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瑞典
75
2
33
垃圾处理方法及其比较
堆 肥
百 100 分 90 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回收利用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 份
美国1960 – 2010年城市垃圾处理情况
- 摒弃传统的消费观和发展观, 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念上的转变 - 树立全民的生态
排水廊道
填埋场基面渗水收集系统
垃圾体
集气花管 PE-HD > 250 排气体 (水洗砾石等) 0.8 m 气体收集系统
1.2 m
表面隔断层 排气层(含排气管) 封顶层 集气井 补偿层
A-A 剖面
封闭管 排水体 20m 集水器(1m1m) 有孔管 5%
5%
1 4 9 8
5
6
7 3
垃圾填埋体的变形问题
- 填埋场的选址和场地的工程勘察已初步形成标准规范 - 填埋场的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已日趋完善 - 阻隔层材料的性能、设计、施工已初步形成规范标准 - 有关垃圾工程性质的研究分析,已奠定的垃圾力学的基础 - 有关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已建立众多的模型 - 有关填埋场渗液的理论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 有关填埋场废物气体的基础研究已比较系统化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垃圾处理的总原则: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生活垃圾 处理
分类处理
全组分处理
其余废物
可回收材料
有机物
可燃物
分捡回收
堆肥
(发电)焚烧 余烬
垃圾的资源化
安全填埋
城市垃圾的处理的主要流程
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方 法 优 点 缺 点
国外垃圾处理方法(%) 国别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瑞士 填埋 60 32 72 85 50 50 15 堆肥 5 9.2 3 20 20 14 焚烧 25 65 25 15 30 30 70
- 有机污染物: 碳氢化合物、洗涤剂、致癌物等 - 其它: 如氮、磷等营养成分、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色、臭的物质等。
生活垃圾的危害:城市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
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 侵占大量土地 - 污染水体
- 污染大气
- 影响环境卫生
- 污染土壤及农作物
- 易引起其它灾害
12
10.体内特殊建筑物的稳定物 11. 基础隔断层的抗滑稳定性 12. 表面隔断层的抗滑稳定性
7 4
10
1
气压
6 9 5 8
11
3
2
垃圾填埋体的稳定问题
1. 表面的变形及不均匀沉陷 2. 表面隔断层的拉应变 3. 基础的变形 4. 基础隔断层的拉应变 5.坡角的变形 6. 管道出口的变形
2
7.渗水管的变形 8. 观察井的变形 9.体内特殊建筑物的变形
表土覆盖层 排水层 人工材料防水片 矿物质密封层 排气层
排水管
排水层 保护层 人工材料防水片 矿物质密封层
3%
边坝
焊接在一起的 人工材料防水片
排水管
地质阻隔层
表面隔断层和基础隔断层连接示例
排水层
2%
渗水 收集系统
排水管 集水井
排水管(300)
人工防水片
排水廊洞
A>8m2 回填粘土 基础封闭系统
- 投资适中,占地少
- 只处理有机成分
堆 肥
- 无害化程度高
- 有农用价值
- 运行费用高
- 销售受限制 - 工艺和设备复杂 - 场地受限多 - 占地量大 - 管理水平要求高
- 减量、无害化程度高 - 投资及运行费用高 焚 烧 - 热能可利用 - 处理量大,价格低 安全填埋 - 工艺相对简单 - 是最终的处理方法 - 使用年限长,占地少 - 垃圾的热值含量高
– 联邦德国Neumuenster垃圾填埋场
国外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垃圾,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行为中产生的、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 的条件下不具有使用价值(或者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弃物质。 全世界每年生产4.9亿吨垃圾。其中,中国城市垃圾就占到1.3亿吨,并在 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仅北京市,日产生活垃圾总量就达2.09万吨,相
国外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岩土工程研究所
一. 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概况 - 我国城市垃圾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 - 国内外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 - 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对策
二. 国外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 场址及垃圾填埋场的组成 - 基础隔断层和表面隔断层的构成 - 沼气和渗水搜集系统 - 垃圾体的填筑 - 有关垃圾填埋场的岩土力学问题 三. 国外现代垃圾填埋场实例介绍
土地利用状况
噪音影响 感官接受 社会影响 美学影响、监测条件
地下水状况、地表水文条件
湿地、地貌条件、斜坡 受威胁的物种情况 空气质量、气味、洪水泛滥
决定垃圾填埋场场值的因素
废物垃圾
垃圾填埋场
环境
废 物 屏 障 系 统
密 封 屏 障 系 统
地 质 屏 障 系 统
填埋场的多重屏障系统
表土覆盖层
表面隔断层 排水沟 竖井
集气管250
A
A
排水层 封闭层
填埋场水平沼气收集系统
垃圾体 填筑方向
Ia
边坝 排水管
II
III
Ia
II
填筑方向
III
填筑方向
Ib
垃圾体的填筑
1. 边坡的稳定 7. 观察井的稳定性 2. 基础的稳定 8. 观察井基础的稳定 3. 边坝的稳定 9. 排水管的稳定性 4. 水压及气压的影响 5. 垃圾体沿基础面的滑动 6. 有垃圾体产生的撕裂
垃圾体表面隔断层
组合阻隔层
垃圾体 排水系统 排水层 排水管
30 cm
(d 2,5mm)
75 cm
底面
矿物质阻隔层 (至少三层)
地基基础
300 cm
填埋场基础隔断层的构成
组合阻隔层
人工材料密封层
垃圾基础隔断层
保护层 (如沙和土工织物等)
矿物质密封层 排水管 边坝 填埋场公路 2% 集水井 2.2 % 垃圾体 1%
当于两座半景山的体积。
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达75万亩,我国668座城市中已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带所
包围。垃圾无序的胡乱堆放,导致了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垃圾灾
害是 2 1世纪的最大公害之一。
我国城市垃圾面临的严峻形势
生活垃圾中的主要污染物
- 有害微生物:病毒、病菌、寄生虫卵、害虫等。
- 无机污染物: 主要是重金属如汞、铅、隔、锌等,也包括一些金属离子
有关垃圾填埋场的研究成果
- 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上的调整, 实现清洁生产
- 重视回收利用和治理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对策
垃圾填埋场的组成及布置(一)
垃圾填埋场的组成及布置(二)
经济因素 土地开发
政治因素 考古与历史文物
环境因素 土质条件、地质条件
公用效益
场地交通 机动性 容量 开发运行与维护 费用与已有废物 管理系统的协调性
气体收集 基础隔断层 地基基础 垃圾渗水 经处理的地质屏障 和地下水的距离

圾 体
渗水收集
气体导管 渗水导管
地质屏障
地下水
垃圾填埋体的主要构成
植被
100 cm 30 cm 50 cm 30 cm 50 cm
表土覆盖层 排水层
人工材料密封层
矿物质阻隔层 排气层
补偿和排水层
垃圾体
填埋场表面隔断层的构成
十一月市政培训班的网址:
/item.htm?id=17133241790&spm=2014.21600715.0.0
12年过的一级市政和造价师 一次性八门 /372227696/blog/1411052872 携手十一 通过市政 qq群:136816564
渗水收集管
人工地质阻隔层
填埋场的边坝及其构造示例
超过 100G的市政课件下载地址: /share/home?uk=3308272875
/csdyIWL5GyREI(提取码:a43d) /cgNbKsknwtuxm 访问密码 d5c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