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4 化学平衡的移动 知识点梳理

选修4 化学平衡的移动 知识点梳理

第三讲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知识梳理】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v(正)、v(逆)变化情况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压强m+n≠p+q增大压强减小压强m+n=p+q 增大压强减小压强温度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催化剂使用催化剂【特别提醒】①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②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对应练习】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小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v正(CO)=v逆(H2O)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的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3.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 O2 2SO3,Δ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63mol4.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 △H = Q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5.已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2A 2(g)+B2(g)2C(g)ΔH= -akJ/mol (a>0)(1) 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A.c(C)=2c(B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v逆(A2) = 2v正(B2)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2) 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填序号)A.及时分离出C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B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知识梳理】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K=【特别提醒】①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②固体或纯液体浓度可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只包括气体和溶质的浓度;例如:Fe 3O4(s)+4H2(g) 3Fe(s)+4H2O(g) K=Cr 2O72-+ H2O 2CrO42-+ 2H+K=③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例如:N 2+3H22NH3 K1 =1/2 N 2 + 3/2H2NH3 K2 =2NH 3 N2+3H2 K3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 利用K值可以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反应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 p C(g)+q D(g)在反应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叫做该反应的浓度商(Q),Q = 若Q<K,反应向方向进行;若Q = K,反应向方向进行;若Q>K,反应向方向进行。

(2) 利用K值与温度的关系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基础练习】1.某温度时,反应SO 2(g)+1/2O 2(g)SO 3(g)的平衡常数K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K' 应为( ) A .2 500 B .100 C .4×10-4 D .2×10-22.当把晶体N 2O 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 2O 4(g)2NO 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 2O 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c 2(NO 2)c (N 2O 4)值(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3.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aq)I 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t /℃ 5 1525 35 50 K1 1008416895334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I 2 (aq)+I -(aq) I 3-(aq) 的ΔH >0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3-)减小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大于6894.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

工业上可利用CO 或CO 2来生产甲醇。

甲醇制备的相关信息如下表:(1)反应②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2)据上表信息推导出K 1、K 2与K 3之间的关系,K 3 =______________(用K 1、K 2表示)。

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 2(g)、CO 2(g)、CH 3OH(g)、H 2O(g)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此时(选填“>”“<”“=”)(3)若某温度下反应①从开始到平衡CO 和CH 3OH 的浓度变化如图一所示,则用H 2浓度变化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H 2) = ,若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 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 变到B 时,平衡常数K A = _______K B (选填“>”“<”“=”)(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可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 A .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CO 2(g)或CO(g)的浓度不变5.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2O3(s)+CO(g)2/3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1000 1150 1300平衡常数 4.0 3.7 3.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H______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2O3、CO各1.0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__________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A.减少Fe的量B.增加Fe2O3的量C.移出部分CO2D.提高反应温度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4)在1LA B C Dn(Fe2O3) 0.350 0.027 0.080 0.080n(CO) 0.010 0.010 0.010 0.050n(Fe) 0.100 0.064 0.080 0.080n(CO2) 0.035 0.088 0.040 0.050【能力提升】1.N 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 O2(g) △H >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000s时转化率为50%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K1> K2,则T1 < T2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N2O5)>5.00 mol/L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mol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0()t/min 2 4 7 9n(Y)/mol 0.12 0.11 0.10 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考点三:化学平衡图像【基础练习】1.可逆反应aA(g)+bB(g)cC(g) +dD(s),△H= Q kJ/mol,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反应速率v、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T1<T2,Q>0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a+b>c+d2.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体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ΔH>0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g)+N(g) Y(g)+2Z(?),产物Y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Y%)不同温度、压强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Z是气体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Z是固体或液体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Z是气体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Z是固体或液体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能力提升】1.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 X和1mol Y,分别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X(g)+Y(g) 3Z(g),Z的含量(Z%)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是500℃时的图象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D.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2.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 △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B.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1:3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D.推测在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3.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 2(g)CH3OH(g) △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υ(a)>υ(c) ,υ(b)>υ(d)C.平衡常数:K(a)>K(c) ,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考点四:与反应速率及平衡相关的实验1.NaHSO3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时即有I2析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