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
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自学欣赏作者描写的画面。
2、通过细节赏析,学习新闻特写的方法。
课标要求
理清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题材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美。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题材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链接中考
考点:动作分解特写写作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巧,犹如慢镜头回放的方式放大瞬间。
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掌握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拓展延伸:(当堂检测,能力迁移)
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在校园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新闻特写。
板书设计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对比烘托侧面描写
教
学
过
程
导入明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调整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充分学习)
一、扫清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翘()首悄()然屏()息敛()声
3、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吕伟跳水这一部分,把其它内容删去?
明确: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来衬托吕伟的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及裁判的评分等,是用侧面描写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教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释疑解难)
课堂调整
三、品读课文,把握情感
4、默读并批注,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提示:从选词、修辞、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
5、细读课文,说说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当堂检测,能力迁移)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2、解释词语:
眼花缭乱:
从容不迫:
如梦初醒:
二、把握内容,体会写法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2、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明确:采用动作分解写作技巧,把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的展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一般。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 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 。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教后记:
年级:八教学内容:《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数:1总课时数:
第2周( 9 月 3日 — 9月 7 日)
主备人:李华奇审核人:张岚授课人: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飞天”凌空》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课文,本课是一篇新闻特写,集中笔力描写了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的一个精彩的跳水的动作,表达了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