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复习备考策略

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复习备考策略


古代诗歌阅读的启示
1、诗歌鉴赏题“五看”,注意从整体上把握 诗歌大意: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象 选择题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情 感的载 体把握 感情的 切入点
利用 它来 理解 诗作
古代诗歌阅读的启示
1、选择题容易出现的易错点: 意象理解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因此在复习备考训练时要多角度组题,多方面考 查练习; 2、各类题型答题思路答题技巧的归纳总结; 3、古诗鉴赏的主观题一定要用术语作答。注意从不 同的角度分层分点去回答问题,并且要做到语言 表述的准确性。 4、多背诵——加大古代诗歌阅读和背诵积累,培 养语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 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 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 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 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 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 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 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 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 ,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 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 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オ能探索出一条能够 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论述类文章的启示
1、改变就选项讲选项的断章取义式讲法。平时讲课时 注重对文章脉络的梳理,训练学生筛选整合文章关 键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主旨 2、注重多种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训练:自然、社会 、科学、考古、文化、生活等 3、注意做题的规范思路: 梳理文本:抓关键词句(做好勾画) 审清题干:正确、错误 比照原文:理解,关注大语境,注意联系上下文 辩证优选:读全选项,准确把握 4、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归纳,典型错题的整理
文言文阅读的启示
1. 断句的备考策略: A、注重课本诵读,关注课文中加“顿,逗,分,句,问,冒,叹 ”号之处,形成良好的语感。 B、增加经典断句小练习。 C、适当归纳方法,断句注意理解上下文语境,抓对话标志,注意 虚词等
2. 文化常识依旧源自教材,提醒考生要注意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需 要注重积累,并扩大文常积累范围。 3.准确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精神品质,特别要学 会利用好文意理解题
三)默写
• 1、在分值上由5分重新回归6分,隐含的信 息可能也是新课标对名篇背诵的重视。 • 2、名句默写所给的三道题均未超出考纲要 求的64篇的范围,所选篇目和名句都比较 常见。 • 3、两道属于高中知识,一道属于初中知识, 两文一词,时间跨度大,考查范围广。考 查的内容较为常规,难度不大。
名句名篇默写的启示
4.古文翻译一定要尽量采用直译的方式,坚持字字落实的观念,不可 丢落关键点,平时可以多训练学生找得分点的意识。
二)古代诗歌阅读
• 14.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 顾它的创作过程。 •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 来抒发心中郁闷。 •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 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 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 1、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采用了以非连续性文本阅 读为基础的新闻阅读这一命题形式。 • 2、材料内容围绕“中国创新实力提升背景下的知 识产权”这一主题展开,秉承2017年多则材料整 合性和重点性提炼的考察,在稳定性的基础上更 有求实性, • 3、命题上进行了分值的重组,由原来的 • “单选3分”+“双选5分”+“简答4分”调整为 “单选3分”+“单选3分”+“简述6分”,总分值 保持常态化。

•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 • • •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7.下列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此题考查读图能 力)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 确的一项是(3分)(此题分值下调) • 9.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 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此题 分值上调)
实用类文本的启示
1.它的解题方法和论述类文本大同小异,必须回归原 文,在原文中寻找依据。 2.注意筛选概括,材料之间的比较,同一个问题可能 会在几个材料中都有所涉及,而观点不同。 3.找准答题区间,审清题干很重要。 4.能用原文的话回答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如需要 生发或概括,请不要任意改换专有名词,专业术语 。 5.回答问题时尽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先概说再分析 ,避免一条多点和多点一条。 6.如果是两问,一定记着分问作答,否则不容易得满 分。
1.深入理解初高中64篇重点词句的意思。考查情境 千变万化,只有深入理解名篇的意思,才能以不 变应万变。(初高中文言文翻译教材) 2.重点训练易错字,前后句的顺序。 3.古文默写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清楚,要一笔一 划的写。 4.背诵的功夫应该用在平时(早读利用好)。重点 句子要不停地一遍一遍地过。
三、语言文字运用
学生诗歌鉴赏存在的问题
古代诗歌阅读学生得分偏低,暴露诗歌教学中 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积累有限,诗歌常识匮乏。比如一些常见意 象的含义和作用,常见的思想感情归纳,诗歌分 类等。 2、对诗歌不敏感,读不懂诗歌大意,不能知人论世 ,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明白出题 者的意图。 3、归纳总结不够,只满足于单纯的做题,不能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相关术语不会,遇难而退,对 诗歌鉴赏题目有畏难情绪。
纵观整个试题的变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择题的分量有所调整,由2017年的43 分变为了39分,取消了双向选择题; • 2、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到了对小说的考查,主观 性试题旨在打破常规,如5、6题分别考查了人物 心理和幽默手法的运用,难度还是稍有增加; • 3、名句默写理解文本的难度降低,分值回归到以 往的6分;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 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 分) •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 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分)
• 选文老舍先生的《有声电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 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与2017年的散文相比,在文本阅读 和理解上更容易,然而在命题上以分析“市民面对新奇事 物的具体心态”来增加难度,让学生容易理解文本而不好 理解命题; • 与之前的小说命题相比更有针对性,不再是笼统的有规律 的“三要素”命题方式,而是让学生“举出三处手法不同 的例子”并简要分析,这是从文本的较小“单位”即手法 上来设题,更体现出了对学生“个性化”“自由化”解读 的考察,是“个性赏析”与“共性知识”的兼容。
纵观整个试题的变化点,主要体现在以 下七个方面:
• 4、语言文字运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 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 • 5、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20题首次出现了对 “启事”的修改; • 6、增加了对仿写句子的考查,如21题就是典型的 限制性仿写句子题型; • 7、作文回归传统,改变了时兴的“任务驱动作文” 占主流的形式,依然考查新材料作文。
•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 1、分值由11分变成9分,原5分的“五选二”(选 误)的多选题改为3分的单选题。 • 2、从文本上来看,选择了宋代诗词作家陆游的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属于题赠诗, 难度相对较小。 • 3、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观题侧重于对于意象作用 的考查,淡化了情感的分析,更强调物象具体的 “实际”作用,即偏重理性考查。
反映考纲,凸显变化,趋于综合,彰显能力
这样的试题命制突破了“年年岁岁题相同“的平 稳格局,展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变革高考,寻求突 破的决心,命题使得语文成绩的区分度明显增强。
一、现代文部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了袁梦倩《“被遗 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 隐私边界》,着重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 能力,理解文章论证方式的能力。 • 2、和2017年的社科文阅读相比较,对于学 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 试题的连贯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了老舍的《有声电影》,从 文本上来看,属于小说阅读,是在2017年散文命 题基础上所进行的又一次变革,展示了命题人的 反押题意识。 • 从分值上来看,试题赋分上,趋向于对主观题的 重视,客观题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手法, 主观题主要考查了分析人物心理和分析作品的幽 默语言。这种深入文本内部的考查形式,在难度 上有所增加。
--洮南一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