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尿管结石的诊治

输尿管结石的诊治


约0.2cm),第2个位于输尿
上段输尿管,从肾盂输尿管
管跨越髂血管处(直径约
连接处到骶髂关节上缘(第
0.3cm),第3个在进入膀胱
5腰椎横突上缘水平)。中
内壁处,此三个狭窄是尿路 结石容易嵌顿处。依此三个 狭窄将输尿管分为上、中、 下三段,称为腹段、盆段、 膀胱段。
段输尿管,从骶髂关节上缘
到骶髂关节下缘。下段输尿
(2)尿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 (3)24h尿液分析:测定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
镁、钠、氯化物、枸橼酸、肌酐等。
4.结石成分分析。 5.特殊代谢检查:如肾小管酸中毒的尿液检查、甲状
旁腺功能亢进的代谢检查,高钙尿的实验室检查等。 多发性和复发性结石的病人,应测定血、尿的钙磷值、
超声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可以发现2mm以上的 输尿管结石(包括阴性结石),可以了解结石的大小、 位置、集合系统的扩张程度、肾皮质厚度等,为治疗 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因此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常规 检查方法。对肾绞痛、碘造影剂过敏、妊娠合并结石、 无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不能行静脉尿路造影或CT 尿路造影者,可首选B超检查。当然由于腹腔脏器的 干扰,B超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或较小的上段结石 敏感性较低,此时需结合病史或其他检查方法以明确 诊断。
②尿路慢性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动力性排尿 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尿流不畅,尿液郁积可使晶体沉淀、聚 合形成结石。
③异物:尿路内存留的异物,如长期留置的尿管,不吸收 的手术缝线,患者自尿道外口放入的异物等等,使成为尿 液中晶体附着的核心而形成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成分
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 尿管的,因此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除非存在 输尿管的梗阻病变,一般很少见。所以输尿管 结石的成分与肾结石成分大致相同。根据结石 成分的不同,输尿管结石可分为草酸钙结石、 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 石、胱氨酸结石及黄嘌呤结石六类。了解输尿 管结石的成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术后结 石成分的分析,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预防手段, 防止结石复发。
射 ,伴腰 无腹部肌卫 路造影可见阳
酸,
反应
性结石影
胆石症或胆 道感染
发病急,多有类 似发作史,进油 腻食物后发作或 加重
右上腹部及 剑突下
持续性疼痛,莫非氏征阳
阵发性发作,性,有时可
向右肩部放 扪及肿大的

胆囊
白细胞计数升 高,B超可见 胆囊内结石
急性阑尾炎
胃十二指肠 溃疡急性穿 孔
急性胰腺炎
转移性右下腹疼 痛
逆行肾盂造影(RGP )

属于有创检查且不能了解肾功能情况,不作
为常规检查方法,仅用于不宜行IVU或IVU显影不满
意者。其优点是显影清楚,不受肾功能的影响。可以
显示X线不显影的阴性结石,了解结石的位置及其引
起的尿路梗阻程度,排除结石下方输尿管梗阻和狭窄。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

由于成像原理及空间分辨率的限制,MRU
诊断
(一)病史和查体 (二)实验室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和查体
病史中多有典型的肾绞痛和血尿,或曾从尿道 排出过结石。查体可发现患侧肾区有叩击痛, 并发感染、积水时叩击痛更为明显,肾积水较 重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输尿管末端结石有时 可经直肠或阴道指检触及 。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检查 : 钙、磷、尿酸、血浆蛋白、血二氧化
2.晶体聚合抑制因子:尿内存在有晶体聚合抑制物 质,如焦磷酸盐,枸橡酸、镁、多肽、尿素、粘多糖、 透明质酸,甘氨聚糖等,这些抑制因子和晶体表面的 某些特殊部位结合即可抑制晶体的再形成和聚合。
尿石形成的诱发因素
正常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 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一旦某种因素破坏了这种平 衡,尿内晶体饱和度过高,抑或是晶体聚合抑制 因子活性降低,均可引起尿内晶体聚合,导致尿 石形成。此外,下列因素对尿石的成因有明显的 诱发作用 :
尿路平片(KUB )
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可以在KUB上显影。通过KUB 根据结石在平片上的密度,可以初步判定结石的成分。 各种成分的结石在平片上的显影程度依次为:草酸钙 结石、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胱氨酸结石、含尿酸 盐结石。单纯尿酸结石和基质结石能透过X线,不能 在KUB上显示,称为透光结石或阴性结石。但是临床 上单一成分的结石很少见,多数是以某一种成分为主 的混合型结石。因此在KUB上结石的密度并不一定呈 均匀一致。KUB上的高密度影有时需与胆囊结石和腹 腔内的一些钙化影例如肠系膜淋巴结钙化、静脉石和 髂血管淋巴结钙化等相鉴别,此时可加行侧位片或 IVU。
输尿管结石的分段
1.解剖学分段
2.影像学分段

输尿管起自肾盂,终于膀胱 三角,长约25~30cm,粗细 不均,平均0.5~1.0cm,有三 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位于肾 盂与输尿管的移行处(直径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便于影 像学上输尿管结石位置的描 述,通常也将输尿管分为三 段。其分段标志为骶髂关节。
管,从骶髂关节下缘处开始 穿过盆腔终于膀胱。
确定输尿管的分段有利于输尿管结石的定位,从而指 导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解剖学分段更适合于解剖学 研究和开放结石手术。影像学分段方法更为放射科医 生和泌尿外科医生所熟悉。鉴于目前输尿管结石的主 流治疗手段为输尿管镜、经皮肾镜、ESWL以及腹腔 镜等微创治疗方法,因此推荐使用影像学分段方法。
X线腹部透视 可见隔下游离 气体
持续性剧痛,上腹部压痛, 血尿淀粉酶值
向腰背部放 可有腹肌紧 升高,白细胞
难以直接显示结石,故一般不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检查。
但是由于MRU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不需造影剂即
可获得与IVU类似的图像,能够了解输尿管结石所引
起的尿路梗阻情况。因此,对孕妇、严重肾功能损害
或对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行X线检查、IVU或CT的患
者可考虑采用。
输尿管镜检:需麻醉,直观。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检查不能直接显示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病理生理
1、直接损害 尿石可引起尿路粘膜充血、水肿、破溃、出血,结石
的长期慢性刺激有时可引起尿路上皮癌变的可能 。 2、梗阻 上尿路结石常造成尿流梗阻导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
损害肾组织及其功能。 3、感染 尿石对尿路上皮的直接损害多伴有感染,特别是引起
尿路梗阻时,感染则更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 盂肾炎、肾积脓及肾周围炎。
⑤精神、性别、遗传因素: 高度职业紧张状态的人群发生率较高,与下
丘脑垂体对尿浓缩及成分的调节失常有关。女性尿石发生率远较男性低,可 能与女性尿内枸椽酸浓度较高,有助于防止尿内结晶的聚合有关。与遗传的 关系比较明显的只有胱氨酸和尿酸结石,在大多数结石患者找不到遗传因素。
2.泌尿系统的局部因素
①尿路感染:菌落、脓块、坏死组织等均可构成结石核心, 细菌中特别是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将尿素分解成氨 的作用,从而使尿液硷化,有利于磷酸盐、碳酸盐的沉淀 而形成结石。
尿酸值等,以进一步明确结石的病因 。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 2、CT平扫 3、腹部平片(KUB) 4、静脉尿路造影(IVU) 5、CT增强+三维重建(CTU) 6、逆行肾盂造影(RGP) 7、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8、输尿管镜检查 9、放射性核素扫描
超声检查
但是,可以提供肾脏血流灌注、肾功能及尿路梗阻情
况等信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估具有一定的
价值。
鉴别诊断
见下图表格
病名
肾或输尿管 结石
病史
突然发病,反复 发作可有尿中排 石史
腹痛部位
腰背部或下 腹部
腹痛性质 腹部体征
特点
阵发性绞痛,肾区叩击痛、 尿中有红细胞,
向外阴部放 下腹部压痛, X线平片及尿
关系更为明显,主要是营养缺乏问题 。
③长期卧床:骨折或截瘫的病人,长期卧床常可引起骨质脱钙,尿钙增加,
同时由于尿液滞留、并发感染,尿中很容易形成尿石。
④生活环境:尿石在某些地区的多发,可能与地理、气候、水源及饮食习
惯等因素有关。天气炎热、出汗多、尿液浓缩,水和饮食中含有过多的矿物 质成分如草酸盐、尿酸盐等,易引起结石的发生。
静脉尿路造影(IVU)
IVU一般应结合KUB进行,可以了解尿路的解剖结构,进 一步明确结石的位置、尿路梗阻的情况以及对肾功能的影 响。此外,IVU还可以发现KUB上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 并能与腹腔内的钙化影相鉴别。对常规剂量显影不良时, 可行大剂量造影以了解患侧的肾功能情况,这对治疗方法 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碳结合力检查、钾、钠、氯、肌酐等 。 2.并发急性感染及感染较重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
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 3.尿液检查 :白细胞、红细胞升高,亚硝酸盐 (1)尿常规:蛋白阴性或微量,酸碱度因结石成分不同
而异。镜检可见红细胞,如合并感染,可见到脓细胞, 有时尿中可见到结晶和结晶团块。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待出现 肾积水或感染时才被发现 。
(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较大的结石,在 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或引起积水,多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 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和刺激, 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பைடு நூலகம் 如刀割样,沿患侧输尿管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有 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脉弱而 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疼痛常阵发性发作,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 突然终止或缓解,遗有腰、腹部隐痛。如输尿管下段结石,尚可 引起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等。疼痛以后,有的患者可从 尿内排出小的结石,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