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要点一、判断题1、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C类2、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B类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可以发生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物质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
(×)物质闪点越低5、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燃烧的物质。
(×)6、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或其他氧化剂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物质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越小。
(×)物质闪点越高8、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9、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氧化剂10、自燃固体指˄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分钟之内引燃的固体。
(×)即使数量少也能11、氧化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或其他氧化物质12、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整栋、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间产生气体和热能13、水与锌粉、镁铝粉等金属粉末接触,在火场高温情况下反应较剧烈,会助长火势扩大和火灾蔓延。
(×)14、高压水流经过直流水枪喷出,形成的射流维密集射流。
(×)消防射流15、电压方向总是与电流方向一致。
(×)16、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公用天线杆顶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建筑物霹雷针17、凡承重部分构建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的属于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框架结构18、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属于高层建筑。
(×)非单层19、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是由基础、楼地层、门窗和屋顶等四大部分组成。
(×)20、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成为轰然。
(×)表面全部卷入21、有机建筑材料不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功能性材料类。
(×)包括22、B级材料是指受到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横向火焰蔓延,并会导致轰燃。
(×)不会产生少量横向火焰蔓延,也不会导致轰燃。
23、不燃体是指用不然材料或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4、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难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不然材料25、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建筑构件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的时间。
(×)建筑构件结构26、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
(×)和自然通风27、机械排烟系统有挡烟构件、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风机及防排烟控制器˄组成。
(×)多项组成必须有“等”28、室外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平时水压较高,火场上水枪所需压力,也可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产生,一般城镇和居民多为这种系统。
(×)平时水压较低29、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无论有无火警,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水压˄,火场上不需要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直接从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即可实施灭火。
(×)和消防用水量30、逃生缓降器是一种有安全钩、安全带、绳索、金属连接件及绳索卷盘˄组成的逃生器材。
(×)多项组成必须有“等”31、绳索类、滑道类或楼类等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二层及二层以下楼层使用;呼吸器类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二层及二层以下楼层和地下公共建筑。
(×)适用于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使用32、逃生缓降器适用于≥60M的楼层高度。
(×)适用于≥30M33、湿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高于70℃的建、构筑物。
(×)高于4℃34、干式系统适用于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
(×)低于4℃且高于70℃35、根据不安全因素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不同,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特大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两种36、通常情况下、火灾现场的保护范围应包括燃烧的部分场所以及与火灾关系的一切地点。
(×)37、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成年个人38、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应当组织引导39、劳动者的工资分配应该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按劳分配40、行政处罚是指法院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管理的行为给予的惩戒和制裁。
(×)行政机关41、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的行为。
(×)法院42、失火罪是指行为人˄引起的火灾,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因过失引起的火灾43、职业道德使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非强制性的44、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半年一次消防检查,其他单位至少每季度一次防火检查。
(×)每季度和每个月45、电缆燃烧产生的烟雾对人体无害。
(×)有害的46、当电缆在楼板和墙上贯穿通过时,应用建筑材料进行封堵。
(×)防火材料47、可燃粉尘和可燃纤维积落在灯泡上,不会被烤燃起火。
(×)会48、墙壁上开关插座周围有可燃物时应采用木板垫等措施保护。
(×)不燃或难燃材料处理49、远离消防设备存放地点的地方可不设消防安全标志。
(×)应该设置50、供电电压超过灯泡上所标电压,大功率灯泡的玻璃壳受热不均,水滴溅在灯泡上等,都能引起灯泡的爆碎,破碎的灯泡能够点燃可燃物。
(×)灯丝51、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甲乙类厂房、超过4层的厂房和库房,以及超过6M的多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3M。
(×)不应小于10M52、消防安全标志不必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不应设置在经常被其他物体遮挡的地方。
(×)应该53、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时,应避免出现标志内容互相矛盾、重复现象。
尽量用最多的标志把必须的信息表达清楚。
(×)简洁54、消防值班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直接启动控制盘控制喷淋泵的启、停,并在直接启动盘上显示其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的动作反馈信号。
(×)反馈灯的信号55、当有火灾发生时,信号蝶阀自动联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动,并能够在消防控制室显示其启动及其动作反馈信号。
(×)压力开关56、当有火灾发生时,手动报警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自动联动触发信号,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动。
(×)消火栓57、气体灭火系统不一定需要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
(×)需要58、泡沫灭火系统不是一定需要由专用的泡沫灭火控制器控制。
(×)需要59、防烟自动控制方式:由任意的一个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送风口的开启。
(×)两个独立60、电动防火门的自动控制:疏散通道上设置的电动防火门,应由任意一个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系统的蓝洞触发信号,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
(×)防火门两侧61、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疏散通道的防火卷帘下降置底。
(×)感烟下降到1.8M,感温下降置底62、消防控制室不显示消防电梯的故障状态和停用状态。
(×)显示63、当确认火灾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并切断所有电梯的电源。
(×)消防电梯不能切断电源64、消防控制室不能显示消防电话的故障状态。
(×)可以显示65、消防控制室应能分别通过手动和自动控制选择广播分区、启动或停止应急广播,并在扬声器进行应急广播时自动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
(×)话筒喊话66、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启动不需要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控制器来实现。
(×)需要67、监管灯:此灯亮表示控制器检测到外部设备的火警报警信号。
(×)监管正常68、火灾报警控制器处于“手动、自动”任意的状态下,都能发出手动启动命令。
(×)只能在手动状态下69、消防应急广播设备主要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火灾报警探测器、广播功率放大器、输出模块、音箱等设备构成。
(×)音源设备70、灭火器铭牌必须印在筒体上。
(×)可以粘贴或印刷在筒体上71、除水基型外的具有扑灭A类火能力的推车式灭火器的有效喷射时间不应小于20s。
(×)不应小于30s72、除水基型外的不具有扑灭A类火能力的推车式灭火器的有效喷射时间不应小于30s。
(×)不应小于20s73、灭火级别5A时,灭A类火的灭火器在20℃时的最小喷射距离为5M。
(×)6A74、具有扑灭A类火能力的推车式灭火器,其喷射距离不应小于3M。
(×)6M75、对于配有喷雾喷嘴的水基型推车式灭火器,其喷射距离不应小于6M。
(×)3M76、只有干粉灭火器可以灭C类火。
(×)除水基型灭火器外的有灭火器77、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咳采用任意˄灭火器。
(×)灭火剂相兼容的78、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
(×)79、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80、灭火器不能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
(×)不宜81、清水或普通清洁剂可以清洁维护电路模板或组建。
(×)不可以82、线性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警戒范围中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的会在参数的火灾探测器,其连接线路必须是“软”的。
(×)83、感烟探测器可分为点型、线型、差定温三类。
(×)感温探测器84、感温探测器可分为点型、线型良类。
(×)感烟探测器85、目前常用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电压有 DC12V/DC24V/DC36V三种。