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
2) 达到稳态某一分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半衰期,
而与滴注速率无关。当时间相当于3.32t1/2,时,血药浓度 相当于稳态浓度的90%, 当时间相当于6.64t1/2时,血药 浓度相当于稳态浓度的99%。
3)已知期望血药浓度,可以确定静脉滴注速率k0
k0 Cssk.V
6
(二)开放式二室模型
药物
Ke(k10) 中央室
如预测安替比林的清除率仅为其他外展 数据的1/7
.
29
预测方法
前提条件 1,每个种属的PK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2,蛋白结合率相似
3,有关浓度为线性
4,消除过程为物理性
5,有足够的数据回归
.
30
至少4种动物
将70kg体重代入方程 预测人
.
31
二、生理模型法
前提条件
假定药物的组织和血浆药物浓度的比(Kp)等在动 物间是不变的
CT ,ss C A,ss
消除性组织 2)面积法
Kp
CT,ss CA,ss(1 E)
非消除性组织
Kp
AUCT AUCA
消除性组织 药物的清除率
Kp
AUCT AUCA(1E)
Cli nt
Vmax,i K.m,i
体外肝微粒体酶促反
应求算酶活性参数
(Vmax,i,Km,i)
23
四、 种属间药物代谢的比例扩大 (动物种属间比放)
符合这种条件的药物被称为肝代谢活性限速药物(capacity -limited drug)或低摄取(l.ow extraction)药物,如华法林20
低摄取 华法林
高摄取 利多卡因
肝血流对肝清除率的影响
(实线代表正常时,虚线代表肝血流量减少时。
假设肝固有清除率不变。)
.
21
三、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dt
CX0 V
ek
t
C0ek
t
取对数
VX C
C0
X0 V
lnClnC0kt
.
3
2.血管外途径给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dX a dt
ka X a
dX dt
kaX a kX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到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C FX 0 (ek tekat) V(kka)
存在一滞后时间(lag time, t0)
EH =
Cin-Cout Cin
CLH = QH × EH FH=1-EH
EH
Cin
QH:肝血流量 Cin :肝入口处血药浓度 Cout :肝出口处血药浓度 EH :肝摄取比 FH : 肝生物利用度
Cin=Cout Cout=0
EH=0 EH=1
CLH=0 CLH= QH
EH>0.5 高肝摄取药物
EH<0.3 低肝摄取药物
.
18
肝血流、药物的肝摄取.比与药物肝清除率的关系19
利用生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药物的肝清除率用下式表示:
CLHQfu(QC fuLintCLint)
式1
Q为肝血流量、fu是血浆游离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例分数、
CLint为内在清除率(intrinsic clearance)
CLint反映了肝脏药物代谢、排泄的能力。
在动物中建立药物在组织房室中的速率方程, 将有关人体的生理、生化参数代入方程求解
.
32
第四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联合模型
PK
概述
PD
PK-PD 图 3-13.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 药效动力学结合研究示意图33
一、药效学模型
优点:该能够预报最大效应的20%~80%之间的药 效强度
缺点:不能预报药物的基础效应和最大效应
定义为药物在消除脏器中的消除速度与从该脏器流出血液中
游离药物浓度的比值
当fu×CLint>>Q时,根据式1, CLH=Q
即药物的肝清除率与肝血流量相等。
符合这种条件的药物被称为肝血流限速药物(flow-limited drug) 或高摄取(high extraction)药物,如利多卡因
当fu×CLint<<Q时,根据式1,CLH=fu×CLint
第3章 药代房室动模型力的学判定模型
.
1
第1节 房室模型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
血
最低中毒浓度
药
达峰时间
药峰
浓
浓度 安全范围
度
最低有效浓度
吸
收
分
布
代谢排泄过程
过
程
潜伏期 持续期 残.留期
时间
2
二、房室模型理论 (一)开放式一室模型
1.静脉注射给药
K:消除速率常数
dX kX 积分后 Xt=X0 e-kt
统计矩的缺点: 不能提供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细节,
只能提供总体参数。
.
15
第3节 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一、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性质:建立在机体的生理、 生化、解剖和药物热力学 性质基础上的一种整体模型
.
16
二、药物在组织中的命运
基于生理特性的组织 房室模型
药量变化速率=进入速率-输出速率-消除速率+合成速率 血流灌注速率限制性模型(perfusion-rate limited)
是指单位时间内多少表观分布容积内的药物被清除掉。
Cl
( dx)dt 0 dt
Cdt
X0 AUC
0
对于血管外途径给药,则:
Cl FX0 AUC
.
12
二、MRT与半衰期关系
1. i.v.给药
.
1 k
t1/2 0.693
2. 血管外给药
11 MR ex.eTkka MR ivTMAT
概述
统计矩(Statistical Moment)的概念: 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中的统计矩方法为理 论基础,对数据进行解析一种方法。
统计矩的特征参数***
1.零阶矩 AUC
反映体内药物量
2.一阶矩
MRT (mean residence time) 平均驻留时间
反映速度的参数
3.二阶矩 方差(variance of mean residence 反映MRT的差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快速耐受性(受体的下向调节或非活性产物增多)
2)形成抑制代谢物
3)立体选择性代谢仍然用消旋体. 表示。
3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time,VRT) .
10
统计矩的优点: 不依赖动力学模型
用统计矩的条件: 药物的体内过程属线性动力学
各阶统计矩的计算
1.零阶矩
AUC c(t)dt
0
2.一阶矩
MRT0
tC(t)dt
AUM
C
AUC AUC
3.二阶矩
误差大、结果不肯定、应用价值小,故不用
.
11
用统计矩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清除率
BW×CL= aWb
3,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
CL=aBSAb BSA=KW 2/3K:体形系数
.
28
2,异速增大方程具有经验性
借助于经验来考虑体积、时间和动力 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3,异速增大方程对预测解剖和重量功能 的参数结果较理想,但不能预测蛋白结合 及代谢转化过程的参数
C F0 X (ek(tta)e ) ka(tt0) V(kka)
.
4
3.静脉滴注药物代谢动力学
假定静脉滴注给药速率为k0, 得到体内药量的速率方程
dX dt k0 kX
解方程
C k0 (1ekt) kV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
当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
C ss
k0 kV
.
5
定义任意时间血药浓度与稳态浓度比为fss, 即:
Ct=A e- a t + B e- b t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程序
PCNONLIN, 3P87, 3P97, PK-BP-NI等
.
8
a bk10k21 abk21k12k10
A X0(ak21) VC(ab)
B X0(k21b) VC(ab)
V c
X0 A B
.
9
第2节 统计矩理论为基础的非房室模型
F(B)=aBb F(B):有关解剖生理学参数
B:体重
lg F(B)对lgB做直线回归 a:体形变异系数
斜率为b
b:体形变异指数 常数
药物间的主要差别在于a
多数组织重量的b约等于1
与机体功能有关的b在0.65. -0.8之间(GFR,耗氧量25等)
帕尼培南(碳青霉. 烯类抗生素)
26
氨替比林
内 在 清 除 率
f ss
C C ss
从而可以计算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某一分数fss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假定该时间相当于nt1/2,由3-19式得到: n ln(1 fss)
静脉滴注给药存在下列特征:
0.693
1) 按恒速滴注给药, 血药浓度随时间递增,当时间趋
无穷大时, 血药浓度达稳态。对于同一药物,稳态浓度
大小取决于滴注速率。
MAT:平均吸收时间 MAT=1/Ka
3.短时间静脉滴注给药
MRTMRivTT2
T为滴注时间
.
13
三、稳态表观分布容积
Vss可在药物单剂量静注后通过清除率与平均驻留时 间积进行计算
VssC•lMRTA Xi.U v. •C MRT
k Cl V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