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活与消费教学设计 PPT课件
生活与消费教学设计 PPT课件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地位
本单元是理解全书内容的理论基础。消费是 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生产的目的,对生 产具有反作用,本书以“生活与消费”切入,体 现了本单元在全书中的统领和导入作用。掌握本 单元的基本理论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 奠定基础,可以为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参与 经济生活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作为高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身份 是消费者,本单元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
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一组 展示校园生活的系列漫画,主要讲述高一学生李 明和王华的一天校园生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 景入手展开本单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参与探究的热情。
敬请各位评委 批评指导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教学设计
历城四中 田德鹏
一、课标解读 二、内容地位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学习方法 七、教学过程 八、设计意图
一、本单元课标解读
一、本单元课标解读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贯彻课程标准1.1、1.2、1.3的要求。 1.1 规定在本单元教学中要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 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 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2规定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 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 我们生活的影响。 1.3规定在单元的教学中要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 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课标要求,全面开展课标要求 的各项教学活动。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 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正确的 消费原则等内容;理解信用工具的用途、人 民币汇率的变化和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 义、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 能力。如通过对生产、时间、地域、政策 等因素引起价格波动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 概括出供求影响价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如通过对信用卡、支票等信 用工具的了解,学会使用信用工具。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在第一课教学开始,我展示的漫画 场景是早晨的学校超市。李明和王华正在超市购物结账,李明 拿着一张钞票,王华拿着校园卡。
在这里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1、他俩分别是怎样结账的? 2、李明手中薄薄的这张纸片为什么能够换回众多的商品? 3、在古代,人们是否也用纸币购物? 4、王华的校园卡为什么能够购换取商品? 5、超市大宗进货是否也是使用纸币和信用卡呢? 6、如果是在国外,能不能用人民币和校园卡换取商品?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影响价 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 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价值决定价格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五、本单元的教学方法
五、本单元的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当前,高一学生年龄小,参与经济生活少, 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 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同时, 学生思维活跃,探究热情高,在教学中要注重生 生互动,师生互动。
因此,本单元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情境探 究法、讨论辩论法、归纳总结法。
针对鸡蛋价格变化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任务包括: 1、调查餐厅内鸡蛋价格的变化情况,绘图制表。 2、调查不同流通环节的主体,了解造成变化的原因,作出归纳。 3、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鸡蛋价格变化对居民和养殖户造成 的影响。
课上,让学生把调查结果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在课堂上,进行成 果交流、资源共享,以此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探究并分析商品价格变 动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掌握相关的价格价值理论;分析价 格变动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在这一部分中,我设计的 漫画场景是晚上在宿舍里,床铺上王华还在为买手机的钱心 烦,“要是能中500万该多好,还是有钱人好啊。”李明说 “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的就是大爷啊。”
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讨论的话题:金钱是不是 万能的。我把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以抽签形式确定辩题, 然后分组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如关于金钱的名人名言、生 活中的典型事例等,让学生围绕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 金钱应该怎样获得、又应该怎样利用进行辩论,并撰写辩论 文稿。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货币知 识的学习,全面认识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 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通过对价值决 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的学习,树立劳动 价值观,培养竞争意识;通过对消费心理 的分析和消费行为选择的学习,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源自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堂辩论结束后,让学生写出一篇有关的小论文。通 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八、本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八、本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1.整体构建单元教学 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单元的主题,整体设 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 学、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 在活动探究、情景探究和课外实践中体验、感悟,有利于 学生深化知识、内化知识,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3.尊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本教学设计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 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建构知识,有利于 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 热情。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我展示的漫画场景是课间的教室 内,李明王华两人在讨论购买iphone4手机,李明说:“我爸 是大款,钱有的是,明天就去专卖店。”王华说:“好几个同 学都买了,听说功能很强大,我也想买,可是没有钱,真心 烦。”
对此我设计了一个班级辩论会,题目就是:中学生该不该 购买iphone4手机。通过辩论会,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消费的因 素,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消费心理,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培 养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发扬勤俭节约、艰苦 奋斗的精神。
本课以漫画导入,让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场景入手,通 过查阅各种资料,由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并介绍相关知识, 逐步形成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和外汇等经济知识。然 后师生一块进行归纳,对三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从 而形成关于本课的系统知识。
七、本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前2天,我向学生展示了漫画场 景——中午的学校食堂,李明和王华排队打饭时候的一组对话:李 明说:“鸡蛋又贵了,上学期还是6毛一个,前几天涨到了8毛,今 天1块了。”王华说:“食堂又多赚了咱们的钱。”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地位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地位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与消费。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进行消费活动,首先离不开货币这个交换媒 介,二是必须对商品的价格有所了解。有了货币, 了解了价格,才可以消费。正是基于这个生活经 验,教材第一单元,首先带领学生去了解商品货 币理论,然后了解价格价值理论,最后去了解与 消费有关的知识。教材围绕消费生活中常见的商 品、货币、价格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 质,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价格理论以 及劳动价值论,帮助学生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 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活动 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 探索精神。
课堂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 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六、本单元主要学法
六、本单元主要学法
新课程倡导以情景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学 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情景探究中体验感悟,发现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