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

怎样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

怎样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摘要: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显示的对象和显示是否适合人的需要以及社会需求而产生的社会体验。

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语文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

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中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这种感情是否冲向灵魂的深处,是否与读者产生共鸣,往往是衡量作文质量的关键。

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一是感受生活,孕育情感;二是围绕作文,调动情感;三是研究技巧,渲染情感;四是深思多写,升华情感。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真实情感
怎样培养真情实感呢?怎样让中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实情感?笔者就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感受生活,孕育情感
所谓真情实感也即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情感从生活中来,自然、社会、人生都是写作的沃土。

所以要获得实感,根本的经验就是去实感生活。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走向广阔的创作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作与实感生活极为密切,没有生活经历也就没有写作,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还
得用心去感受生活。

二、围绕作文,调动情感
把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做人、做文的综合素质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摒弃消极的情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领悟、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去发现社会、祖国的变化,从而产生真正的情感,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凭空捏造。

2.结合教材调动情感。

学生生活面窄,学习任务又较重,所读的名著也有限,所以学生的情感调动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在教学中对文学作品分析的引导,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才能使学生的情感积淀得越来越深,写文章时才会有真情实感。

3.推荐阅读文学名著、历史著作、名人传记。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的书籍能开阔学生的视角,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研究技巧,渲染情感
学生的作文往往语言平淡,没有生气,是什么原因呢?关键是底蕴不足。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应强调和督促学生积累佳句妙语,有了较多的积累后,学生的作文就能信手拈来,能使文章增添一些色彩。

选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也能使文章增色。

最典型的是朱子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蹒跚地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每一个读过的人不能不为之落泪。

“大道无形,大音稀声”,至真至深的感情是不能用形容词表达的,只能用事情不露痕迹地表
现。

四、深思多写,升华情感
有了真情实感,还应该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人们常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见钟情成功的婚姻却不多。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倾心于他而导致上当受骗。

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

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来支撑,不可能感动作者,更不可能感动大家。

反过来说,要深层地思考,要深刻地认识,要升华情感,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感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

因此勤写作文,深思修改作文,能使你的情感在作文中得到升华。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文要感动人,首先要有真情。

真情是文章的根本,这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最佳切入点,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