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市政井盖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市政井盖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2、城市井盖分析
井盖的破损、确实等问题,对市民生活及城市形象影响极大。 城市井盖管理的难度在于: 井盖数量多、布局分散、环境复杂、权属多样、质量监管等困难、导致养护效率低下。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管理外,还需要在技术方法创新,将现有的物联网智能技术应 用到井盖上。
3、城市内涝面临的挑战
智能监测报警
本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l 远程控制自动开闭井盖锁具; l 现场经指令密码授权后自动开闭井盖锁具; l 停电等紧急状态下使用专用工具井盖内部/外部手动开闭井盖锁具; l 监控后台通过电子地图展示井盖所处位置、状态、报警信息(片区责任人员会同时收到报警信 息),监控人员可及时指派维护人员现场处理并快速解决安全隐患。
感知层由井盖监控器、RFID 标签和读写器(手持式PDA)组成。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 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 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3 Part three
井盖安全综合服务平台
1、井盖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1.1、井盖信息化管理建立井盖数据库
根据普查数据输入城市道路网上各种井盖的数据信息,显示出安装了标签的井盖。点击井盖,可以查询 井盖的详细信息,例如井盖图片、井盖身份证、时间轴等。现场通过标签堵头可以读取安装了标签的井 盖的身份信息。
新理念。
事件联动
• 对接入的系统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各系统和数据之间的联动; • 提供安全工作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事后分析的信息手段支撑,对各类安
全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和有效处置;
应急指挥调度
• 对预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形成应急指挥调度方案并实时指挥调度; • 针对性演练和事后评估,完善预案,形成指挥调度指导方案;
1.4、微信公众平台
1.5、井盖公众责任险
1.5、区域井盖综合服务应用及成效
2、井盖巡查与维护
2.1、井盖巡查
2.1、井盖查
2.1、井盖巡查
2.2、井盖维护
3、井盖信息化升级
3.1、加装电子标签
井盖信息化升级
井盖信息化升级
井盖信息化升级
井盖信息化升级
普查与体检
普查与体检
4、解决之道—关键技术
2 Part two
物联大数据平台建设
1、解决方案
城市物联网智能井盖物联大数据平台共分为四部分系统:
电子标签解决方案、开盖报警解决方案、智能锁解决方案、智能水位监测解决方案
2、物联网平台架构
2、物联网平台架构
3、手机端APP无缝对接GIS系统
2020
智慧市政井盖物联网大数 据平台建设方案
前言
本解决提出基于物联网模式的井盖远程监控系统,并结合利用最新的NB-IoT网络优势能实时对盗窃 井盖行为进行报警,并且可以根据内置ID和3D地图及时的上报被盗井盖所处位置,。该解决方案弥补了 以及时的对被盗井盖实施修补,从而快速地解决安全遗患。
系统采用物联网模式,很好的解决了井盖状态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从技术架构上来看,分为三 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手机客户端APP,无缝对接GIS系统 智能井盖物联网架构共拥有以下五大模块:软件系统、手机端APP、云服务器、硬件设备、GIS接口。
3、手机端APP无缝对接GIS系统
4、物联网平台功能模块
5、物联网平台建设意义
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实现数据共享 将所有井盖的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集中到系统平台实现,开放数据接口,避免智能井盖的重复投资 和建设,将数据与各类GIS系统共享,如市政GIS系统、广电GIS系统、移动GIS系统、水务GIS系统等。
城市排数泄洪能力不足;垃圾非法排放,都塞排水管道。
应急体系不完善
城市应急体系不完善,缺乏长效防控机制
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城市内涝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应急管理水平较低
监测手段单一
监测手段单一,无法实时了解涝情。
云端大数据
多头建设、管理、属性、责任不清。
4、解决之道
物联网接入
• 对系统进行集中展示和远程管控;实现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 • 改变传统的井盖安全检查模式,形成以发挥市政主体责任的现代化安全管理
普查与体检
4 Part four
液位监测预警
1、建设思路
2、解决方案
3、建立应急决策支持平台
4、平台功能
5、智能监测井盖
6、应用成效及意义
7、液位监测
7.1、液位监测报警系统
7.2、智能管网水位监测
5 Part five
物联大数据平台功能
1、建立身份标识
1.2、开盖报警管理
第一时间发现并解除井盖的不安全状态
系统即时显示报警的井盖,并将警情实时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尝试自动联系分配抢修人员。 监控人员发现报警后,也可同时通过电话再次通知相关责任人,确认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对警情完成处置后,通过系统反馈,系统确认后解除安全警报,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1.3、APP巡查、签到
1 现状及需求分析
2 物联大数据平台建 设
4 液位监测预警

5 井盖电子标签

3 井盖安全综合服务平台
6 开盖报警系统
1 Part one
现状及需求分析
1、政策背景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号) 《意见》提出加强城市排水防老防洪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教完善 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通知》提出各地区要尽快尽力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数字化水平,积极应用地 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应用等技术系统。加快建立具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 合信息管理平台,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对排水防涝工作的支撑。 3、《“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在雨污合流区域加大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力度,暂不具备改造 条件的,要尽快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