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组长:(总经理)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技术科长)(机电科长)下设三个业务组:监控组机电组设备维修组工作职责组长: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全面领导工作。
常务副组长: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全面管理工作。
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协助常务副组长负责本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具体管理工作。
监控组:负责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和监测各分站数据的上传并定时对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机电组:负责本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电源和线路安装和维修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组:负责本矿井下作业管理系统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时对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人员管理系统值班制度为保证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监控值机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值班人员必须参加市级组织的统一培训,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上班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着装整洁,精神饱满、高度负责。
三、值班人员班中必须保证双人双岗,24小时轮岗值班,严禁空班漏岗。
四、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值机人员必须做到监控主机专机专用,不得从事非监控工作的其它活动。
五、监控人员班中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上报矿调度室,并按规定逐级上报,严禁擅自做主或迟报漏报。
六、监控人员班中应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并按规定上传有关数据,做到记录真实,上传及时。
七、值机人员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接班清楚明了,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人员管理系统岗位责任制为保证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矿人员定位监控系统运行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控人员要持证上岗,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上下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观察人员定位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二、监控人员每班必须和井口考勤人员核对入井人数,并上报调度室。
三、监控员监测人员超时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马上和井下核对查明原因,并上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四、井下分站出现故障或人员定位识别卡发生异常时,应及时联系维修工进行处理或更换,并填入故障登记表。
五、维护人员应遵照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有关规章制度,对线路和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六、监控人员应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执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监控,不准空班脱岗。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交接班制度为保证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监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为明确职责,交接班时,双方应履行交接手续。
接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达,由值班员查阅交接班记录薄,了解有关运行工作事项,确认各项工作无误后,由交班、接班人员先后在记录薄上签名,完成交接工作。
二、当值班人员因故提前离开或迟到,应有专人代替,亦应办理交接手续,绝对不允许不办理交接手续而离开岗位。
交接班禁止使用电话等通讯方式或在途中进行交接班。
接班人员未到岗位,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监控室。
三、交接班手续未结束前,一切工作应由交班人员负责。
交接班手续结束后,一切工作应由接班人员负责。
交接班的内容一律以记录和现场交接清楚为准,凡遗漏应交代的事情,由交班者负责;凡未交接清楚的事情,由接班者负责;交接班双方都没有履行交接手续的,双方都应负责。
四、交接班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着装整洁、精神饱满、高度负责。
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及处理制度一、当井口考勤人员发现人员监测系统显示入井人员和井口不一致时,应立即上报调度室,核实人员具体位置,发码器携带情况以及是否正常。
发现不正常时应立即通知携卡人员班后到监控室修理或更换并记录。
二、发现井下人员超时,监控人员应立即上报调度室,核实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由调度员协助处理。
如因井口分站漏读引起,则由监控室值机人员在系统软件上人工修正。
三、当系统运行不正常时,应立即启用备用监控主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四、井口或井下分站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维护人员进行修理,并通知井口考勤人员,数据以井口考勤房记录为准。
同时对故障现场进行组织抢修,在规定时间内本单位不能排除的故障,要及时请维护厂家技术援助。
五、在故障期间,对上级指示要及时传达,认真执行。
人员管理系统操作规程一、监控值机人员应熟悉本矿所在网络使用的IP地址、服务器地址等基本功能。
二、熟练联网软件的操作、普通故障的处理及维护工作。
三、经常分析查看联网软件监测数据,掌握监控软件的各种操作方法程序。
四、不得随意开停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屏幕始终显示人员定位监控软件界面。
五、监控设备电缆应定期维护、避开吊挂,不得与动力电缆共杆或共钩。
六、临控主机应使用不间断电源供电,分站应每月维护一次,清理杂物,每天检查主机供电线路、传输电缆一次。
七、值班人员应密切注意人员定位监控数据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汇报主管领导。
八、监控主机必须做到“专机专用”,不得兼作它用,不得在监控主机上玩游戏或进行与系统无关的任何活动。
人员管理系统控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为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的管理,使人员定位监控系统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一、根据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监控数据应及时公布、及时填写,出现数据异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填入运行日志。
二、每月1日当班人员做好人员定位监控数据的备份,存入硬盘,不得随意更改监控数据。
三、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的备份归档,并要求集中保存,保存期限至少2年。
四、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备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备份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数据保管柜中。
五、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数据保管地点应注意防火、防潮、防尘等。
人员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一、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接触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等监控室的一切设备设施。
二、专机专用,严禁在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计算机上打印文件、玩游戏等做和系统操作无关的一切事情。
三、除管理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能随便上机操作,以免引起操作错误,使系统文件丢失。
四、严禁其它计算机接入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网络,严禁在监控系统主机上使用一切外来或不安全的U盘、软盘、光盘、硬盘等存储介质。
五、监控主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改用备用机。
对主机进行清扫灰尘等维护工作。
六、对有关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其它各类设备,非专业人员也不得擅自操作。
专业人员操作除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外,还要按说明书要求定期保养维护。
人员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一、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顶板不小于300mm。
二、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分站属高精设备,运输、安装、调试时应轻拿轻放。
三、传输分站和读卡分站严禁随意移动、搬迁、影响巷道施工时,必须经机电部门及维护人员同意,并得到调度室同意后方可作业。
四、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分站电源线必须接自开关电源侧,严禁接在负荷侧。
五、各分站电源由供电区队负责、严禁长时间停电,如有开关跳闸,应及时恢复供电。
六、出现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非专业人员严禁私自开盖作业。
人员管理系统巡回检查维护制度为搞好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切实有效的控制系统设备故障率,使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特制定如下规定:一、在生产过程中,井下监控人员必须每班对所有设备进行巡检一次,观察有无异常,设备有无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
二、井上监控人员每班必须对主机及传输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有故障的及时修理,需更换的应当及时更换。
三、每周井下监控人员必须对井下的线路和设备卫生进行一次清理。
四、设备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必须将井下设备全部升井进行全面检修。
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为确保我矿安全人员定位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稳定、可靠、正常运行,加强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发挥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2、建立企业的人员定位系统,保证矿级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传递真实有效的安全数据。
3、煤矿企业的人员定位系统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要求,安装产品合格、数量足够、位置正确的基站,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4、确保网络畅通,24小时正常可靠运行,未经许可不得变更设置和参数,更不得挪作他用。
5、各级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由专人负责运行和管理,配备专业的网络管理技术人员。
6、建立值班制度、操作规范等管理制度,认真填写运行日志,并定期进行检查。
7、建立对网络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制度,保证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8、配备的IP电话,是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专门用于安全生产的调度指挥和网络调试,固定在机房和调度室并保证畅通。
9、建立专用各类井下基站、线路等检查、验收的责任制度,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校验。
10、保证网络机房信息安全、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空调系统、UPS电源系统等相关设施的完好及运行正常。
12、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信息网络从事危害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或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活动,不得利用网络传播和发送与安全生产无关的其他信息。
13、网络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为运行操作人员和用户设置密码,密码要注意保密,定期更换。
用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工作,不得越权操作。
14、监测专用计算机不得运行与监测系统无关的任何程序,严禁打字、上国际互联网、玩游戏等,上述现象一经发生,必须严肃处理。
15、监控室内微机必须配备指定防火墙设备,最大限度保证封闭网络漏洞,不受黑客攻击。
16、监控室内微机必须配备防病毒服务器及指定网络版防病毒系统,各应用服务器、网络工作站安装相应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7、实时监测网络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和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系统升级。
18、定期用磁带机备份监测数据库信息,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19、网络出现故障要立即报告,积极组织抢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并将发生故障的时间、现象、原因等及处理办法、恢复时间等做好记录。
20、通信线路出现故障要立即与线路运营商取得联系,积极配合检修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21、系统操作人员应由具备煤矿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并要求相对保持监管系统操作人员的稳定性。
22、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系统运行技能和通风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发证后,方可上岗。
23、要配备熟悉计算机和煤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和维护。
24、各信息网络系统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发生重大隐患未及时处理、上报的,由矿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事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