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案例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案例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

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案例三:17岁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环节四:火眼金睛
王大锤:虽然我只捡了工地上的一个铁卡子,但通过同学们刚刚的讲解我了解到我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但为什么我走到路上还是有人叫我犯罪份子?难道只要违法就是犯罪吗?
请大家帮助大锤解决疑惑。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图片指导
通过学生对图片的展示和选择,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违法犯罪的区别。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小组讨论并拍代表发言。

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让学生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