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使用与注意事项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是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药。 非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但作用机制同磺酰脲类。 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低血糖发生率较磺酰脲类低;不易致过敏反应。
双胍类
作用特点: ➢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对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无影响,但可降餐后血糖。 ➢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仍有效
双胍类
作用特点: ➢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对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无影响,但可降餐后血糖。 ➢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仍有效 适应症:轻症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及单用 饮食控制无效者。
双胍类
胰岛素治疗
2020/11/14
18
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 GLP-1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
双胍类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DPP-VI抑制剂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09-619.
不良反应: 严重的是乳酸性酸血症
苯乙双胍(70年后弃用) 胃肠道反应 肝、肾损害
双胍类
禁用于: 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
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 肝功能不全 严重感染 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3.
磺酰脲类
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 1、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好的患者。 2、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 3、体重正常或者偏轻的患者。
磺酰脲类
不良反应:
1.低血糖症。 药物过量→持久的低血糖(氯磺丙脲) 新型磺酰脲类降糖药较少引起低血糖 2.体重增加。
3.其它,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头晕、 视力模糊、身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
抗利尿作用
尿崩症 对肾性尿崩症无效
促进ADH分泌和增强ADH作用
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
不适合于以下情况:
1、1型糖尿病。 2、妊娠及哺乳期。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只能使用格列喹酮、
瑞格列奈,不能使用其他磺脲类降糖药。 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术
期间。 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间。 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
各类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机理
格列奈类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
增加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 减少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磺脲类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二甲双胍
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 增加葡萄糖摄取
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
21
双胍类
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作用机制: ➢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降低葡萄糖在肠的吸收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及糖的异生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降糖药物使用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定义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2020/11/14
2
疾病分类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 继发性糖尿病
2020/11/14
3
2020/11/14
4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 疫疾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 年,因胰岛素分泌缺 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补充以维持生命。
•继发性糖尿病
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2020/11/14
10
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
2020/11/14
11
2020/11/14
12
2020/11/14
13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020/11/14
14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眼的病变 糖尿病足
• 成年人多见,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 起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为遗传
因素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 • 初期口服药治疗有效
2020/11/14
8
遗传易感 环境 机制
胰腺病理 年龄 症状 体型 酮症 治疗
1型糖尿病
有关联 病毒感染 胰岛素绝对不足 残存10发生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强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 残存30%β细胞以上
成年人 不明显 肥胖/脂分布异常 不易发生 口服药,胰岛素
2020/11/14
9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 后糖尿病自动消失。
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 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
甲磺丁脲( tolbutamide) 第 一代 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 )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第二代 格列吡嗪(glipizide)
格列美脲(glimepride)
第三代
格列齐特(gliclazipe) 格列喹酮 (gliquidone)
宋滇平, 胡睿婷. 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J]. 药品评价. 2012, 9(4):28-32. 杨文英. 磺脲类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杂志, 2004, 20(4): 4a1-4.
2020/11/14
5
1型糖尿病特点
青少年多见 发病较急,症状明显 容易发生急性酮症酸中毒 多为免疫介导发生 口服药治疗无效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020/11/14
6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 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 患者90%以上。
2020/11/14
7
2型糖尿病的特点
磺酰脲类
作用机制: 1、降血糖作用 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通过激活糖原合成酶和3-磷酸甘油脂肪酰转移酶,
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及糖原和脂肪的合成。 特点: 对胰岛功能丧失者(1型糖尿病和胰腺切除)无效 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
磺酰脲类
2.对水排泄的影响(格列本脲、氯磺丙脲)
2020/11/14
15
糖尿病的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
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方案:“五辆马车” 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
2020/11/14
16
2020/11/14
17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