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三)项目学习计划书模板 (1)

(模块三)项目学习计划书模板 (1)

《丑小鸭》项目学习计划书(一)单位潮阳区关埠镇上底小学学科语文作者一组黄丽纯课题丑小鸭1401期一、项目概述适用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课题简介内容(课题主要内容简介)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

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

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

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

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背景(开展此课题学习的背景,指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可以从学生、社会、前后课程等方面说明)本篇文章背景意图是教育学生为主,当前社会形势竞争激烈,让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善待他人。

现在每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其中,正所谓“教书育人”。

意义(开展此课题学习的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与背景说明相对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本课主要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训练过程中积累词句并学习简单的运用。

《课标》还指出:“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中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再现童话意境之美,让学生在对丑小鸭的外形描写以及所经历的种种遭遇的学习,体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善待他人。

力求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学习团队教师黄丽纯老师学生二年级一班全体学生二、前期分析1.教学目标分析:(此处插入三维目标思维导图(PNG或jpeg格式))2. 学习者特征分析:(可选择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方面分析或细分为起点能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及态度、学习风格四个方面分析)1)智力因素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

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

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

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

2)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里素质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

1)起点能力水平该班是学校的基础班,语文能力水平一般。

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基本水平,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本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

2)认知结构安徒生童话是小学生喜爱的读物,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雕塑、连环画、朗诵等也常以安徒生童话为题材。

二年级学生可能已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知道丑小鸭的故事,通过对本次课题丑小鸭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运用的认知,对文章进行深层鉴赏,品评文章的美,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的认知,并且通过对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理解,体会并学习丑小鸭在恶劣环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他们坚韧、勇敢去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3)学习风格学生在本次课题的研究型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比较一般。

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

聪明活泼主动表现欲强是本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在《丑小鸭》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识字,自我展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4)学习动机及态度学生具有比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

并且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体会词语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真地思考并交流讨论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三、教学策略(此处详细描述教学策略)1、以“先行组织策略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随视频边唱边表演,先感受小鸭子的可爱,再运用生动的导语认读进入要求认识的生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的复习巩固。

接着看课件说出丑小鸭丑的原因,导入新课的学习。

然后用自学提示的方式,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按所给问题进行自学感悟,在感悟交流中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策略:通过多媒体课程资源辅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想象创新,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四、活动阶段设计阶段学生完成项目学习所进行的活动教师的指导活动设计意图持续时间项目实施前1.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2.学生认读生字,跟着老师大声朗读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图片,思考老师的问题。

4.完成仿写。

5.学生朗读文章中的句子,体会生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一、导入课题1.简介作者安徒生。

2.板书课题:丑小鸭(其中“鸭”字写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生书空。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用开火车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2.认读词语:暖烘烘卧在剩下裂开讨厌讥笑欺负(你喜欢这三个词吗?为什么?)孤单篱笆芦苇冻僵幸亏3.在句子中认读生字词: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三、学习课文(一)创设情境,练写“蛋壳”(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插图:哪一只是“丑小鸭”?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样子。

2.课文是怎么写丑小鸭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3.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结合练写“灰”。

4.再次观察插图,仿写句子:别的小鸭子的毛,嘴巴,身子。

拓展仿写句子。

5.仔细看插图中的丑小鸭,想象丑小鸭心里会想些什么。

现在你就是这只丑小鸭,你在想什么?带着感受读句子。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的句子(出示天鹅图),丑小鸭长大了,他变成了——白天鹅。

美吗?1、你能说说他现在的样子吗?2、课文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仿写:()的(),()的(),()极了。

3、指导朗读句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4、出示原著中写天鹅的句子,读一读:“白得闪亮,优美1.通过对安徒生的介绍,让学生对安徒生以及他的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

激起学生走近安徒生以及学习故事的兴趣。

2.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并通过不同的语境进行复习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3.主要抓住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丑小鸭”外形特点的句子,学习积累和运用句子中的如: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4.学习课文中描写天鹅的句子,学习积累和运用词语如雪白的羽毛……并结合原著内容,体会天鹅的美。

40项目实施中1.学生大声朗读生字词,加深词语的语音和认知能力。

2.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并观看插图,思考相关问题。

3.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丑小鸭的心理活动和可能行为,通过对丑小鸭遭遇的学习, 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词句:都有谁欺负它?怎么欺负它?(2)抓住“咬、啄、讨厌、孤单、讥笑、追赶、躲”等词语引导体会。

结合练写“讨厌、欺负”。

(3)小鸟讥笑它,可能会说些什么?(4)受到欺负的丑小鸭哭了,它会想些什么?(5)有了这么多想法,你们看它是怎样做的?2.看到别人都欺负丑小鸭,你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3.自由读五六自然段,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1)着重体会“惊奇、羡慕”(2)伴随着天气变化,它是怎样过冬的?(体会“冻僵、幸亏”两个词语)练写“冰”。

4.有感情朗读五、六自然段。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听音乐读第七自然段,在读中去祝贺丑小鸭。

2.练写“鹅”、“翅膀”3.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假如又回到了养鸭场,人家可能会对它说些什么?丑小鸭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四、总结。

1.把丑小鸭的形象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形象。

2.从“欺负”这一中心词入手,使观察、想象、解词三种能力共生共长,围绕中心句,自然无痕地进行了组句成段地训练,这是其一。

其二,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验丑小鸭的心情,促使学生不仅体会到丑小鸭的“孤单、委屈、伤心”,而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其溢于言表,唤起了内心的情感。

3.抓住丑小鸭在森林里的遭遇、心情,尤其是引导学生想象可能发生的危险,师生互动对话,层层深入地体验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5、利用音乐和画面创设了撩人心扉的动人情境,利用反差,进行对比,同时融“又惊奇又羡慕”等词语的感悟、朗读于一体,进一步拨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40项目实施后1.学生根据自由原则进行分组。

2..学生进行确定小组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3.小组组长委派组员到讲台上讲《丑小鸭》的故事。

4.学生交流讨论丑小鸭的形象意义。

5..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童话里的语言的优美。

1、赏析童话的情节美⑴讲一讲请小组选派代表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⑵想一想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

在出生地,丑小鸭_______;在沼泽地,丑小鸭_______;在老太婆家,丑小鸭_______;在灌木林里,丑小鸭_______;在种田人家,丑小鸭_______;在花园里,丑小鸭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