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指导书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验指导书

注塑模具
设计与制造实验指导书
前言
模具制造业近年来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引进。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的飞速发展和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更加快了模具行业的发展。

模具设计已从过去的凭经验、手工绘图,发展到今天通过人机对话,能迅速设计出模具的总图,运用模具CAE可以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状态,确定浇口位置,克服塑料成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模具CAM的广泛应用,更促进了模具向大型、精密、复杂发展。

模具制造周期也大大缩短。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人员要掌握大量涌现的新知识。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同时,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为合理的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模具结构的特点,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望能够给以帮助为盼,这即是我们的初衷。

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可有会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真心希望使用者和相关课程的主讲老师提出批评和建议。

编者
2011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l 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
第三章实验项目 (3)
实验一注塑模具拆装实验 (3)
第四章实验项目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5)
第五章参考文献 (5)
第一章概述
为了使制出的产品零件、塑料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就必须要使设计出来的模具结构先进、合理,因此一副好的模具,应该首先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同时,操作方便,制造容易,使用寿命较长,维修简易等,要想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认真学好《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程,同时,也应该仔细观察典型模具的结构和设计方法,为此,根据理论课程讲解的顺序,特意安排以下两个实验内容,做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

实验一注塑模具拆装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注塑模具的一般结构形式,分清它的组成部分,定模部分、动模部分、成型部分、掐芯部分、脱模部分、浇注部分、冷却、加热部分、排气部分内容,以及斜导柱抽芯结构的动作原理。

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课程的有关章节内容。

2、准时到达实验室,除与实验有关的书籍文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3、保持室内整洁、肃静,禁止随地吐痰,不准喧哗及打闹。

4、爱护实验T具和设备。

5、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6、实验结束,擦好仪器,摆好椅凳,搞好卫生,方可离开。

7、有事要请假,无故不作实验者,以不及格论。

8、凡不遵守本规定,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9、损坏仪器或设备者,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实验项目
实验一注塑模具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各零部件的作用
2.了解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顶出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结构特点
3.掌握正确的拆装注塑模具的方法、
二、实验属性
本次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注塑模具 6套
螺丝刀 6把
内六方扳手 6套
活动扳手 6把
四、实验要求
实验前预习指导书及教材中有关章节,了解注塑模结构特点,掌握正确拆装注塑模具的方法。

实验后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
①、简单画出该套模具的塑料制件草图;
②、简单画出该套模具的装备图;
根据自己所拆卸的一套模具,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套注塑模具分流道采用的是哪一种形式?什么情况下采用潜伏式分
流道?
(2)、注塑模具的浇口类型有几种?试分析每种类型的特点;该套注塑模具采
用的浇口形式是那一种?
(3)、注塑模具中,冷料井的作用是什么?它有几种形式?该套模具中采用的
是哪一种形式?
(4)、注塑模具中,顶出机构一般有几种形式?都有哪些组成部分?简述该套
模具其顶出机构类型特点及各元件的作用。

(5)、侧向抽芯结构通常都用于那类塑料零件?它有几种形式?
(6)、各种模具的开模行程H如何计算?
(7)、导向机构在一套模具中,起什么作用?它有几种形式
(8)、根据自己所拆卸的一套模具,分析拆卸和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谈谈实验后你的体会?
五、实验原理
在一股的拆卸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用力的均衡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依次摆放整齐,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及作用,并分析它的设计、生产、加工过程,之后,再按照“先卸后装”的原理,顺序将零部件组装起来,并检查它的位置安装正确与否,活动零部件要运动自如。

六、实验步骤
1、使用工具将模具打开,确定拆装工艺路线;
2、使用工具将模具主要成型零件,顶出机构拆下,分析成型零件结构,顶
出机构的结构,侧向抽芯机构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关系。

3、测量导向零件,成型零件的尺寸及与模板间配合特性。

4、绘制模具装配图,表明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标注配合部位的配合特性。

5、用清洗剂将零件洗净,涂上黄油,按正确顺序装配好。

第四章实验项目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附录A:
注塑模具中,一套具有侧向抽芯典型机构,一套具有潜伏式典型流道结构,一套具
有一模四腔典型结构,冲压模具中,一套具有复合冲裁结构。

第五章参考文献
1、王贵恒.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2、杨国文.塑料材料.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1.
3、戴吉亮.塑料制品模具设计.上海:上海高校科学技术服务中心,1986.
4、北京市塑料_L业公司编.塑料模具设计.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5、成都科技大学等合编.塑料成型模具.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