乏客观依据;(2)如何从Yd、Yf的时间序列中过滤掉短期的周期性和临时性的因素,得出中期的稳定的基本因素的值,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3)FEER模型中的Yd、Yf决定经常项目余额,但是,经常项目余额却对Yd、Yf 没有反馈作用,这与现实不符;(4)FEER只考虑流量,没有考虑存量,即使在中期,存量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二)行为均衡汇率:为了解决FEER理论“理想化”所带来的以及数据处理上的麻烦,Clark和MacDonald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法(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简称BEER),来代替FEER估计均衡汇率。

行为均衡模型(BEER)方法是直接通过对影响实际汇率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考察,建立实际汇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并评价样本期内实际汇率的行为决定因素。

其处理方法往往是从一个实际汇率的一般均衡模型或FEER模型出发,构造一个实际汇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利用协整技术对影响实际汇率的中长期因素进行处理,以获得均衡汇率决定模型,从而可以估计出均衡实际汇率,以判断当前汇率是否处于失调状态以及失调的程度。

目前这种方法已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使用,理论界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基本使用上这种方法。

BEER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计算一个经济体的均衡汇率水平,也可以解释汇率的周期性波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在近年来的均衡汇率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EER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1)在划分影响汇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因素时也存在着主观性,尤其是划分中期和长期因素更是如此;(2)BEER 方法依赖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均衡汇率对模型的设定有很强的敏感性,而且容易出现多重解,BEER对之无法给出很好的解释;(3)BEER没有直接考虑内外均衡问题,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将均衡汇率的值调整到内部均衡的水平,即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率,但是对于外部均衡却没有相应的办法。

2.国内研究现状:曹垂龙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但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人民币仍会有较强的升值预期,要注重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适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

谷克鉴(2000)从实际汇率变动的(1999)论述了在贸易发展中结构调整比贬值更为重要。

尚琳琳(2000)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总额的相关关系,强调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杜进朝(2004)对汇率变动条件下的贸易流量问题和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升值有利于国内结构的优化。

龙强(2005)指出汇率虽然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经济基础和内在运行质量才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理论的运用必须要考虑具体的客观条件,面对多年GDP的快速增长,面对国际市场主要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考虑出口产品的成本构成,以及未来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人民币的适度升值不仅不会对我国的贸易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相反应更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陈敬(2003)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竞争力指数、特化系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对出口商品结构状况的描述。

沈克华(2003)、刘舜佳(2004)陈继勇(2004)神玉飞(2004)、金山(2004)研究FDI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作用,认为FDI不但有利于中国出口的总量增长,还对其结构变化有很大的优化作用。

童书兴(1995)、顾建清(2000)、张蕴如(2001)、潘悦(2002)、张靖(2003)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中国融入产业内分工,沿着全球化产业链条不断地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提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刘力(1999)主张比林毅夫等人则强调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转换。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主要研究内容一、贸易结构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一)贸易结构的定义(二)贸易结构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二、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从经济学上分析1、国家经济的增长2、国外经济机构的评价3、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二)从国际政治上分析(三)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四)人民币汇率变动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三、人民币升值趋势条件下贸易结构调整的几点设想四、结论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一)研究方法:1、辩证分析法:辩证的分析我过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2、实证分析法: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并引用国内外专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加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图表数据法: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政府网站搜集近年内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分析在我国进口贸易中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

4、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人民币汇率变动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5、通过在图书馆,网络(包括CNKI中国知网,中文期刊网,各大财金网站以及大学经济论坛等)检索大量资源,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较为权威的经济管理类书籍、案例、相关优秀论文,对著作和资料做详细的笔记,加上对资料的分析和自己的主观思考,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给与一些可取得应对方案。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一)2010年11月20日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题目的选定。

(二)2010年11月底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三)2010年12月15日前完成论文大纲。

(四)2011年2月15日前独立完成论文初稿撰写。

(五)2011年3月20日前完成论文第二稿。

(六)2011年4月25日前完成第三稿。

(七)2011年5月20日前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1]邓水兰,温怡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J] .国际贸易,2008,(09) .[2] 黄青.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05) .[3]吴东立.破解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贸易顺差大幅上升之谜[J] .经济金融观察,2009,(11).[4] 陈力,冯鹏岚,徐攀.浅议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 .时代经贸,2008,(12) .[5]刘东亮. 2008年下半年外汇市场及人民币汇率分析《招商银行金融市场分析报告》[R] .2008,(07) .[6] 王少斌.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4) .[7] 吕艳霞.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8]于泽雨.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7,(05).[9]李建伟,余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世界经济,2007,(07).[10]张志超,关志雄.再谈人民币汇率走向[J] .国际经济评论,2007,(23).[11]郭树清.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和经济[J] .中国外汇管理,2007,(09). [12]李晓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13]童银华,宋振宇,何军.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J ] .现代管理科学,2007,(02) .[14]沈奕.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影响的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 . [15]庞海燕,汪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大众科技,2007,(12) .[16]冯正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J] .经济经纬,2007, (04) .[17]马丹,许少强.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06) .[18]沈丹红,寿志敏.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10) .[19]韩桂林.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J] .时代金融,2007,(02) . [20]曹垂龙.论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财经问题研究,2006,(07) .[21]丁志杰.回顾与展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路[J] ..国际贸易,2006,(04) .[22]孙文莉.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理论演进[J] .财贸研究,2006,(03) .[23]高雷.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证分析[J] .经济纵横,2006,(01) . [24]郑建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D] .南昌大学, 2006 . [25]白东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分析[D] .天津财经大学,2005 .[26]王春颖.汇率改革对我国国际贸易平衡的影响[J] .统计,2006,(08) .[27]温彬.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效应和趋势分析[J] .国际金融究,2006,(03) .六、指导老师意见七、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系(盖章)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