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2等于()A. B. C. 4 D. -4【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负整数指数幂a-n=(a≠0),即2-2=【详解】2-2 =;故答案为:A.【点睛】利用负整数指数幂a-n=(a≠0)2.给出四个数:-1、0、、,其中为无理数的是()A. -1B. 0C.D.【答案】C【解析】【分析】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是负整数,0是整数,是分数,是无理数。

【详解】∵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故-1、0、都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答案为:C.【点睛】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无理数,也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作两整数之比。

3.下列各图中,不能折叠成一个立方体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详解】A、是222型,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不符合题意;B、虽是33型,但田字弃之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故不符合题意;C、是141型,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不符合题意;D是141型,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共有四类:3、3。

2、2、2。

2、3、1。

1、4、1。

这四类其中注意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3a2+a2=4a4B. (a2)3=a5C. a·a2=a3D. (2a)3=6a3【答案】C【解析】【分析】整式的运算和合并同类项【详解】A、3a2+a2=4a2≠ 4a4 ,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B、(a2)3=a6≠a5,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C、a.a2=a3,此题正确,符合题意;D、(2a)3=8a3≠6a3 ,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合并同类项,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

幂乘方的运算:(a m)n =a mn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

积的乘方积等于等于乘方的积。

=+5.下列图形中,∠1一定小于∠2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图一当两直线平行,两角相等。

图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图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图四对顶角相等。

【详解】A、当被截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时候,∠1=∠2,故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出∠1一定小于∠2,故此题正确,符合题意;C、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得出∠1>∠2,故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D、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1=∠2,故此题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睛】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

对顶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6.某电动车厂2018年第三、四季度各月产量情况如图所示。

某电动车厂2018年第三、四季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7月份产量为300辆B. 从10月到11月的月产量增长最快C. 从11月到12月的月产量减少了20%200D. 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的产量增加了70%【答案】C【解析】【分析】看图逐一分析各项。

【详解】A、7月份产量为300辆,此选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B、从10月到11月的月产量增长最快,此选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C、从11月到12月的月产量减少了,故此选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的产量增加了70% ,此选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睛】折线图统计图7.如图,一辆超市购物车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侧面四边形ABCD与地面某条水平线l在同一平面内,且AB∥l,若∠A=93°,∠D=111°,则直线CD与l所夹锐角的度数为()A. 15°B. 18°C. 21°D. 24°【答案】D【解析】【分析】延长CD与BA的延长线相较于点E,与直线l相较于点F,已知∠A=93°,求出∠DAE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DEA,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D与l的夹角度数。

【详解】延长CD与BA的延长线相较于点E,与直线l相较于点F,∵∠EDA=180°-∠CDA=180°-111°=69°,∴∠DEA=∠DAB-∠EDA=93°-69°=24°,∵ AB∥l,∴∠F=∠DEA=24°,即直线CD与l所夹锐角的度数24°。

故答案:D.【点睛】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

对顶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8.数学课上,老师提出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2),B(-1,-6),由此可求得哪些结论?”小明思考后求得下列4个结论:①该函数表达式为y=2x-4;②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③点P(2a,4a-4)在该函数图象上;④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其中错误的结论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坐标,代入y=kx+b,求出一次函数表达式。

(2)根据一次函数表达式,判断一次函数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3)把点P(2a,4a-4)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

(4)求出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

【详解】①设所求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2),B(-1,-6),∴,解得∴该函数表达式为y=2x-4;故①正确;②∵k=2>0,∴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故②正确;③把x=2a代入y=2x-4,得y=4a-4,∴点P(2a,4a-4)在该函数图象上,故③正确;④把x=0,代入y=2x-4,得y=-4,∴该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把y=0,代入y=2x-4,得x=2,∴该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④错误。

故答案为:D.【点睛】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求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一次函数与坐标围成图形的面积。

9.如图,在扇形OAB中,点C是弧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CD∥OA交OB于点D,点I是△OCD的内心,连结OI,BI.若∠AOB=β,则∠OIB等于()A. 180°βB. 180°-βC. 90°+ βD. 90°+β【答案】A【解析】【分析】连接CI,利用CD∥AO求出∠AOC=∠OCD,等量代换求出∠OCD+∠COB= β,利用三角形的内心定义求出∠COI+∠OIC的和,最后证出△COI≌△BOI,求出∠OIB。

【详解】连接IC,∵ CD∥OA ,∴∠AOC=∠OCD,∵∠AOC+∠COB=∠AOB= β ,∴∠OCD+∠COB= β ,∵点I是△OCD的内心,∴∠COI+∠OCI=,∴∠OIC=180°-(∠COI+∠OCI)= 180°- β ;在△COI与△BOI中,∵OC=OB,∠COI=∠BOI,OI=OI,∴△COI≌△BOI,∴∠OIB =∠OIC= 180°- β.故答案为:A.【点睛】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心定义,全等三角形。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4,0),以OA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BOC,若将抛物线y=x2沿射线OC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x-m)2+k(m>0).则当新抛物线与正方形的边AB有公共点时,m的值一定是()A. 2,6,8B. 0<m≤6C. 0<m≤8D. 0<m≤2或6 ≤ m≤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A点坐标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B点的坐标,根据B点的坐标得到OC为上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新抛物线y=(x-m)2+k(m>0),顶点坐标一定在直线OC上该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m,-m),即新抛物线为y= (x-m)2-m,然后将A、B两点坐标代入求出该题答案。

【详解】∵点A(4,0),∴OA=4,∵ OA为正方形ABOC对角线,∴∠AOC=45°,B(2,2),∴直线OC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将抛物线y= x2沿射线OC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 (x-m)2+k(m>0),∴该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一定在直线OC上,∴该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m,-m),即新抛物线为y= (x-m)2-m; ,将点B(2,2)代入得(2-m)2-m=2,解得m1=0,m2=6;将点A(4,0)代入得(4-m)2-m=0,解得m3=2,m4=6;∴在平移的过程中新抛物线与正方形的边AB有公共点时,m的值为0<m≤2 或6 ≤ m≤8。

故答案为:D.【点睛】抛物线的平移,正方形性质。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α=60°,则∠α的余角等于____度.【答案】30【解析】∵互余两角的和等于90°,∴α的余角为:90°-60°=30°.12.抛掷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是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共两种情况,正和反,反面朝上占一份,因此概率为【详解】抛掷一枚硬币,朝上一面只有两种结果,而反面朝上只有一种,故P(反面朝上)=.故答案为:.【点睛】掌握概率的问题,发生的情况比发生的总次数等于该事件的概率。

13.因式分解a3-4a2+4a=____.【答案】a(a-2)2【解析】14.方程的解为_____.【答案】x=-3.【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

【详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2=x+1,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点睛】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

15.如图,点C为半圆的中点,AB是直径,点D是半圆上一点,AC,BD交于点E.若AD=1,BD=7,则CE的长为_____.【答案】.【解析】【分析】直径所对应的的圆周角为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值,然后利用C点为半圆的中点判断出Δ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值,最后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求出DE的长度。

【详解】∵点C为半圆的中点,∴AC=BC,∵ AB是直径,∴∠C=∠D=90°,在Rt△ADB中,AD=1,BD=7 ,∴AB=,在等腰Rt△ACB中,∴AC=BC=5,∵∠CBE=∠CAD,∠C=∠D,∴△ADE∽△BCE,∴,即,∴CE=5DE,∴BE=7-DE,在Rt△CEB中,利用勾股定理得:52+(5DE)2=(7-DE)2,解得:DE=-(舍去)或DE=,∴CE= .故答案为:.【点睛】相似三角形线段成比例;勾股定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